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34分)1.名句默写填空。
(10分)(1)独学而无偶,。
(2)人而无信,。
(3),向阳花木易为春。
(4),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杨巨源)(5)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有的人》臧克家)(6)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李商隐)(7)在送给老师的留言中,小明引用了李商隐《无题》中的“,”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一段话答题。
(6分)北京是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cāng()桑变迁。
北京也是一座现代新城,随着中国发展不断展现新的风貌。
北京更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不同文明时时刻刻在这里相遇和交融。
在北京,你会碰到衣着新潮、穿行在世界名品商店里的中国青年,也能遇见操着流利汉语、在老胡同里徜徉..的外国友人。
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jué()择。
“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炫烂多彩;“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
(1)给加点字注音。
(1分)承载.()(2)根据拼音写字。
(2分)cāng()桑 jué()择1(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分)改为(4)仿照文段划线处前后句子,请再写一句话,使前后语意连贯。
(2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浒传》中108将,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B.今天真倒霉,下车伊始....,就摔了个跟头。
C.莫迫桑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文学功力。
D.“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上的节目无不精湛美妙,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表述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亚投行的成立与“一带一路”的推进紧密相关,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个高效专业、市场化运作、具有可持续性的资金融通机制。
B.5月15日下午,我校七年级部隆重举行以“为青春喝彩,让梦想启航”为主题的“十四岁青春仪式”。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出席了活动。
C.通过学习“精彩演讲”单元,使我们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D.为了满足后台近60万粉丝的呼声,盐城交警正式启动“零违法加油”第二季的活动。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②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③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④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还是看精神上的年龄⑤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A.⑤④①②③B.④⑤①②③C.⑤①②④③D.⑤①④②③6.名著阅读。
(6分)(1)为打祝家庄,宋江派、去看路径,因不知盘陀路被捉。
(3分)(2)《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2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请以鲁智僧和李逵为例结合情节分析。
(3分)7.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6分)向阳中学八年级(1)班要举行“走进叶世界”的主题实践活动,邀你一同参加。
(1)写满诗行的“叶”(2分)请你写出刻画叶的连续的两句诗。
,(2)满载情怀的“叶”(2分)看叶[宋] 罗与之红自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你觉得诗篇中“叶”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本领非凡的叶(2分)学了“叶”专题后,对于叶的非凡本领你一定知道了不少。
请你给同学们做一个简单介绍,要求举例介绍叶的本领不少于2个。
(2分)二、综合阅读。
(4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7分)【甲】论诗【乙】戏为六绝句赵翼杜甫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从《论诗》前两句看,作者是否否定了李杜诗篇的成就?如不是,应怎样理解?(3分)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
(13分)【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3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标两处。
(2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1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1)不敢稍逾.约()(2)腰.白玉之环()(3)其义自见.()(4)遇善治.《老子》()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413.宋濂和董遇有什么共同之处?甲乙两文分别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三)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完成14~17题。
(10分)谦和是一种力量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
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
”“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
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
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
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
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
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
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较大改动)14.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515.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3分)16. 指明第④段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分)17.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2分)【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
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
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
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
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阅读《子夜昙花》,完成18~21题。
(16分)(四)子夜昙花(1)恩师过世。
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
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2)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
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3)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
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
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
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
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4)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5)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
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6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6)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
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7)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
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
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
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8)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
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9)它极端美丽。
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
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
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