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出现问题
1、中心不明确 没有明确“灯”的涵义,究竟是什么照亮了 人生道路? 2、多中心,偷换概念 Eg:心中的灯是“信念、目标”,写到最后就 变成了“理想”

3、中心偏差 Eg:灯是“希望和温暖”,内容却只表现了 “温暖” 4、中心转移,不知所云 Eg:灯=坚强、坚持(沙漠逃亡、残疾人身残 志坚)——灯=公车男事件(德行、惯性— —灯的好坏由自己决定)


中心,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说主旨,你所 写的记叙文必须围绕题目去确定一个明确的集 中的中心,这个中心是军队的统帅,是首领, 你所有的文字、材料都要为他服务,这才是一 篇好文章,是一支精兵;否则,中心不集中, 那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让读者看到会觉得言 之无物,简直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这个中
高中记叙文 作文指导
一要体现“记叙”性质。

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
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 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 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 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 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 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 或想象物等。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 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 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记叙文写作指津
结构:清晰、严谨、有层次 选材:微小、新颖、有自我
情感:真挚、醉人、能共鸣
描写:生动、形象、有神韵
语言:通顺、流畅、有文采
点题:首点、尾点、中间点 其它:审题、立意、书写……
写好记叙文的几个方面:

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是否新颖?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是否符合写作要求?


要选取那些材料?材料的详略如何安排?
文章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收束全文?

提纲包括三部分,一是题目,二是中心,三是 文章的结构。 题目,如果是命题作文,那么就不用再费 心思去命题目了,直接写上即可;如果是半命 题作文,请先将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如果是 话题作文,那么最好能使所命的题目与话题有 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切忌徒省事直接把话题 当你文章的题目来写,因为一般情况下,那话 题都太大,写起来会有“老虎吃天”的感觉 (无从下嘴),无从下手。
消息传来,正在整理书包的白悠远一下子愣住 了,摇晃的椅子再次定格,可手中的卷子却飘到地 上,卷面上醒目的83分变成刺眼的86分,又慢慢 地化成了88分…… (彻底失望)
②组材巧用好方法
设悬解悬法 误会掀澜法 情感起伏法 对比法 巧合法 倒叙法
结构——列提纲

一般记叙文提纲的写法。写记叙文前往往要考 虑下面一些问题:
四等(10—0)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四等(3—0)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发 展 等 级 说 明
深刻 1、透过现 象深入本质
丰富 4、材料 丰富
有文采 7、语言生 动,句式 灵活
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
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 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 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
三要挖掘典型意义

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 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通过 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 是人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 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 程度上是没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
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 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 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 弦。
人生四大喜事
人生四大悲事
久旱逢甘霖
只一滴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是债主
在隔壁 在梦里
跌宕多姿,起起伏伏
写出事件的波澜
学习重点:
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 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来特伴着她的丈夫 巴布尔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 获弟弟的电报:“巴布尔猎狮身死—— 佛来特。”伊丽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 弟弟:“运其回家。”三周后从非洲运 回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她又 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 寄巴布尔尸。”很快,又收到非洲回电: “无误。巴布尔在狮腹内。”


飞快地飞奔而去 渺小的身影 让我感到无比的压力 我也喜欢看各种古今中外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未解 的谜题 父亲走出了房间,他的身手变得比以前缓慢了许 多 她教育我怎么走路,我扶持着她的依赖 一位六七十旬的老婆婆 老婆婆就在离我几米处站定,骨感的手紧抓着柱 子
结构
文似看山不喜平

航海灯——照亮游船——让人安全回到港 湾——指明方向 路灯——照亮行人——回到家——照明, 却去黑暗) 心里的灯——照亮人生道路——前行 具体——抽象(作用、影响)

灯=?




