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建湖县芦沟中学汤红玲
内容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十一·五”市级课题《语言学科阅读的指导与研究》我做了不少实验,一些做法有:一、充分利用课本作为主要依据;二、阅读要讲求效率,把辅导落到实处;
三、选择与教材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关键词: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针对“十一·五”市级课题《语言学科阅读的指导与研究》我做了不少实验,也获得了不少经验,现将这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课本作为主要依据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1、以小组为单位:任务到个人(3—4人一组)重在泛读。

①给出问题后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做出书面或口头回答。

②让其中一位找每段话的主题句,并总结全文主要内容。

③最后一位可以在组内朗读全文。

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满足,并且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找到自信,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促进了英语学习。

2、完成泛读后,重在语言点剖析,强调精读。

给学生指定段落(可以以组为单位),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必要时教师进行解释,以增强记忆。

3、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

精心设计质量较高的练习能很好地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习题量适中,难度要恰到好处,而且题型要多样,包括动词填空、单项选择等语法题和汉译英练习等综合运用题。

这样使学生的书面答题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上的这种课文的课堂教学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二、阅读要讲求效率,把辅导落到实处
效率体现在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那么如何做到这两个方面呢?
1、指导学生,使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学生不良的习惯有:阅读爱出声;用工具或手指点读;遇到生词就查字典,一词一句分析;“回视”现象严重,在阅读时,眼睛往往往回看,这样不仅影响速度,而且不利于整句、整段的总体把握等。

为此,在平时学生阅读时,要作以下指导:
①阅读是默读,不可以出声。

朗读与阅读是两种技能,朗读可以训练语音语调,当朗读一篇新材料时,由于注意力集中在语音语调上,往往对朗读的内容,尤其是长篇文章,不完全理解,因此,单纯朗读并不能提高阅读能力。

可见,在阅读时要培养默读的习惯,必须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嘴唇不要动,以免分散注意力而降低阅读速度。

②阅读时不能用尺子等工具或手指进行指读。

由于由小养成怕漏掉而点读的习惯,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并没有因为信息量的增大而改掉这个不良习惯,进行点读完全控制了眼睛的扫视范围,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

③妥善处理阅读中的词汇问题,不能一遇生词就查字典。

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影响阅读速度,但是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词汇困难要区别于一般的词汇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推断来猜测词义,而不宜进行“Word Study”式的教学。

④克服回视的习惯。

有时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句或不太熟悉的词,通过一遍不能理解句意,需要回视(返回来再读一遍),这是允许的,但有的同学明明看懂了,就是出
于不放心,还要回视,那就不是好习惯了,回视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纠正的方法可以用手指指着所阅读的那一行,向前移动,眼睛跟着手指移动的方向移动,而不要停顿或回视,也可以用一块纸板遮住自己读过的文字,使回视不可能。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就可以改掉回视的习惯了,还要逐渐扩大视幅,做到一视幅2-3个词,甚至4-5个词。

⑤按意群阅读。

在阅读中让学生尽力克服不良习惯,做到“扩大视矩,成组视读”。

要学会按意群将句中的词自然分开,一组一组地扫描,用目光捕捉词组的信息。

视矩,就是眼睛每次所能注意的距离。

如:Some persons say that 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上述句子如按一目一词的方式,要看10次才能完成,我们若将其分成3组,一目一组,3次便能完成。

Some persons say / that love makes / the world go round .
经常作这类练习,就会按意群阅读,阅读的速度和正确度都会得到提高。

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都要先在口头上练,然后进行阅读。

这样在阅读时不至于一个词一个词的阅读,而是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阅读了。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每个句子都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它们在句中起决定作用,只要抓住关键词就能理解整句的意思;理解了整句就可以连起来掌握各段和整篇文章的大意。

训练抓住关键词阅读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实词、短语和一些信号词上,对其他部分可以一掠而过。

3、指导学生“依纲”阅读。

这个纲就是文章的理解题,每篇材料都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既可以作为理解检查题,又可以做为阅读的提纲。

一般的学生都是先阅读全文,再看问题,回头再看课文,然后答题,我指导学生一定要先看问题,后读短文,再做题,这样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三、选择与教材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
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所选择的教辅配套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提倡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材料数量要大,且要适合学生水平,生词率不易超过5%,教学内容要有新意,不落俗套,故事性强,题材新,要广泛,幽默故事、新闻、常识、风土人情、史论政经、名著简写、科普文章都应包括在内。

由于学生们爱好各不相同,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很快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还应通过阅读打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使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是不够的,以每周600个词来计算,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完成7000左右个词的阅读量,不足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很有必要,我们采用英语报刊、图书室的书籍作为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至少100个词的短文,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括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提高阅读能力,除了上述所讲以外,更主要的是持之以恒,阅读能力和技巧才能更上一层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