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肤切口图一、局部解剖操作指导解剖操作简介实地解剖尸体,是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解剖观察,不但扩大和加深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又可熟悉解剖操作技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尸体来源困难,同学们要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既大胆又认真、严肃、细致、耐心地进行解剖。
注意事项:1.解剖前一定要预习解剖操作指导和有关部分的理论知识,以便解剖时心中有数。
2.要爱惜尸体,不得乱割。
割下的皮肉,要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内,不得丢在地上。
3.解剖过程中,可随意参看图谱和有关理论。
不要光顾解剖自已负责的部位,也要观察其他同学解剖出来的结构。
中间可交换1~2次解剖部位。
一些浅层有意义的结构,要让其他同学观看后才去掉。
4.解剖时,对于暂时未解剖的部位,不得裸露,要用塑料布包好;每次解剖完毕,同样要用塑料薄膜布盖好,以防干燥。
一、常用解剖器械的使用方法:1.刀:用于切口、翻皮或剖割组织。
笔式持刀法与拿钢笔的姿势相同,解剖操作时多用此法。
指压式持刀法为刀柄握于拇指与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之间,示指压在刀背上,此法仅用作较长的切口。
2.剪:用于剪断和分离各种组织结构。
持剪的方法是将剪刀柄的两圆圈分别套在拇指和无名指上,示指及中指向前伸直紧贴剪柄,起导向和稳定作用。
3.镊子:用于固定各种组织或器官,以免滑动;更多的情况下,用于剥除脂肪、结缔组织。
修洁血管、神经等结构时左手执钝镊子,右手执尖镊子,钝镊夹住血管、神经,尖镊撕去血管、神经和器官周围的结缔组织。
修洁神经时应由近端向远端进行。
持镊法与执拿钢笔一样。
4.止血钳:用于剥皮时夹持牵拉皮肤,也用于固定器官结构。
二、一般解剖操作程序:1.剥皮:皮肤切口可参照全身皮肤切口图,但要根据具体情况,以方便剥皮为原则。
切口一般切至表皮和真皮,皮下脂肪还留在尸体上。
2.解剖浅层结构:先找出浅层的皮神经和浅血管,然后清除浅筋膜。
在分离神经血管时,刀锋要沿血管神经的走行方向分离周围组织,不可作横行切割,以免切断血管、神经。
3.解剖深层结构:去除浅筋膜后,先观察深筋膜的分布情况及其形成的结构,后除去深筋膜,分离修洁每块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结构,观察其位置、形态、行径及相互关系。
需要切除某种组织结构时,必须先确认是何种组织或器官,并充分暴露才能切除,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破坏。
头面部的解剖一、目的要求:除一般了解头面部的层次结构特点外,要仔细观察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和分布特点,熟悉颅顶和颞窝的层次及腮腺的局部结构,并联系其临床意义。
二、解剖步骤:1.切皮和将各皮片翻起,使之连于耳根部。
面部皮肤很薄,其下紧贴面部表情肌,剥皮时应完整保留面部浅层结构。
2.由耳前一横指处剖出耳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并向上追踪它们的分支。
3.解剖腮腺,腮腺管及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在耳前下方剥除腮腺咬肌筋膜,显露腮腺。
然后在腮腺前缘,约在颧弓下一横指处找出腮腺管,它横跨过咬肌表面,穿过颊肌进入口腔前庭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在腮腺管的上方找出与其平行的面横动脉和面神经的颧支,在腮腺管下方找出颊支。
在腮腺上端找出面神经颞支。
在腮腺下缘找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及伸入颈阔肌深面支配该肌的颈支。
4.解剖三叉神经的终末支:在眶上缘的中1/3与内1/3交界处,向上纵行切开额肌,找出眶上神经和眶上动脉。
在眶上神经出眶点的垂直线上,在眶下缘下方找出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在下颌骨体上下缘中点处找出颏神经和颏动脉。
