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要求(简明)
一、校本研修
“三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考、小考试题
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课标要求,科学实施教学。
考试说明:研究考试说明,关注中考、小考动态,把握中考、小考方向。
真题习作:科任教师做中考、小考真题(九年级、六年级两周一套试题)。
“四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研论文
读书笔记:严格落实个人学习计划;每学期读至少一本教育专著,每天撰写读书笔记。
教育随笔:每学期完成教学叙事1篇,教育随笔至少5篇。
教学反思:(教学得失、师生互动效果、学生学习成果、教学应变情况、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等)。
教研论文:留心教育教学困惑,思考教育教学方法,每学期完成至少一份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五参与”:教研活动、课例研究、读书交流、学习培训、课题研究
教研活动:认真参加教研组内的各类活动,学科内交流与跨学科交流。
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各级立项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至少一份,学生个案研究至少两份。
读书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交流活动。
学习培训:踊跃参加学校或者上级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或者专业技术培训。
课例研究: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任课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委会成员不少于20节),主动承担学校或上级部门组织的公开课。
二、备课
1.手写教案,分课时备课。
教案用双色笔备写,书写、规范作图。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坚持二次备课,及时反思教学。
3.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学具制作,情景再现等方式,丰富创新课堂。
三、上课
1.指导学生课前完成明确、适量、有效的预习作业。
2.提倡课前侯课,不迟到,不早退。
3.没有教案不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
4.精讲多练,凸显主体;培优补差,分层教学。
5.板书规范、字体工整,重点突出。
6.指导学生整理好课堂笔记。
7.写出课后反思,及时完善教学方案。
三、辅导
1.坚持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对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2.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等生;关心学困生,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开展辅导。
3.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作业
1. 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2.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科坚持分层作业。
并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
3. 语文:切实加强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写日记或小作文,开展课前演讲等学习活动。
4.英语:每日一页练,每周一次专门听力训练;每两周一篇英语作文;
5.语、数、理、化、英等科(九年级全科)必须布置适量的假期作业及周内家庭作业(如预习、复习、整理、检测等),全收全改;
5.作业及时纠错,教师二次批阅。
五、检测
1.各学科要及时进行单元章节过关检测,科任老师认真批阅讲评。
2.六、九年级全科及其他学段主科必须进行周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