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语,辨认多音字“给”。

2.认读理解本课四字词语。

3.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4.了解“滴水穿石”奇观现象形成的原因。

重点、难点:了解“滴水穿石”形成奇观现象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出示课件)
这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在这洞内水滴和石头之间发生了神奇现象,水滴竟把石头滴穿了。

1.出示:“滴水穿石”奇石图。

2.揭示课题:22.滴水穿石的启示齐读课题。

3. 感知题意,启示,是启发,告知之意,“滴水穿石的启示”意思就是滴水穿石要告知我们一个道理。

像这样的文章叫做说明事理的文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齐读全文。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语(课件),读生字、词语。

辨读多音字“给”。

红字是本课生字,
想一想,你认为哪个生字难记,你用你什么方法记住它。

同桌交流。

(2)出示四字词语(课件),分行指名读,齐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

同桌合作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把意思相近的词语读一遍。

四、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课文脉络。

1.《滴水穿石》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滴水穿石”,即滴水日久就把石头穿透,是告知我们:做事要像“滴水穿石”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那么作者怎样去说这个理呢?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大段?请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五、品读第1、2自然段,“滴水穿石”奇观现象形成的原因。

1.齐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课件“滴水穿石”奇石图。

这块石头奇特漂亮,课文哪个词描写它的形状美?(状如卧兔)这个小洞可爱吗?哪个词描写它可爱?(光滑圆润)出示课件(齐读)
3.出示课件:这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1)导读,这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2)思考: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块滴穿呢?(同桌交流)指名完成填空。

这个小洞的形成是由于水滴总是滴落在()。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水滴(),(),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
的一大()。

(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1)“微不足道”是什么意思?
(2)水滴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不值得一提,为什么能把石块滴穿呢?(因为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目标专一”指的是什么?持之以恒指的是什么?请联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词句。

(目标专一——滴落在同一个地方,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板书)
(3)出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体会反问句的作用)(这就是作者提出的观点)作者用什么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呢?下节课我们再探讨?
板书设计: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说明事理)
(同在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