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吕必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状态,人类的语言也是如此。

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以及语言接触融合的过程中,都有所谓的中间状态。

现代应用语言学理论把语言中的这些中间状态称为中介现象。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介物”语音方面,词语方面,语法方面还有御用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中介语,在语言规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中介状态。

中介语的特点
1.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

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这套规则去生成或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语。

中介语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可以用作交际的工具。

2,,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

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

3.反复性。

在对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是在逐步地向目的语的规范运动的,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接近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有反复、有曲折的,这就是中介语的反复性。

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具有顽固性(“化石化”)
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

比如在语音方面,有的学生学了很长时间,到了高年级,还是掌握不了某几个音。

我们把这种现象也称作“化石化”。

中介语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研究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的中介语情况及其特点
(二)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学生母语和汉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运用迁移理论恰当引导
(三)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留学生的中介语不断接近目的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