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2004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2004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真题2004年(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6,分数:60.00)1.教育目的(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的没定,具体来说就是对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设定。

教育日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全民教育(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不分性别、年龄、种族等,全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

满足每个人(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是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

全民教育偏重于普及教育。

3.程序教学法(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思想上提出的教学模式。

依照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呈现,要求学生做出选择反应或构答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

程序教学模式注重把现代技术引进教育,是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方式。

它注重个别化教学和强化作用,为计算机引进课堂做了必要准备。

其中一些有价值的特点,至今仍保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

4.个体内差异评价(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这是根据个人的标准来评价的。

它是指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间的成绩与能力差异进行的横向比较评价,是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进行的前后纵向评价。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评价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是进步还是退步,以及进退步的程度怎样。

通过横向评价,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各科学业成就、学习潜能、学习兴趣、态度或有关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平衡的情况,以及表现为较突出的方面和薄弱且需要加强学习和改善的方面。

所以,个体内差异评价可以为学校和教师的个别指导提供较好的服务。

5.价值澄清法(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或者叫价值中立,是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并不做明确的引导,仅仅把每一种价值观念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向学生澄清。

价值澄清法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路易斯•拉思斯、梅里尔哈明、悉尼西蒙等加以发展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是在人本主义“自由选择”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

由于现代社会变动复杂,压力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使许多人迷惘,弄不清价值,找不到有意义的生活。

价值澄清法旨在协助儿童察觉自己和他人的价值来确立活动的目的,具备批判思考能力。

价值澄清法的前提是“任何人都没有正确的价值可以传达给他人”,强调依靠自身智慧决定个人行为目的,自动地采取行动改变环境。

其步骤为:(1)选择。

,(2)赞赏。

(3)采取行动。

价值澄清法与传统教学预定“正确价值”,以示范、说服和设定规则、限制选择的做法大不相同,也不主张激励或诉诸良心的活动,以及某种旨在促进社会确认价值的教育,反对外力的推销、鞭策和训练,强调个体在毫无外力的影响的情况下独立选择价值和人生道路,发展独立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

6.《民本主义与教育》(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1916年写成,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杜威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在芝加哥实验学校进行实验以及在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究中形成的教育思想。

在书中,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观点。

这部书被誉为教育的经典著作、进步教育的总纲。

二、{{B}}判断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120.00)7.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是教育功能。

(分数:2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而且还具有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

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

教育目的指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和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

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应然表现”,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

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虽有重叠,但是仍有本质区别。

8.教学管理的核心是班级管理。

(分数:2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成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班级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一部分,但教学质量管理才是教学管理的中心。

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个人以及学校的发展,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因此,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

当然,班级管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它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9.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分数:2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心理内化的基本内涵是将外部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内部主体的东西。

人生来没有知识、品德这样的东西,只有形成品德、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或具有学习这些东西的可能性。

知识、品德、技能都是存在于人体之外的,人若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将外部的东西转化到个体之内。

因此,人们获得知识、品德、智力的关键是心理内化。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这些外部客体的东西内化为学生主体的东西,因此,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促使个体实现心理内化。

10.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分数:2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德育的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关联方面。

德育社会化功能是帮助个人逐步成为社会所接纳的成员,包括个人建构与维系他人的关系,根据社会规则和标准调整自身行为,逐步达到与他人协调相处的所有趋势。

这是德育的“整合”功能。

另一方面,德育还能扩展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

个性化是德育对人的发展的另一功能,即“分化”功能。

德育的整合与分化功能对于个人适应社会是必不可少钓。

因此,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的观点是正确的。

11.课程论解决的主要是怎样编教材的问题。

(分数:2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这种说法不全面。

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合法体系。

关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安排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都属于课程论研究的内容。

这种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课程基本理论的研究;二是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问题研究。

编写教材就属于这种理论运用的研究。

课程论是理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研究,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共同促进课程论的发展。

认为课程论解决的主要是怎样编教材的问题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三、{{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120.00)12.怎样促进教育投资的合理有效利用?(分数:3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在我国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教育投资已经形成从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向多元化投资的局面。

但是,从目前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现状来看,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仍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

教育财政拨款指的是各级政府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拨款,以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所辖各类学校的拨款。

尽管我国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总量呈逐年上升之态势,但是对整体需求而言,拨款量仍显不足。

教育投资短缺,加上我国教育投资效率历来较低,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在保证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和改进经费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在某些方面还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