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考点精析近年高考考察了“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如果高考中我们所拥有的议论文素材不能用,写记叙文仍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因为文章的主题已明确,考生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用生动曲折的事件、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生动具体的描述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哲理性的思索表现出来,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

一、以下情况可以选择记叙类文体:1、试题材料提示或要求中有“联想或感悟”之类的文字,一般不宜选用记叙类文体2、试题材料提示或要求中有“经历”“故事”“体验”等文字的,最好选定记叙类文体3、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考生要根据自己是否具有较强的记叙、描写能力来确定是否选用记叙类文体4、在我们所拥有的议论文素材不能用的情况下,只能选定记叙类文体5、从高考作文记叙文的评分等级来看:一类作文要求记叙文能达到意蕴丰富,细节生动形象,能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文采,抒情自然真挚,感染力强;二类作文要求选材不落俗套,重点紧扣题旨,详略得当,关键处有1—2个形象生动的细节,表达能力强;三类作文要求记叙文类写作重点紧扣题旨展开,有1—2个较好的细节,语言流畅;四类作文要求记叙立意平庸,无细节,表达一般。

二、根据中心立意选择写哪一类的记叙文1、写景记叙文要写出景物的特点,突出景物的个性。

写景要从表达中心的需要出发,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要选好写景角度,最好能够由所见之景引发开去去描绘出更广阔的图景。

2、叙事记叙文应选择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事件,以事件的产生、发展、高潮、结局为贯穿全文的要素;要把文中的人物置于从属地位,要巧妙安排线索,合理安排结构。

3、写人的记叙文写人一要抓住人物的神采气质,二要让你的理性的认识涂抹上至情至性的情感色彩,三要找到表现这种神采与色彩的感性材料——情节性的、道具性的、戏剧性的、情绪化了的种种载体。

赏析一地梨花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

(设置悬念)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一个除了两脚泥巴,除了做生意总亏本,除了训斥我的虚荣就只有一种品质的他。

(什么品质?给读者留下悬念)父亲这时候正在做什么呢?是在梨花树下闭目养神吗?梨树……(欲言又止的笔调,引出动情点)家里庭院的梨树,高不过数尺,叶疏花迟,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对它的喜爱。

所以这梨树依然能顽强地长着。

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满山遍野的梨树、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费尽心思。

(细腻的描写为抒情铺垫)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谁想到快到手的钱又叫财神给夺回去了:虫子在梨皮里直钻到梨核,整个梨表面讨人喜欢,可实际上……有人劝父亲,不是同那客户签了合同了吗?你用纸袋一包,然后……父亲的脸沉下去了。

(叙述急转直下,尴尬的状况让父亲陷入两难境地,父亲究竟如何选择,读者拭目以待)那些日子家里正难挨(转入舒缓的插叙,为父亲的选择增加难度):我在城里上学家里要花钱,哥的婚事也快要办了。

这一切使父亲茫然不知所措。

我看得见父亲额头上那牢刻着的惨淡,眉毛似乎塌了下来,压得眼窝都深陷进去。

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整日在台阶前坐着,望着满山的梨树发呆。

(铺叙父亲在诚信与利益选择面前的痛苦,描述中饱含怜爱之情)母亲怕他钻不出牛角尖,背着父亲把梨转手了不少。

可纸里怎包得住火。

于是,有一天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

声音从断断续续到高高低低,继而咒骂,哭诉,沉默。

没几天,父亲把一个人领进屋里,把几千块钱摊到桌子上说,兄弟,这钱你拿走,算是赔偿,卖不了的,我拉回来……(笔触简练,了了几笔交待了一系列事情,其中蕴含的情与爱,留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我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赚过大钱。

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邻里说他讲信用讲得过了头。

在农家的饭桌上,父亲与我面对时,我只有低头扒饭的份。

他看不起我说话不算数诸如和人约好时间却总迟到等等。

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

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有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