5.解剖面动脉:在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体下缘交界处找出面动脉,向口角外侧和内眦追踪它,去掉浅筋膜及部分表情肌才能显示面动脉迂曲行程的全貌。
面动脉后面,有面静脉与其并行,可解剖出来。
6.解剖出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和颞肌,观察其纤维方向。
其余的表情肌和咀嚼肌不必解剖。
颈部的解剖一、目的要求:熟悉颈部的血管、神经、肌肉、颈淋巴结、颈筋膜的配布及甲状腺的毗邻关系。
二、解剖步骤:1.剥皮要薄,不可把颈浅筋膜层内的颈阔肌连同皮肤一起剥下。
将皮片翻下向外后方,可见纵行的小静脉为颈前静脉。
2.观察颈阔肌并沿锁骨切断它,向上翻,把它分离至下颌体,同时注意观察面神经的颈支。
解剖修洁在胸锁乳突肌浅面纵走的颈外静脉,此静脉周围有颈浅淋巴结。
3.解剖出颈丛的皮神经: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至耳垂方向,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先找到耳大神经;在它的后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找到枕小神经;横越胸锁乳突肌浅面至颈前部皮肤的为颈皮神经;向锁骨分布于肩部和胸前上部皮肤有三支锁骨上神经。
一一修洁和保留这些颈丛的皮神经后,观察两侧胸锁乳肌之间的颈深筋膜浅层(即封套筋膜)。
4.去除胸锁乳突肌表面的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切断此肌的起端,向上外方翻起,注意勿损伤其深面的结构,保留至肌的神经血管。
5.在二腹肌后腹的下方,找出舌下神经及其降支,此降支沿颈总动脉下降。
小心在颈内静脉内侧找出颈神经降支,它与舌下神经降支于环状软骨水平相连形成颈袢,追踪修洁由该袢发出至舌骨下肌群各肌的分支。
6.修洁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及甲状舌骨肌,并将前二肌的下端切断,向上翻起,显露出甲状腺。
7.挟起甲状腺假被囊作十字切开,小心清理甲状腺侧叶上端的结缔组织,找出甲状腺上动脉、静脉和平行于甲状腺上动脉内上方的喉上神经内支。
在喉上神经内支的外下方,小心找出支配环甲肌的很细长的喉上神经外支。
找出甲状腺上、中静脉,追踪到它们汇入颈内静脉处。
在该处可发现有甲状腺最下动脉。
在甲状腺侧叶的外后方,解剖出甲状腺下动脉、喉返神经和观察甲状旁腺。
8.纵行切开颈动脉鞘,分离鞘内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颈内静脉周围有颈深淋巴结。
颈总动脉向上分为颈内、外动脉。
解剖出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
9.将颈动脉鞘内的结构向外拉开,剥开椎前筋膜,找出交感干,向上、下修洁其神经节和所发出的神经分支。
10.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向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找到副神经并修洁之。
11.由耳大神经、锁骨上神经等向深部分离,解剖出颈丛各神经根,并找出和追踪沿着前斜角肌前面下行的膈神经。
解剖斜角肌间隙。
12.在锁骨上方解剖出臂丛、锁骨下动脉和它的分支椎动脉、甲状颈干及其分支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颈横动脉等,解剖出锁骨上淋巴结群(观察后可除去)和胸导管,并追踪至左静脉角。
13.清理舌骨上区的筋膜,并找出颏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观察后可除去)、下颌下腺及穿过此腺体的面动脉。
如果妨碍,可切除1/2~2/3的下颌下腺,但不能切断面动脉。
继续修洁舌下神经。
修洁二腹肌前腹和下颌舌骨肌。
胸部的解剖一、目的要求:掌握胸壁层次结构及胸腔内器官的毗邻关系,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行径及毗邻关系。
二、解剖步骤:1.尸体仰卧位。
2.切皮,翻各皮片向外侧。
3.沿胸骨外侧缘纵切浅筋膜向外翻,找出1~2条肋间神经前皮支。
4.由腋前线向内侧翻浅筋膜,找出1~2条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较大,经腋窝底部至上臂内侧,成为肋间臂神经。
5.如为哺乳期的女性尸体则解剖乳房,观察乳腺的分叶、输乳管等,并取下留做标本。
6.除去浅筋膜,保留深筋膜。
