河南警察学院学年论文系别法律系专业法学年级2010级姓名朱高强论文题目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指导教师贾佳职称2013年 1月 12日目录一、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 (3)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 (4)三、建立我国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必要性 (5)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6)五、针对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思考 (8)参考文献: (10)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摘要: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我国公司法上一项重要的制度,是对公司独立责任原则的补充和修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2005年《公司法》的修改,我国公司法最终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肯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特征、存在的必要性、滥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表现、适用条件。
同时,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仍存在不完善或不足的地方,亟待修改和补充。
关键字:公司人格独立有限责任公司人格否认一、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所谓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商事法律关系中,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导致公司债权人损害的,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可直接请求股东偿还公司债务,公司由有限责任变为无限责任的制度。
可以说,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正是基于解决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美国被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在英国被成为“刺破公司面纱”,德国称之为“直索责任”日本称之为“透视理论”。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实际上是对已丧失独立人格特征之法人状态的一种揭示和确认,通过剥离徒有人格之名而无人格之实的公司人格,导致隐藏于公司背后股东的凸现,使其承担的责任由有限向无限复归[1]。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设立的初衷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为了阻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而危及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相对地否认公司的独立性,使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以及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通说认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发源地是美国。
在1905 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2]”案中,美国法院明确表示,一般情况下,除非有充分的反对理由,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是被承认和许可的。
但是如果法人的独立人格被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目的是让公司的这种不法行为正当化和合乎法律化,法院将选择考虑无视公司法律上的独立人格而直接追及在公司“面纱”掩藏下的股东个人责任,以实现公平正义。
美国法院的这个判例,开创了公司人格否认的先河,逐渐的形成为一种制度,即人格否认制度。
其后被英、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继受。
现如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已经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承认和应用。
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一)公司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公司若想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首先,公司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这是公司赖以进行业务经营的物质条件和经营条件,也是公司用以承担义务和责任的物质保证。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其次公司必须设有独立的组织机构。
健全完善的独立组织机构既是公司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是公司法中对每个公司提出的法定要求。
现实生活中公司的组织机构主要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公司管理机构和科室、会计、审计、销售机构等公司业务活动机构。
最后公司必须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即公司必须以其自身拥有的全部财产对其债务负责。
公司的独立承担财产责任是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标志也是公司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集中体现。
(二)对特定个案中的公司独立法人人格予以否认而非对公司法人人格全面彻底永久的剥夺。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效力范围具有特定性即只有在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来逃避公司债务等特定情况下适用。
就好比,在某些情形下由公司形式所竖立起来的有限责任之墙被钻了一个孔,但对于其他目标而言,这堵墙依然存在[3]”。
并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不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否认而是公司独立人格在某些方面被否认,并不影响承认公司在其他方面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进行商事行为。
由此可见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对法人独立人格制度的有益补充、完善和维护,是对公司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失衡的一种事后救济。
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同时,防范滥用公司人格来规避法律和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和合同义务从而达到维护公平正义的目的。
三、建立我国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公司建立起来,与此而来的很多人利用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来规避债券逃避法律责任,因此建立公司人格否定制度是必须的。
同时在刚改革开放时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明显存在不足,对市场经济秩序缺乏强制性法律规范加以规制,尤其是对由于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而遭受损失的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救济更为不足,债权人的利益难以保护。
因此,在我国引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非常必要。
(一)引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有利于弥补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缺陷。
有限责任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素,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
有限责任制度为股东滥用公司的法人人格提供了逃避责任的便利条件,使债权人面临不公平的道德风险,对公司债权人有失公平,不利于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缺陷的弥补和修正。
(二)引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有限责任制度的主要弊端表现为缺乏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然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止公司独立法人人格滥用的行为,使公司股东的不法目的无法得以实现,从而能够确切的保护债权人,维护交易的公平。
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4]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为公司法中一项关于公司法人制度的重要补充,如果被不恰当的适用就会对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造成巨大的损害,同时也违背了创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本来意义。
因此,在实际中,各个国家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非常谨慎。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和一般公司法的学理理论,公司法人人格通常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主体要件:适用对象必须是具体的双方当事人。
一个是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滥用者。
现实生活中主要是那些在公司特定法律关系群体中对公司具有实质控制能力的股东。
二是因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而收到伤害并有权提起诉讼的债权人也即公司人格否认的主张者。
(二)行为要件。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基本条件是存在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事实和行为。
只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才能引起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关系。
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的存在必要条件。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主要有三类:1、利用公司既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前提也是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人格规避法律义务和契约义务的行为,主要包括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如逃税等,利用合同回避债权从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
股东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操纵公司实施有损公司自身利益的行为,使公司丧失独立意志和利益,造成公司形骸化,然后利用公司人格独立原则,抗辩债权人的债权,从而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比如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业务混同等行为。
3、公司资本显著不足。
这里说的资本显著不足,是指公司的资产总额与其所营事业的性质及经营的风险相比明显不足,主是基于经济要求而非法律要求就好比一个人有是元钱但他却做这一百元的事情,这明显是对相对人的不付责任。
(三)结果要件。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使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要有损害事实存在即滥用行为造成了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结果,且该损害的发生与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里的损害不仅指债权人现有财产的减少、丧失,还指债权人的应得利益落空;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地使公司财产失却招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其权利。
同时这种损害结果必须是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造成的即如果公司股东或其他实际控制公司的人给公司债权人及其他社会群体造成客观上的实际损害不是滥用公司独立人格造成的就不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四)行为人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
支配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主观上具有故意是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主观条件同时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是确定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原则,虽然公司人格被否定后,要追究的责任非一般的民事赔偿责任,但主观过错仍是承担这种责任的必要条件。
五、针对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思考2005 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的第20 条和第64 条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司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新修改的《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强有力的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使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衡的股东、公司、债权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又趋于平衡,维护了交易安全。
但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仍存在不完善或不足的地方,亟待修改和补充。
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新《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只作了原则性规定,没有确立具体统一的适用标准和要件并且对股东权利滥用的范围和责任的承担规定笼统。
为了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一)修改法律,制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司法解释。
1、修改我国《公司法》,增设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专章。
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全面、充分、系统的诠释,同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对生活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进行补充和弥补。
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了解尚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理论界对其适用条件、场合研究过于笼统、宽泛,缺乏精确性和系统性,而司法实践中,虽有少数司法判例已开始尝试对该制度的适用,但还不够典型,基本上仍处于一种空白状态,因此我们应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司法实践,对《公司法》中这一制度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审判中的实际问题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对相关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司法解释。
(二)加大执法力度,牢固树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制观念现行各项法律中对滥用法人人格的各种限制性规定如果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恐怕上述种种滥用法人人格的现象可减少大半。
只有在以下方面严格执法,才能真正保障公司的独立人格,规范市场主体,使社会明确: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固然有其优越之处,但却不能被拿来作为违法乱纪、追逐个人私利、损害社会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工具,公司法人人格一旦被揭穿,在特殊情况下,股东要负无限责任而不仅是有限责任。
1、在公司设立登记中,我们应该确立严格的公司设立审查制度,强化企业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以规范企业登记制度。
登记机关在股东出资设立公司时应严格执行《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对企业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如股东身份是否真实、出资是否全部到位等进行实质性审查,防止不合格企业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