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中学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一、知识操练营(共2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酣睡(hān) 归省(xǐng) 怠慢(dài ) 半明半昧(wèi )B. 湍急(tuān) 刹那(chà) 皎洁(jiǎo) 摇摇欲坠(zhuì) C. 撷取(xié) 自诩(yǔ) 跻身(jī) 你推我搡(sǎng) D. 涟漪(yī) 摒弃(bìng ) 鬼祟(chóng ) 熠熠生辉(yì) 2.下列成语(或短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框内订正。

(4分)千姿百态 一视同人 记忆犹新 大有裨益 无动于中 微言耸听 星群密布 浏览景物 赏心悦目 眼花潦乱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①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 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②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 的芦苇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③总也忘不了在朦胧的桐油灯下,母亲为我们炒苞谷花儿的情景。

苞谷里常常有许多“铁豆”,炒不出花儿来,那我们也吃得 ……A .积淀 摇晃 全神贯注 B .积淀 摇曳 津津有味 C .积攒 摇曳 全神贯注 D .积攒 摇晃 津津有味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A .名师们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也感觉豁然开朗。

B. 在现在一片嘈杂的,抑扬顿挫的电影环境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平静、深刻、直抵人心。

C. 这里沙滩平坦,一望无垠,又与海天相接,再配上大海悠扬的歌声,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

D. 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切不可偏信道听途说。

5.修改下列病句。

(1分)(1)随着民众使用公共免费Wi-Fi 越来越频繁,使免费Wi-Fi 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

错字订正…………………密……………封……………线……………内……………不……………准……………答……………题……………………问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下高中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总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

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汤姆·索亚,6月17日大约半夜时分,你在什么地方?”看见A 那张冷酷的脸,汤姆舌头僵住了,讲不出话来。

听众们屏息敛气静听,可是话还是没有说出来。

然而,过了几分钟,这孩子恢复了一点气力,勉强提高了声音,但仍然只有部分人能听清楚他的话:“在坟地!”(1)这段文字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国籍)的 (2分)(2)文段中的A 是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况相关的情节,并联系全文,说说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7.名句默写(8分)①多行不义, 。

② ,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乡书何处达? 。

④ ,有容乃大。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 。

⑥ ,松间沙路净无泥。

⑦但愿人长久, 。

⑧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8.综合性学习(5分)“童话里的世界五彩斑斓/雨露下的花朵扬起笑脸/我们是阳光少年/快乐地快乐地成长……”一场以“寻找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始啦,请你快来参与吧。

(一)【探究阅读】什么样的少年最阳光?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材料一:阳光应由心而发。

当内心充满正能量,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传达给周边的人群,那就能令人感觉到温暖。

内心的阳光可以带动少年克服各种问题与挫折,这样给自己带来阳光,也能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

材料二:在绿地新建的300米跑道上,几百个人不分寒暑地一起跑步,却没有少年人;在全天开放的篮球场上,有人甚至要求雨天照常使用,却依然不是少年人。

一个少年,从不运动,身体怎么会“阳光”?从不在绿色中感受自然,心灵又怎么会“阳光”?材料三:由于缺少“与人分享”的经历,会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是“争强好胜”,引导青年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二)【班级推荐】活动中,假如让你从你班推荐一名“阳光少年”,你准备推荐谁呢?请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50字左右)(2分)我推荐**同学,理由:他(或她)薄、接理。

卷电气了解现高中资力高中保护。

二、阅读精品屋 (35分)(一)阅读《赤壁》,回答9-10题(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诗歌由“ ”引发“怀古之幽情”。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

(2分)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1-15题(14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选自《幼时记趣》)11.解释加点词(4分) (1)明察秋毫( ) (2)拔山倒树( ) (3)项为之强 ( ) (4)于土墙凹凸处(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3.文中“时有物外之趣”原因的句子是;其中第二段文字描绘了 、 两幅图画。

(3分)【乙】阿豺有子二十人。

阿豺①谓曰:“汝等各奉②吾一只箭,折之地下。

”俄而命母弟③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

”慕利延折之。

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

”延不能折。

阿豺曰:“汝曹④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压回路理;理。

中资料在事了解试卷方置高中器组在要保护——《魏书·吐谷浑传》【注】①阿豺:南朝刘宋时西北方少数名族吐谷(yù)浑首领。

②奉:拿。

③母弟:这里指同母弟。

④汝曹:你们。

14.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1分)15.你从这则故事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三)阅读《社戏》选段,回答16-19题。

(8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16.第一段中“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1分)17.“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写老渔夫停下艇子喝采有什么作用?(1分)18.文章结尾处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是的好戏了”,联系选文看,你能知道结尾这句话的含义吗?(2分)中资19.赏析精彩语言(4分)(1)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这个句子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的?具有怎样的表现力?)(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被这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说说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 (二)阅读《九岁的病榻》,回答20-24题。

(9分)我最初的生病经验产生于一张年久失修的藤条躺椅上,那是一个九岁男孩的病榻。

那年我9岁,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得那种动不动就要小便的怪病,不知道小腿上为什么会长出无数红色疹块,也不知道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那天父亲推着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母亲在后面默默扶着我,一家三口离开医院时天色已近黄昏,我觉得父母的心情也像天色一样晦暗。

我知道我生病了,我似乎有理由向父母要点什么,于是在一家将打烊的糖果铺里,父亲为我买了一只做成蜜桔形状的软糖,桔子做得很逼真,更逼真的是嵌在上方的两片绿叶,我记得那是我生病后得到的第一件礼物。

生病是好玩的,生了病可以吃到以前吃不到的食物,可以受到家人更多的注意和呵护,可以自豪地向邻居小伙伴宣布:我生病了,明天我不上学!但这只是最初的感觉,很快生病造成的痛苦因素挤走了所有稚气的幸福感觉。

生病后端到床前的并非是美食。

医生对我说,你这病忌盐,不能吃盐,千万别偷吃,有人偷吃盐结果就死了,你偷不偷吃?我说我不会偷吃,不吃盐有什么了不起的?起初也确实漠视了我对盐的需要。

母亲从药店买回一种似盐非盐的东西放在我的菜里,有点成味,但咸得古怪,还有一种酱油,也是红的,但红也红得古怪,开始与这些特殊的食物打交道,没几天就对它们产生了恐惧之心,我想我假如不是生了不能吃盐的病该有多好,世界上怎么会有不能沾盐的怪病? 生了病并非就是睡觉和自由。

休学半年的建议是医生提出来的,我记得当时心花怒放的心情。

唯恐父母对此提出异议,我父母都是信赖中医的人,他们同意让我休学,只是希望医生用中药来治愈我的病。

于是后来我便有了我的那段大谈草药汁炖破三只药锅的惨痛记忆,对于一个孩子的味蕾和胃口,那些草药无疑就像毒药,我捏着鼻子喝了几天,痛苦之中想出一个好办法,以上学为由逃避喝药,有一次在母亲倒药之前匆匆地提着书包蹿到门外,我想与其要喝药不如去上学。

但我跑了没几步就被母亲喊住了。

母亲端着药碗站在门边。

她只是用一种严厉的目管口处保护进据规试卷方卷破坏光望着我,我从中读到的是令人警醒的内容,你想死?你不想死就回来给我喝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