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教案与课件: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一3
电子教案与课件: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一3
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启蒙思想家,诸如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 兹,从中国文化的宋明思想中找到同中世纪神学作为斗争的 思想武器,以中国的天人合一和讲究理性以及崇尚自然的精 神来批判欧洲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对欧洲最后由宗教的蒙 昧主义走向理性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理性时代在欧洲历史上受到中国宋明文化影响最明显的 表现,可从两方面观察出来:(一)法国的理性派,从笛卡 儿开始,经过百科全书派的唯物无神论影响到政治革命。 (二)德国古典哲学从莱布尼兹、沃尔弗到康德、费希特与 黑格尔之观念论的哲学,影响到哲学革命。尤其在十七世纪 末到十八世纪中,欧洲出现过一股"中国文化热";由法国扩 伸到德国,比现在中国出现的"西方热"有过之而无不及。
绘画艺术
建筑艺术
乐曲艺术
节日文化
乐器文化
3交通方面,路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 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元朝军队带去的其它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4经济方面,虽然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但是不能说中国古代 对世界经济是没有积极影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 稻种植的传播极大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五,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 太平。维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 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 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 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 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位中国人到西 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 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 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这 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 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 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 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 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 己的愿望。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文化的源远流长 七、感情表达方式差异
二、轴心时代的变革
八、中西方语言表达差异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九、价值观与道德观差异
四、中西文化现代化过程 十、社会关系的差别
五、是义利关系问题
十一、社会礼仪的差异
六、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十二、社会习俗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之整体与个体性问题差异
第一章中国文化
第三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国化的世界性意义
1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 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 和印刷;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
2文化方面,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 项制度,特别是日本,派来大量留学生、流血僧,一大批日本学者回国 后在日本发动了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圈也在这时 形成。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便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
东西文化的差异 之中西文化渊源
一、中西文化的源流传 统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 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 文明等文明文化,近现代, 这诸多文明才算是百川归海, 都汇入西方近现代文化之中。 中国的文明源流主要是讲先 秦,在先秦时候,大凡以黄 河中下游为中华文明的起源 地,就以华夏自居。
东西文化差异 之中西思想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完成了由外向内的收敛的过程以后,所有的 知识分子就开始在内心的道德上下功夫了。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中 国人特别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对外在的宗教逐渐淡漠起来,他们更多是注 重自己内心的道德自觉,而不是西方外在的上帝决定论。所以从这个角 度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神本主义。 但是,中国人对六合之外的东西是不太谈的,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儒家知识分子对鬼神一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推崇父母在世的时 候尽孝,君主在世的时候尽忠,讲究的是现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 德标准,而不讲究西方彼岸的那些东西。其实这个思想在周公旦的时候 就说的非常清楚了:"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也就是说,说的是 鬼神,其实是用鬼神来推行道德教化,是劝告你此生此世好好的做善事。 孔子也始终对鬼神之事不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六合之外, 存而不论"。孔子的很多话语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一次 他的一个弟子问他"人死后,有知也?无知也?”孔子的回答可谓充分 表现了他的大智慧:"吾欲言有知,又恐孝子贤孙妨生送死;吾欲言无 知,又恐不孝子孙弃而不葬;至于死后有知无知,死后自知之"。也就 是说,论鬼神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教化人从善的,无论多么高深玄奥的东 西,都必须以现实的行为准则为落脚点,从善、积德,方能"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协调的现实 精神。在西方,学术界称它是一种伦理文化。 西方文化主要是以基督 教文化为主,它是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它不断地超越现实,对六合之 外的事情更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