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

大多数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存活能力有限,因此常见的传播是
亚小范围( ﹤ 10min, ﹤ 100m)和小范围(10- 60min,
100m—1000m)传播。
一些病毒、孢子和芽孢能进行中等范围(数天,100Km)甚至 大范围(更长)传播。
3.沉降:微粒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沉积于物质表面的过程。
沉降机制有重力作用、分子扩散、表面碰撞、降水冲洗等。
疾病名称
细菌性疾病 肺结核
肺炎链球菌肺炎 葡萄球菌呼吸道感染 链球菌呼吸道感染 腥红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白喉 百日咳 鼠疫 肺炭疽 军团病
病毒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天花 水痘 风疹 急性咽炎、病毒性肺炎等
其它疾病 Q热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奴卡氏菌病 组织胞浆病 隐球菌病 农民肺
病毒 流感病毒 鼻病毒等 腮腺炎病毒 麻疹病毒 天花病毒 水痘病毒 风疹病毒 腺病毒
其它病原微生物 伯氏考克斯氏体(Coxiella burnetii)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星状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asteroides) 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干草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 faeni)
室内空气微生物:
种类和数量远远多于室外空气。在室内空气中, 特别是在通风不良、人员拥挤的环境中不乏病原微生 物,如结核杆菌、脑膜炎球菌、感冒病毒等。
对空气微生物存活影响很大。
细 菌
G-菌:相对湿度较低 G+菌:相对湿度较高
更易存活
病 毒
有包膜:相对湿度﹤50% 存活时间长 裸露的:相对湿度﹥50%
微生物污染空气、水体、土壤和食品,
会影响生物生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这种污染称为微生物污染。
象根 据 污 染 对
空气微生物污染 水体微生物污染
土壤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污染
式根 据 危 害 方
病原微生物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微生物代谢产物污 染
第一节 微生物传播与危害
一、空气微生物污染
概念:微生物污染引起空气环境质量恶化,导致人类
(二)空气微生物传播过程
发射
包括
传播
3个环节
沉降
1.发射:含微生物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的过程。它是导致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重要原因。
常见发射机制: ① 土壤微生物通过灰尘;② 污水表面微生物通过自然风力; ③ 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排泄物和灰尘; ④病原真菌将孢子直接释放至空气。
2.传播:流动空气将动能传给含微生物微粒,使其 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四)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防治
防止空气污染传播疾病,除应注意隔离病人和戴口罩 等措施外,可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措施:
1.室内通风:开启门窗交换气流后,由于空气的流通稀释, 室内空气的细菌数可显著减少。人口密集的,如电影院、 会议室等场所,采用此种简便易行方法可收到良好效果。
2.空气过滤:对空气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手术室、 婴儿室等可利用各类空气过滤器,除去灰尘。
3.空气消毒:采用物理方法(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方 法(喷洒甲醛、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二、水体微生物污染
• 概念:致病微生物进入 水体或某些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体恶
化,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或影响生态系统的现象,称为水体 微生物污染。
(一)常见的水体病原微生物
(1)霍乱弧菌:属于霍乱致病菌。1883年Koch首次发现此菌。 1905年Cotschlich分离类似霍乱弧菌的菌株——EL-Tor弧菌。两菌 所致的疾病统称霍乱。
霍乱弧菌产生毒素,可引起呕吐和腹泻,在短期内使人脱 水,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2)沙门氏菌:为一类能运动、无芽孢、G-杆菌,好痒或兼 性厌氧,在许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温37℃。是造成水介 疾病暴发以及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水体常易为沙门氏
菌污染。此菌污染的饮水可导致 肠胃炎 或伤寒 暴发流行。
(3)致病性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通常称大肠杆菌,是人 类和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但某些血清型的可 引起不同症状的腹泻。
活动、人体健康和生物生存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 空气微生物污染。
(一)空气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 1.种类和数量
空气微生物具有抗逆性。通过形成芽孢、孢子、包
囊等,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
进入空气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八叠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微球菌,以及霉菌和酵母菌的孢子等。
室外空气微生物:
较少。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所在地区人口 密度、动植物数量、土壤和地面的铺垫情况以及气温、 大气湿度、气流和日照等因素有关。
1996年日本发生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事件,9000名儿童 被感染。原因是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水污染萝卜苗,患者 生食被污染的萝卜苗。
(三)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1.感染农作物,导致种植业减产; 2.感染家畜,导致养殖业损失; 3.感染敏感人群,导致人类患病; 4.污染食品,导致食物腐败变质。
通过空气传播 的主要病原微
生物及其引起 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
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 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白喉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 pertussis) 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2)温度:高温会加速微生物失活,而低温延缓失活。
(3)射线:日照中的紫外线(UV)和电力辐射(如X射
线)对微生物产生损害。
(4)其他: ①氧气在闪电和UV的作用下,从惰性状
态转变成H2O2、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活泼状态,造 成细胞损害; ②室外空气因子(OAF); ③阳离子可引 起微生物活性物理衰减,而阴离子可产生物理和生 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