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PPT幻灯片课件
15
不合格的手部清洁会导致手污染
皂液量的多寡 皂液是否含有抗菌成份 戒指和假指甲的影响 洗手时间长短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6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7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 行揉搓。 ,应 以保证最大消毒效能。 若20秒之内手已完全干燥表明手消毒 剂用量不够。
应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 确使用防护用品。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2
手套的应用指征
清洁手套的应用指征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 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无菌手套的应用指征 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 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 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2009年,国家卫计委颁布了《医院隔离技术 规范》,对隔离、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做了 明确的释义。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5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 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隔离原则是在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 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 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 隔离与预防措施。
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 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 途径,采取额外的隔离隔离措施,包括:
◆ 接触隔离
◆ 空气隔离
◆ 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7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8
尽管洗手重要性 人人皆知,在实 际医疗操作中很 难落实到位!
各种调查表明大 多数医务人员的 手卫生意识薄弱, 手卫生的依从性 不高。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9
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提供满足需要的手卫生设施!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 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8
标准预防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 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护人 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9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0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5cfu/cm2。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1
个人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 准。
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 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1.手卫生; 2.个人防护用品; 3.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4.患者安置; 5.医疗设备/仪器清洁消毒; 6.环境清洁消毒; 7.织物清洁消毒; 8.安全注射。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0
手卫生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 经济方法——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 规则,可减少医院感 染20-30%。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
隔离预防技术的发展
三大隔离系统 以类别为特点的隔离系统(A系统) 以疾病为特点的隔离系统(B系统) 体内物质隔离系统 预防的种类 普遍预防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
标准预防的起源
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
(HICPAC)对隔离系统进行了修订。将普遍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3
戴手套的要求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 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 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 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额外预防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病原体 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采取的额外预防措施(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接触隔离)。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6
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的概念
◆ 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
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
成了标准预防,确认了双向防护原则,认为
全部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
具有传染性,接触这些物质必须采取标准预
防措施;确定感染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基于传播途径的隔
离预防。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3
2007年,美国CDC与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 顾问委员会(HICPAC)在1996年版《医院隔 离预防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共同编写了《隔离预防指南2007——防止感 染因子在医疗机构内传播》。
HICPAC隔离预防指南包含2个部分:
第1部分是预防措施面向所有病人,不关心 其诊断是否有传染性,均实施“标准预防”;
第2部分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似有传染性的 病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按其 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4
1999年,我国引入标准预防的理念。
2000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 规范》明确了标准预防的定义,并规定:医 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 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1
手卫生
USA率先制定了“手卫生指南”。 WHO已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布了
“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2009年12
月1日实施。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2
手卫生的概念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 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 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 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3
手卫生指征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4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