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

整理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前言为维护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强化规划空间管控的权威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服务奎文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土资源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调整方案》、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调整的通知》关于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规模等相关要求,开展奎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本次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按照新任务、新要求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的一次规划调整。

规划调整完善的基期年为2014年,规划调整完善的目标年为2020年,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致。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区域概况奎文区位于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的城市核心区域,东部、南部邻坊子区,西隔白浪河与潍城区为邻,北接寒亭区,地处东经119°03′45″-119°18′45″,北纬36°35′00″-36°45′00″。

一、自然条件气候属东南季风区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特点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土壤类型分褐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4个土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6米,境内河流白浪河、浞河等水系均依地势汇入渤海莱州湾。

二、社会经济条件全区辖11个街道,分别为北苑、大虞、东关、广文、潍州路、梨园、廿里堡、新城、清池和钢城街道及北海商贸发展区。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奎文区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便捷。

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及潍坊至烟台、潍坊至石岛、潍坊至徐州等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潍坊机场、汽车总站、电信中心等大型交通、通讯设施都坐落在区内。

距青岛国际机场仅有1小时车程,距济南国际机场仅有1.5小时车程。

布有60多处景点的金宝乐园,为潍坊大型游乐场所。

第二节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结合奎文区实际,以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前提,以有效促进和保障蓝色经济发展用地为重点,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全面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三节调整原则一、保护优先,统筹兼顾落实耕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突出重点,保障发展着重优化调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做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安排。

三、总量控制,节约集约以有限增量撬动存量,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益、减量化。

四、多方协同,共同推进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五、统一规范,上下衔接按照统一标准、时点、底图、分类和成果形式,上下同步,快速推进。

第四节调整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41号);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7、《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调整方案》;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部令第43号);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10、《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1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12、《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3〕116号);13、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意见》;14、第二次土地调查连续更新到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5、《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16、《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17、《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调整的通知》(潍国土资字〔2016〕109号);18、《潍坊市奎文区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19、《潍坊市奎文区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20、《潍坊市奎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1、相关专项规划。

第五节调整目标一、强化落实,优化布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加严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新要求,坚持“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节约集约、优化结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快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科学划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和新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二、科学分析,促进发展依据《规划》实施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第二次土地调查连续更新至2014年数据,修订现行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管理实现“三转变”:重心由保障向保护转变,方法由指标控制为主向空间管制为主转变,指标由增量向存量转变,维护土地规划的现势性和严肃性,保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第二章现行规划实施情况第一节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现行规划明确,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36.7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83.80公顷。

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390.76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在11456.68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401.24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控制在934.08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860.8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农用地不超过2427.40公顷,新增建设占耕地不超过2092.20公顷,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规模1052.30公顷。

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情况一、总量指标实施情况(一)耕地保有量现行规划实施以来,全区严格控制耕地减少,提高耕地质量。

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原则,强化对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

截止到2014年全区耕地保有量4428.20公顷,原规划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6236.73公顷,低于规划目标。

在未来几年,耕地保护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应继续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并加大土地整理开发的力度。

由于奎文区地处中心城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目前,建设占用耕地全部为异地补充,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在市域内达到耕地占补平衡。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现行规划要求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这一重要任务在规划实施期间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奎文区认真贯彻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针、政策,严格履行耕地保护职责,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到2020年,奎文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目标为483.80公顷,2014年底,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86.47公顷,2016年按照上级部署,奎文区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580.13公顷,超出规划目标,确保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完成。

(三)建设用地总规模现行规划确定,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390.76公顷以内。

2014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2321.32 公顷,未超出规划目标。

(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现行规划确定,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456.68公顷以内。

2014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1459.91 公顷,超出规划目标。

(五)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现行规划确定,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10401.24公顷。

2014年全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9974.35 公顷,未超出规划目标。

(六)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现行规划确定,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34.08公顷以内。

2014年全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861.41 公顷,未超出规划目标。

二、增量指标(一)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现行规划确定,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60.80公顷以内。

(二)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

现行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区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2427.40公顷。

(三)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

现行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2092.20公顷。

2006-2014年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567.98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为2127.15公顷,占用耕地规模为1776.87公顷,由于奎文区无耕地后备资源,所占耕地规模全部为异地补充。

(四)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现行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区应完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092.20公顷。

由于奎文区无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义务量均已通过异地补充方式解决。

三、效率指标(一)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现行规划要求,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401.24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19平方米以内。

规划实施以来全区规划效率指标实施情况不容乐观,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尚有很大空间。

2014年全区人口总数为6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总数为60.5万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9974.35 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65平方米,超出规划目标,所以今后需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过快扩张,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规模现行规划要求,到2020年完成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规模1052.30公顷。

规划实施以来,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序开展,2006-2014年已实施增减挂钩规模114.35公顷。

为建设用地拓展了有效空间,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空间的不足。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一、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4年奎文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全区土地总面积18969.82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6161.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48%;建设用地面积12321.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95 %;其他土地面积486.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7%。

其中农用地中,耕地面积4428.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34%;园地面积277.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 %;林地面积799.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2 %;牧草地面积0公顷,其他农用地656.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