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理论_06_意义和影响:传播学受众理论

传播学理论_06_意义和影响:传播学受众理论


• 作为学术研究 • 作为市场调查
• 魔弹/皮下注射 • 使用与满足 • 文化研究
概述:传播学受众研究
作为市场调查的受众研究
媒体工作人员如何理解和测量媒体受众。 目的通常与市场利益或产业目标相关。 测量方法:
系统回忆 日记法 随机访问 记录仪
概述:传播学受众研究
作为学术研究的受众研究
“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 社会科学范式
效果研究(effects research) 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 人文范式 文学批评(literature criticism)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综合 接收分析(reception analysis)
传播学理论
意义和影响:传播学受众(audience)理论
主要内容
• 概述:传播学受众研究
• 作为学术研究的受众研究 • 作为市场调查的受众研究
• 使用与满足理论 • 受众研究的文化研究视角
概述:传播学受众研究
什么是受众(audience)?
定义
理论化
效果研究与受众研究
受众研究取向与模式
基本态度
将关注的焦点从将受众作为只采取媒体规定立场的抽象 客体转移到研究受众从媒体文本中制造出来的意义上面。
特别要了解属于不同的阶层、性别、种族或年龄的受众 如何在社会中的权力关系背景下制造不同的意义。
考虑到“魔弹/皮下注射”模式与“使用与满足”模式所 忽略的社会权力和等级关系对受众解读的影响。
主要关注点
质疑媒体文本威力 关注受众消费媒体文本时具体的文化环境 媒介接收与技术中的权力关系
批评
太依赖受众的自我报告,太注重受众的心理状况,且对 需求、动机的定义不明确。
认为受众会主动寻求讯息,与另一假设矛盾,即“人的 动机受制于基本需求及社会经验”。
对媒介内容极少、或完全不重视,有失完整。 强调受众的主动需求,等于变相为不好的媒介内容制作
者提供借口。
受众研究的文化研究视角
使用与满足理论
研究框架与环节
•3.社会结构(媒介结构)
•9. •6.
•1.
•4.觉察问题
•7.媒介行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解决方法
•8.其他行为

•2.个人特质(心理、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
使用与满足理论
影响
修正了以往的传统的传播效果研究角度。 研究出发点从传播者、讯息主导转向受众主导。 属于长期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理论
基本假设
受众使用大众传媒是有目的的,受众基于心理或 社会需求,想借着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
在传播过程中,需靠受众把媒介的使用及需求的 满足联系起来。换言之,受众是媒介的主动使用 者,受众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而不会受媒介影 响。
大众传媒所能满足的需求只是人类需求的一部分, 媒介在满足这些需求上,必须和其他来源,如人 际传播或其他传统的需求满足方式相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