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古代史(下)习题集

世界古代史(下)习题集

世界古代史(下)习题集第一章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一、填空1.中世纪,人类物质生产逐渐形成两大基本类型和区域,即与。

2.汉朝,汉元帝的宫女出嫁单于。

汉与匈奴一度和平相处。

2世纪中叶,在首领的领导下,鲜卑人建立了空前强大的部落联盟。

3.住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匈奴、、、氐、等五支游牧民族不断向南迁徙。

4.486-567年间,萨珊朝波斯联合东西夹击,亡国家,部众分散各地,渐与各族融合。

5.东哥特人分布在和德涅斯特河之间,西哥特人则集中在下游。

6.关于古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在古代作家和的著作中有所反映。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人类物质生产史上第一次伟大飞跃是( )A、原始畜牧业的出现B、原始农业的产生C、原始商业的开始D、原始手工业的出现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南富北穷B、南强北弱C、南北平衡D、南早北晚3.农耕、游牧两个世界关系的主流是( )A、对抗B、和平往来C、融合D、战争4.公元前后数世纪,中国北方大漠中最大的游牧民族是( )A、鲜卑B、突厥C、羌D、匈奴5.北匈奴西迁大致开始于( )A、公元一世纪B、公元二世纪C、公元四世纪D、公元五世纪6."大月氏"是指( )A、在祁连山的月氏B、南匈奴C、西迁的月氏D、乌桓7."白匈奴"是指( )A、厭哒人B、吐火罗人C、大月氏D、乌桓8.《日耳曼尼亚志》的作者是( )A、恺撒B、塔西佗C、屋大维D、修昔底德9.日耳曼人在原始公社晚期的主要政治组织形成是( )A、军事采邑制B、大家长制C、军事民主制D、贵族议事会10.点燃欧洲民族大迁徙之火的是( )A、东哥特人B、西哥特人C、突厥人D、匈奴人11.罗马人与蛮族直接交往最早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末B、公元前3世纪C、公元前1世纪初D、公元前2世纪初12.在民族大迁徙之前,北欧日耳曼人因( )的不同划分为许多小的民族集团。

A、语言、文化、风俗习惯B、居住区域、生活习惯、服饰C、语言、文化、居住区域D、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农耕国家抵御游牧民族进攻的防御工程有( )A、秦汉中国的长城B、埃及的金字塔C、罗马帝国的边墙D、波斯帝国的城堡2.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实现的方式有( )A、先进农耕国有对落后游牧地区的侵略和征服B、落后的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方明体系之中C、农耕世界被同化于游牧世界D、游牧民族的迁徙3.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有( )A、促成中国民族大融合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B、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C、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D、促成了西方封建制度的产生形成4.3-5世纪活动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有( ) A、匈奴B、鲜卑C、丁零D、月氏5.被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为“野蛮人”的有( )A、斯拉夫人B、日耳曼人C、克尔特人D、斯巴达人三、筒答1.农耕、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

2.简述民族迁徙与殖民运动之异同四、名词解释:1.民族大迁徙2.匈奴西迁3.蛮族五、论述题:日耳目曼人的迁徙和建国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第二章东亚、南亚封建国家一、填空1.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以为首都,建立笈多王朝。

2.在超日王时期,中国求法僧人法显来到印度。

后来法显把历经15年30余国的印度求经见闻写成<< >>。

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法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大乘佛教中心已成为笈多王朝及其以后的文化和学术中心。

4.最早进入印度的穆斯林是人。

5.苏丹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权于一身。

6.320年,建立起笈多王朝,到统治期间,国势达到鼎盛。

7. 年,将坦尼沙与穆里克合并,建戒日帝国,定都。

8.在印度的四大种姓中,为社会统治等级的是和。

9..8-9世纪,著名宗教大师发起改革运动,终使趋于定型,并彻底取代佛教。

10.印度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派唯心主义,该派奉古代的为经典。

11.12-13世纪,印度哲学家对吠擅多的"不二论"哲学进行了修正,极大地推动了毗湿奴教派和的发展。

12.印度在古时代的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是石窟和石窟。

13.688年新罗实行科举代替过去主要按和录用官吏的办法来加强中央集权制。

14.朝鲜9世纪后期留学中国的“”崔致远,在中国时著有《》。

15.918年,后高句丽大将推翻弓裔自立为王,改国号,919年定都。

16.701年,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第一部律令法典<< >>,确立了律令制国家法的基础。

17.李氏朝鲜开国元勋_______箸有《佛氏杂辩》一书,批判佛教,传布______ 原理。

18.12-13世纪之交,日僧_____ 和道元先后将中国_____ 南派的临济宗和曹洞宗传入日本。

19.15世纪中叶,李氏朝鲜编成《_________ 》,从而奠定了李朝数百年统治的法律基础。

20.李朝后期,朝鲜文化取得的最大成就是1444年名为“_________”的朝鲜民族文字的创制。

这是一种由___________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

21.1441年,日本京都一带农民起事,迫使幕府颁布“________”,取消债务;1488年,加贺国农民以宗教形式掀起_______________起义,震动了京都、大阪。