除去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沿其起始边缘约1厘米处断该肌,向外上方翻起,注意保留入肌的胸前神经。
7.观察锁胸筋膜,解剖穿此筋膜的头静脉、胸内、外侧神经、胸肩峰动脉及其分支。
游离并切断胸小肌的起端,向外上翻起。
8.修洁前锯肌、腹外斜肌,观察它们在肋骨上的起始情况;观察肋间外肌和肋间外膜。
解剖出至前锯肌的胸长神经和至背阔肌的胸背神经。
9.打开胸腔前壁(可根据教学时间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此项解剖):沿腋中线稍后方用弯嘴肋骨剪剪断第一至第十肋,尽可能不要损及胸膜壁层。
在第一肋上面切断前、中斜角肌,在第二肋外侧面中点附近切断后斜角肌。
将衬贴于胸壁深面的胸膜壁层加以分离的同时,向下掀开前胸壁。
在翻转时于锁骨下动脉下方1~2厘米处剪断胸廓内动、静脉。
观察胸膜壁层、胸膜腔及肋膈隐窝(窦)。
10.观察前胸壁内面的胸横肌,并沿胸骨边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切开此肌,解剖出胸廓内动、静脉及沿此动、静脉分布的胸骨旁淋巴结。
11.在奇静脉的外侧切断右侧肺根,把右肺取出。
解剖出胸导管、右胸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等。
12.切断左肺根,把左肺取出。
解剖出副半奇静脉、左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
在动脉韧带外侧解剖和追踪左喉返神经。
13.观察心包壁层后切开它,观察心包腔和心脏。
探查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
14.在后胸壁内面切开胸内筋膜和肋间最内肌,解剖出肋间静脉、肋间动脉和肋间神经,注意其排列及与肋间肌的关系。
腹部的解剖一、目的要求:掌握腹壁的层次结构,特别是腹股沟管的结构。
二、解剖步骤:1.尸体仰卧位。
2.按切口切开并剥离皮肤。
3.解剖和辨认腹壁浅静脉及旋骼浅静脉,向下汇入大隐静脉,有同名动脉与它伴行。
接着找下位6条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与前皮支,外侧皮支穿出腹外斜肌至浅筋膜呈节段性分布于前外侧腹壁皮肤,其穿出处,上两支约对腋前线,以下各支逐渐外移,末支约在腋后线穿出,它们均斜向内下行。
在距中线5cm处纵行切开浅筋膜,用手指或刀柄向内分离,可见穿过腹直肌鞘浅出的肋间神经前皮支。
4.自髂前上棘向前正中线作一横切口,切开浅筋膜(不要切过深),在此断面上易分出浅筋膜的两层结构:即浅层的脂肪层(Camper氏筋膜)和深层的膜性层(Scarpa氏筋膜)在脐以下,去除大部分Camper氏筋膜;保留一部分Scarpa氏筋膜,以便让其他同学也观察它向下连于大腿阔筋膜和向下方经耻骨嵴前面连于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的情况。
5.修洁腹外斜肌及其腱膜,显露皮下环。
在皮下环处,可见有精索(男)或子宫圆韧带(女)和髂腹股沟神经穿出。
注意保护皮下环的完整!6.把腹外斜肌切开和向内翻:从第10肋起沿腋中线向下纵行切腹外斜肌一直至髂嵴为止,再从该切口的上端沿肋弓下切至腹直肌鞘外侧缘,从纵切口的下端横切腹外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至腹直肌鞘的外侧缘,并沿之往下切至耻骨联合上缘,再沿髂嵴向内将腹外斜肌及其腱膜切至腹股沟韧带上方1/3与中1/3交点处。
向内翻开腹外斜肌,向外下翻开腹外斜肌及其腱膜。
7.修洁腹内斜肌及穿行于此肌浅面的髂腹下神经。
找出穿行于腹股沟管内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前外侧的髂腹股沟神经。
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内下方找出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
修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不要破坏此肌的弓状下缘)和联合腱。
仔细观察腹股沟管各壁的构造和精索外筋膜及提睾肌。
8.在腹外斜肌纵行切口的稍内侧切开腹内斜肌,再从髂前上棘作水平切口,在肋弓下缘作一弧形切口,都只切开腹内斜肌。
然后把腹内斜肌翻向内侧,即可见腹横肌浅面的腹横肌筋膜下,有下位六条胸神经前支的远侧段,髂前上棘附近有旋髂深动脉的分支。
修洁这些神经、动脉和腹横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