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_-10_细胞因子

2019_-10_细胞因子


协同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并 且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 能,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如IL-3和IL-11 共同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
拮抗性பைடு நூலகம்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 能。(如IL-4--IFN-γ)
细胞因子调节网络(cytokine network)。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1)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 (2)抑制MHC-II类分子和B-7分子的表达; (3)抑制Th1细胞合成IL-2、IFN-等细胞因子; (4)可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5)抑制巨噬细胞。
(七)IL-17
1. 细胞来源 Th17细胞产生(T细胞亚群一种,P42)。 2. 主要功能
(1)初始T在TGF-β、IL-6共同作用分化为Th17; (2)IL-23可促Th17增殖; (3)Th17在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中起作用;
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质。
(二)IL-6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2)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 (3)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 应; (4)促进血细胞发育。
(三)IL-12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Th2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促B细胞增殖、分化; (2)促进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诱导IgG1 和IgE产生; (3)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 (4)抑制Th1细胞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 (5)协同IL-3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等。
(六)IL-10
1. 细胞来源 主要Th2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旁分泌(paracrine):靶细胞是临近细胞,如T 细胞产生的IL-2支持B细胞的增 殖和分化。
内分泌(endocrine):通过血液循环对远距离细胞, 如TGF-β、 TNF等。
三、作用的共同特点
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对不同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 效应(如IFN-γ 巨噬细胞/Th2细胞)
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 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如IL-4和IL-6 均刺激B细胞增殖)
cytokine storm”,导致系统性炎症应答症状
常见症状 • 高热 • 寒颤 • 全身疼痛 • 头疼 • 呼吸加速、心跳加快 • 疲惫和虚弱 • 恶心
“细胞因子风暴”
• 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 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 子如: IL-1、IL-6、 IL-12、TNF-α、IFNα/β/γ和IL-8等迅速大 量产生的现象。
按功能分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
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趋化因子
chemokines
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GF
一、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s)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 2. 作用方式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3. 主要生物学功能 (1)促进活化Th、CTL细胞增殖,增强CTL活性;
(2)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性及产生 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生;
(3)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4)激活巨噬细胞。
(五) IL-4
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的复制 4. 可增强NK、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 性,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一)分型(根据其来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1. I型 IFN-α、IFN-β (1)细胞来源
1)IFN-α:主要单核吞噬细胞产生; 2)IFN-β:成纤维细胞产生(二者结合相同受
体); (2)主要诱生剂
• 能够介导白细胞间及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 IL-1 ~ IL-35
(一)IL-1
1. 细胞来源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 2. 存在形式 IL-1α和IL-1β。 3. 主要生物学功能
(1)局部低浓度 激活T细胞、激活巨噬细胞。 (2)大量产生 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DC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激活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及IFN-产生; (2)促进Th0向Th1细胞分化,分泌IL-2、IFN-; (3)增强CD8+ CTL细胞杀伤活性; (4)可协同IL-2诱生LAK细胞; (5)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
(四)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s)
• 单核-巨噬细胞:IL-1, IL-6, IL-12 • Th1:IL-2 • Th2:IL-4,IL-5,IL-6, IL-10
二、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 1957年发现 2. 广谱抗病毒作用 3. 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通过与细胞表面受
1. 组成 (1)单体:大多数,如IL-2、IL-3、IFN-α; (2)二聚体:如:IL-12; (3)三聚体:TNF。 2. 与受体结合,高亲和力,高效性(10-15~10-9M
的浓度范围内即可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二、作用方式
自分泌(autocrine):靶细胞是其自身细胞 (如:T细胞产生的IL-2刺激T细 胞本身生长)。
• 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人体发现
• 引起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器官衰竭
细胞因子(cytokine,CK)
– 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 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 多细胞来源,一种细胞可合成多种细胞因子。 – 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一、一般特点
2019_-10_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双刃剑”
免疫调节: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疾病的发生
• 1986年,第一个获得临床应用的商品化细胞因子
重组α干扰素(Intron-A) • 重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抗体、细胞因子受体拮抗蛋白
已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
流感能够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一场“Min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