22.“___________”之后,日本“下克上”的趋势日渐严重。

守护大名的实力衰竭,_________ 代之而起。

11. 从公元6世纪中叶起,古代日本的开始发生危机,持续了一个世纪。

23. 德川幕府规定大名必须每隔一年到江户,妻子留作人质常住江户,即所谓的制度。

24. 1637年日本九州地区爆发农民起义,领袖是。

25. 日本人利用汉字创制了本族文字,并把汉字叫作“”、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被称为“”。

二、选择题1.德里苏丹国改变了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政教合一的( )神权政体。

A、印度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2. ( )是包括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三种宗教的庙宇。

A、阿旃陀石窟B、爱罗拉石窟C、那烂陀寺D、莫高窟3.中古时期,印度的( )最为著名,产品行销国内外。

A、冶铁业B、棉纺织业C、农产品D、造船业4. 被史家称为德里素丹国家的奠基人是()A.伊杜米斯B.马茂德C.阿拉乌丁D.马默德5.曾在印度超日王时代去寻法求经的中国名僧是( )A、玄奘B、义净C、法显D、鉴真6.戒日帝国时印度的地租率为( )A、五税其一B、六税其一C、八税其一D、十税其一7. 中古印度的梵语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 )A、小说B、戏剧C、诗歌D、史诗8.中古印度的梵语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 )A、小说B、戏剧C、诗歌D、史诗9.中古印度时,对希腊、罗马的天文学有深入研究,并创立了五种天文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是( )A、亚雅巴达B、作明C、梵藏D、彘日10. 莫卧儿帝国达到顶峰时期是在()统治时期。

A、巴布尔B、阿克巴C、沙杰汗D、奥朗则布11.新罗时期输往中国的主要商品是( )。

A、绸缎、麻布B、毛皮、金银细工C、人参D、牛黄12.9世纪,新罗王朝陷于严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封建主的土地兼并B、高利贷的风行C、严重的自然灾害D、繁重的赋税。

13.高丽王朝时期,朝鲜曾先后遭受( )等外族的侵略。

A、契丹B、女真C、蒙古D、中国唐朝14.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朝鲜于何时被废除()?A、958年B、1443年C、 1592年D、1894年15. 古代朝鲜高丽王朝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禄邑制B、丁田制C、科田法D、田柴科16.朝鲜半岛的金石并用时代出现于()A 、公元前一世纪B 、公元前五世纪C、公元一世纪D、公元五世纪17.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的是()A、汉高祖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18.奠定了李氏朝鲜经济的基础结构是()A、科田法B、号牌法C、五家作统法D、私兵制19.日本原始氏族公社趋于解体大致在()A、公元2世纪前后B、公元前一世纪C、公元前3世纪 D 、公元前后20.日本大和国家兴起于()A 、九州岛B、本州中部C 、四国D 、北海道21.鉴真东渡扶桑时,日本正处在()A、奈良时代B、平安时代C、室町幕府时期D、镰仓幕府时期22.南传佛教属于()A、巴利文系统B、汉文系统C、蒙文系统D、藏文系统23.朝鲜的华严祖师是()A、审祥B、崔致远C、义湘D、薛聪24.李白作《哭晁卿衡》,以纪念误传在返国途中罹难的留唐日本友人()。

A、吉备真备B、空海C、阿倍仲麻吕D、最澄25.日本农村的庄园体制开始走向瓦解是在()A、13世纪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26.标志着日本进入封建贵族专政时期的是()。

A、大化革新B、镰仓幕府C、室町幕府D、江户幕府27.壬辰卫国战争是由日本的统治者()发起的?A、赖源朝B、足利尊氏C、织田信长D、丰臣秀吉28.标志着日本开始武家政治统治时期的是()。

A、大化革新B、镰仓幕府C、室町幕府D、江户幕府三、名词解释1.阿克巴改革2.印度教3. 哈斯4. 伊纳姆5. 瓦克夫6. 伊克塔7.柴明达尔 8.田柴科9.大化改新 10.丁田制 11.壬申卫国战争 12.丰成秀吉 13. 禄邑制 14.丁田制 15.科田法 16. 训民正音 17.幕府政治18.“不输不入” 19.岛原起义 20. 《贞永式目》 21. “应仁之乱” 22.武士阶层四、简述题1.印度教的形成2.种姓制度发展的原因。

3.德里苏丹国形成的历史背景。

4.莫卧儿帝国的土地制度。

5.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6.简述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措施。

7.简述新罗统一朝鲜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8. 田柴科与科田制的异同。

9.简述中古时期的朝鲜文化10. 简述朝鲜半岛封建制度的确立。

五、论述题1.试论述德里苏丹的政权形式及其土地制度。

2.朝鲜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政治的关系。

3.日本的封建庄园与西欧封建庄园的异同。

4.日本幕府政治的产生和发展5.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第三章阿拉伯世界一、填空区。

2.公元前数世纪,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也门地区曾先后出现了_______ 人和_____人国家.。

3.以游牧为生的贝杜因人大多聚居在濒临红海西部的地区.。

4.麦加城因有被人们视为天降圣物的和寺,而成为阿拉伯半岛的宗教祭祀中心。

5.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族的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

6.“伊斯兰”一词,原意为。

凡信仰伊斯兰教者被称为“”。

7.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以穆斯林的麦加“”和麦地那“”为基本力量,组建起穆斯林公社“乌马”。

8.624年,穆罕默德成功组织了战役,以少胜多,袭击了麦加家族的一支武装商队,大大提高了其威望,了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