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分类及适应症
余种在临床验证中
临床常用靶点药物
作用的主要环节
按 细胞增殖
药 细胞凋亡
物 作 信号转导通路
用
机
制
、 靶
血管生成
点 不 同
肿瘤转移、侵袭 肿瘤耐药
致病基因 其他
作用机制或靶点
代表药物
抑制CDK,cyclin活性
HMK1275
Bcl2,P53, C-myc, P21,TRAIL PKC
G3139,Forminivirson/ ISIS 3521, SCH66336, LY317615
靶向药物的分类及适应症
第九人民医院 姜 斌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Panitumumab Cetuximab
Temsirolimus
()
Bevacizumab Sunitinib Sorafenib Sorafenib
()
目前已知有条细胞信号通路、个信号蛋白的 个磷酸化位点
年,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美罗华) 标志着肿瘤靶向治疗的开始
Ras途径 EGFR,PDGFR ZD1839,STI571,OSI-774,trastuzumab
等
raf kinase
BAY 43-9006,ISIS 5132
MAPK
R115777, BAY 43-9006
VEGF,PDGF,FGF,TGF
Bevacizumab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Angiostatin,Endostatin
EGFR突变(-) ALK基因(-)
ALK基因未知 EGFR突变未知
明确 分子分型
PS0-2分患者进 入一线化疗
进入一线治疗
PS0-2分患者进 PS0-2分患者进入
入一线化疗
一线化疗
常见和罕见突变的检测
突变状态检测
常见
外显子
外显子
罕见
外显子
外显子
外显子
外显子
,.
临床研究结果
..–. .
临床研究结果
信号传导
小分子靶向药物
:
TK
ATP
TK
-
肿瘤细胞死亡
目前批准上市的 抑制剂
药物 厄罗替尼 吉非替尼 昔妥西单抗 帕尼单抗
分子特性 可逆性 ( ) 可逆性 ( ) 人鼠嵌合型单抗() 全人源型单抗(κ)
批准适用症 ;胰腺癌
野生型结直肠癌, 头颈部鳞癌, 野生型结直肠癌, 头颈部鳞癌
特点
给药途径 结构 靶点特异性
目前多数是一些酶的抑制剂,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 酸激酶家族抑制剂
重要靶点:蛋白激酶
人类有 种蛋白激酶,种酪 氨酸激酶
在各种肿瘤中相互交织
,.–
蛋白酶抑制剂与各种酶结合情况
,
抗类药物
活化信号转导途径
.
抗单抗的作用机制
细胞
膜
ATP
TK
+
ATP
TK
配体受体结 合
受体二聚化
ATP结合 受体磷酸化
., . ., .
指南:晚期治疗路径
晚期NSCLC
明确 组织学类
型
鳞癌
明确组织学分型;足够的组织标本进行分子检测 腺癌、大细胞癌、组织分型不明确的NSCLC
不推荐常规进行 EGFR突变与ALK检 测,除非在不吸烟和 获取小活检标本的患
者
EGFR突变检测;ALK突变;ROS1阳性;RET
EGFR突变(+) ALK基因(+)
抑制剂的功能和药理学特点
单抗
静脉( ) 重组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口服(一般)
低分子化合物()
可以抑制家族一个或多个受体,有的同时还可以 抑制其它生长因子受体(如)
机制
与胞外受体结合,阻止配体与受体结合形成二具体 与竞争性结合胞内区域,抑制受体磷酸化,大多 是可逆的;不可逆的正在临床试验中
激活宿主免疫反应
可以。作用是某些单抗的抗瘤机制之一,如;但是 不能 在没有发现
抑制剂在肺癌中的应用
已进入驱动基因决定 治疗选择的时代
Adenocarcinoma 1999 组织病理决定化疗选择
KEBraG-rsaFRf Her2 PIK3 UMACnLEkAKTnow
Adenocarcinoma 2010 以肿瘤驱动基因作为靶点的治疗选择
0 E709AE709KG719AGW71793S1dSeTl(O7P46dd-ee7ll((577044)d66e--77l(557114))6di-en7sl(5(72V4))7i-n7s4(D9))ddineesll(((77Pd44)e77l--(777554117))-7in5s2()Si)ndse(dlQ(e7Hl(47)95-175-715)9)Din7s7N0KG7;54inRs770(Yin)Hs776713(LEinAsF7Q70) (ASinVs)7in7s17(7G4)(NPH)H775YT790MG779FH835LK846RL858RA871G
对细胞影响
诱导内化、下调、降 解 抑制信号转导 活性与突变有关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停滞);抑制产生,从而抑制 肿瘤诱导的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侵犯;并可能加强 细胞毒药物的活性,增加放疗效果 可以
可以 有可能,因为目前还不了解胞外区突变情况
抑制细胞增殖(停滞),余同前
不可以(但不可逆抑制剂可以诱导下调、降解) 可以 有关
,. –
中国和日本腺癌中突变驱动基因
中国
腺癌 = 370
BRAF M+ 2%
未知 29%
EGFR M+ 40%
PI3K M+ 4%
C-MET Amp
5%
PTEN M+
6%
EML4-ALK 7%
KRAS 7%
日本
未知 22%
KRAS 15%
EGFR 50%
ALK 5% BRAF
1%
MET 4%
HER2 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Marimastat
P-gp
XR9576
MRP, LRP,GST,PKC,TopoII 等
抑制突变基因产物形成
反义寡核苷酸,SiRNA
修复、去除致病基因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端粒及端粒酶、DNA 拓扑 异构酶、泛素途径调控因子
肿瘤靶向药物分类
单抗大分子类: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 爱必妥(西妥昔单抗)和安维汀(贝伐单抗)等 静脉给药,运输储存要求高,生产成本高
..– ..
: 厄罗替尼提高 、
,;
*
*
吉非替尼或厄罗替尼
对于突变的晚期患者, 一线选择吉非替尼或厄洛 替尼治疗 对于无突变晚期患者,采用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 疗
688
728
突变情况: 例分析
729
761
762
823
824
875
No. of times observed
250
200
150
100
50
小分子化合物:易瑞沙(吉非替尼)、特罗凯(厄洛替尼)、多吉 美(索拉非尼)、格列卫(伊马替尼)、索坦(舒尼替尼)等 口服给药,运输储存要求简单,生产成本低
靶向性原理
抗体:通过抗体抗原特 异性结合
小分子化合物:理化结合,类 似配体受体结合,通常和激 酶的结合位点特异性结合
小分子靶向药物
作用于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或蛋白质的化 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