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

发展经济学考试重点

•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 资本来源——国内、国外

返回


• 人力资本

质 教育

技术……

返回
•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 人口转变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 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育的成本—收益比较
• 罗默的知识外溢思想
•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思想
•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返回
罗斯托 (Rostow,W.W.) 的 《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
高额消费 成熟 起飞 为起飞创建前提 传统社会
国内来源 资本
外部来源
农业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物质资本
•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就业与经济增长

返回
教育与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辍学率很高 教育脱离实际 教育结构不合理 教育的性别差异 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数字鸿沟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智力外流
返回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 技术进步的类型 • 1、中性技术进步。 •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 熊彼特创新理论 • 后发优势 •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不能盲目跟随或模仿
• 人类发展指数(HDI)——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 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 (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2/3权数,入学率1/3权数);生 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即人均GNP按照购 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这三个指 标是按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
经济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以依附论出现为标志,
并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实批判主义色彩,使其在众 多的发展理论中独树一帜。
• 新制度主义思路——新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相互 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在80年代后崛起的新思路。认为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制度和组织方面存在着 极大的缺陷,真正问题是如何开发一种制度环境。
人力资本
金融资本
收入分配
实证研究结果
麦迪逊、钱纳里
要素投入中劳动投入增加的贡献>资本的贡献
资本投入增长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
资源配置效率的增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

返回
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大发展
•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产生和发展(1940s) • G =ΔY/Y = s/v •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产生和发展(1950s) •
s f(k)=k+(n )k
• 关注资本质量的提高。
• 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80s)
• 阿罗(Arrow, K.)的“边干边学”的思想

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

返回
农业与经济发展
•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停滞及其原因 • 传统农业——技术长期停滞•源自返回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 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 库兹涅茨倒U假说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 扩散效应、滴流效应

先增长后分配战略
• 收入分配战略 先分配后增长战略
复习
经济增长的思路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 变革
社会变革
政治体制 变革
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 社会福利、文教卫生、人民参与等在内的所有的变化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 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
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1”表 示“最坏”,而“100”则表示“最佳”。
低人类发展指数(0~0.50)、
• 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1~0.79)、
• 高人类发展指数(0.8~1)。
返回
经济发展的思路
• 结构主义思路——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 恩斯经济学的普遍看法是,它们的理论都不适 用于发展中国家,不切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普雷维什、辛格和 缪尔达尔等。
• 新古典主义思路——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和谐 的、累积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会一般地使 所有收入阶层受益。经济体系有一种自然走向 充分就业的强有力的趋势。舒尔茨、明特、巴 拉沙、拉尔、鲍尔、怀纳、哈伯勒
经济发展的思路
• 激进主义思路——对构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障碍的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这些国家自身存在的传统政治
过去或现在发达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舒马赫的“中 间技术”战略、雷迪的“适用技术”战略。 • 返回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 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
• 需求方面:Y=C+I+(X-M)
• 供给方面:Y=C+S
• 于是:I-S=M-X
• “三缺口”(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的 缺口)和“四缺口”理论 (税收缺口)
• 债务周期理论(了解)

返回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 刘易斯模型 •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托达罗模型 • 乔根森模型

返回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 重要概念——工业化、工业化的模式。同步城 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 工业化战略——平衡增长战略、不平衡增长战 略
• 如何认识我国的工业化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