Hale Waihona Puke 渴望 理想 某句触动心灵的话 父母的爱 朋友的关心呵护 老师的帮助鼓励 书籍 某种精神 、、、 、、、
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 察的亮光,与此同时开始紧张地翻卷子,算分数,但很遗 憾,不多不少的确是83分。他不甘心,又仔细地查看了每 一道错题,最终他把目光停在最后的那错题上,那是一道3 分题。偷偷瞄见了同桌的正确答案,正巧,只要把“6”改 成“8”就行了。抬起头,看看四周,没人注意,下意识地 举起了后中的笔。但奇怪的是手中的笔有些不听使唤,抖 得厉害。他觉得自己又成了众目睽睽的聚集点,要聚出火 光来了。但是卷子上的“6”还是颤巍巍地变成了“8”。 闭上眼,深呼吸,A班又现在眼前。他告诉自己不能 太激动。做好了准备,他“腾”地站了起来,像是要把前 面的紧张都吼出来似的,他叫道:“老师,这道题批错 了。”
训练: 情感起伏法
考卷发回以后
卷子,整齐地堆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眼睛都注 视着,似乎都希望有些穿透的本领,能看见自己的 卷面上有个好分数。 这次考试,关系到分班,谁都想进A班,虽说A 班还是排在实验班之下,但也够诱人的。至于那个 D班,问津者自然寥寥无几。
但在这紧张时刻,还是有轻松的人。谁?本班班长, 白悠远。当初他就是因为成绩好,自然当选为一班之长 的。课间休息时,就有传闻说别班的同学在办公室里听 到老师提及他白悠远的名字与A班;再有上课时捧着卷子 进来的班主任对他似乎别有深意的一瞥,更使他自信了。 虽说刚考完之后的感觉并不像以往那么好,但是现在不 同了,刚听到的传闻与教师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已使他镇 定了许多--是啊,第一把交椅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移 交他人呢? 卷子到了他的手中,83分。应该不算太差吧,他瞥 了一下周围:哈,好多的60分、70分。他得意地把椅子 前后晃了起来,像坐在摇椅上做起了他的A班梦。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 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 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 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恰好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 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聘请书。原来那位经理经 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 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 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 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 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

记叙文表达上的问题
文体 语言 结构
语言
通 顺 流 畅 有文采
错别字: 托着疲备的身子 廖廖无几 盏、点滴 再接再历 嘻戏 兴致勃勃 曼延

病句: 屡试不爽——试了很多次都不爽快? 父亲的眼神中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在茫茫人海中,我们需要一盏照亮前进道 路的灯 帮助我们驱赶走黑暗 我家住在一个乡里内 任凭爸爸在我耳边骂或打我 生怕担心出什么事


记叙文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叙事,因
为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全篇 的始终。动笔之前,要先确立中心思 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选择组织材料,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节都应紧扣中心。
散文和记叙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一样的 题材记叙文是按照逻辑发展来写的,记述 故事的发生和演进直至尾声,语言一般不 作华丽的修饰。——叙事写人 而散文是在此故事的基础上,联想到了什 么,用华丽的辞藻抒发内心的感触 。—— 抒情
1、重视立意(深刻) 2、选材鲜活,或以小见大,或典型 3、拟好标题(新颖、生动、有文学性) 4、安排好情节(曲折) 5、内容要具体(描写细节)感情真挚 详略得当 6、善于点题(议论抒情)
记叙文内容上常见的毛病有三种:
一是虽有中心,却缺乏具体材料,空
话连篇,不能使人感动; 二是虽有材料却没有明确的中心,从 头到尾一篇流水帐; 三是有材料,也确定了中心,却不能 很好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材料和中 心不相适应。
二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 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 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行文缺乏 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 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背景, 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 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 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 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
2、揭示问 题产生问题 3、观点具 有启发作用
5、形象 丰满 6、意境 深远
有创新 10、见解新 颖,材料新 鲜、构思精 巧 8、善于运 11、推理想象 有独到之处 用修辞手 法 9、文句有 12、有个性 意蕴 特征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记叙抒情类文体
(一类卷,50分以上) ①紧扣题意 ②寓意深刻有回味 ③结构严谨 ④情节丰富生动 ⑤感情真挚 ⑥描写生动形象 ⑦语言通畅,有文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