(通过对父亲的补叙,渲染了父亲诚信的可贵品质)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

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

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物人合一,强烈的抒情,表现了对父亲诚信品格的赞美)【评析】这是一篇文采飞扬,饱含挚情的考场作文。

作者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极力渲染父亲的优秀品格:诚与信。

文章正是通过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敬爱深情,打动了读者,使之产生了共鸣。

笔端有情,方能文如泉涌。

文中优美的句子随处可见,生动的修辞信手拈来,各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而对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更是精当绝妙,令人回味无穷。

作文要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写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

真情出自然,文贵情真。

1、细节描写要很好地扣住题目或环境(场景)描写扣住题目,把题目设计成一个亮点2、物人合一3、充分运用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4、地点不变,但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三、考场作文三部曲草拟提纲,填充“三句口诀”。

这是高考获取高分的途径。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3、将思想蕴涵于细节描写之中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作文的题目所包含的写作范围一般都比较宽泛,如果仅把题目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

因此,在写作时,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落笔,大题小作(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

但题目演绎成的故事不能见事不见人,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平铺直叙。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

”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

如何设置曲折的情节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

”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1)悬念法。

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推到关键处后故意岔开,不作交待,或说出一个奇怪现象而不说原因。

如倒叙法:把全文中的结局放在开头说,让读者一开头就进入疑问中。

又如反常法:文章以人物的反常行为开头,可产生疑问,引人深思。

(2)误会法。

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

(3)巧合法。

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

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

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

(4)抑扬法。

这是组织篇章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

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

(5)选择适当的结构:①素材剪辑式:此手法类似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把生活中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发生事情或不同的材料,巧妙地组合,通过线索按合理的层次编排,突显中心主旨。

②标题连缀式:以标题的形式联合全篇,便于表达多重情感、多层故事,叙述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但条理又清晰明朗。

③书信式:一封或几封信构成。

④对话式:通过对话,表现独特的主题,凝练生动。

另外还有日记式、小小说、童话式、寓言式、科学幻想式、读后感式、会议记录式……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由题目演绎而来的故事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能为编故事而编故事。

用讲故事来说理,比起单纯的说理更具魅力。

记叙文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

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方向,而表达思想主旨的方式一般是抒情和议论。

——抒情议论记叙是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升华,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靠议论抒情来实现。

⑴抒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者,文之本也”。

感情真挚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情真则文动,情虚则文死。

情感表达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往往化虚为实,不言情而言他,却又处处含情隐而不发,却在字里行间真挚流动,往往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①化情于人(肖像、动作、语言、声音、行动······)②化情于物,化情于事。

③化情于景。

⑵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往往来解释生活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或者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启迪,只要有灵犀一点就即可,但却有使文章深刻、格调高远的力量。

记叙文中的议论可以开宗明义,提挈全篇;可以穿针引线,承上启下;也可以画龙点晴,深化主题。

大凡高明的作者总喜欢在记叙进入高潮后来一段精辟的议论,或突出性格,叫人起敬;或点明事理,引人回味;触景生情,让人感叹。

我们可以自发议论,也可采用名言、警语、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出活含义深刻或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记叙文中的议论务必少而精,尤其要做到语言精练,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注意】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政治上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道德上要合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要求;思想上要有“民主、科学、个性”的意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趣、乐观的精神、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原则的立场。

考生既可以高唱主旋律,歌颂真善美,也可以表现阴暗面,抨击假丑恶。

可以说思想性,是高考作文永远的主旋律。

3、将思想蕴涵于细节描写之中突出故事主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故事的主旨蕴涵在描写之中。

这就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

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

(一)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①惟妙惟肖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尽可能的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切忌千人一面,也不要面面俱到。

②个性浓郁的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要抓住人物的个性或含蓄或坦率,或笨拙或机智,或呆板或幽默,或虚伪或真实,或肤浅或深刻······同时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和神态。

③跃然纸上的动作描写:抓住动作的特点,注意动作的连贯性,突出人物的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