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音乐治疗
18
六、常用形式
1、 个别治疗:
个别治疗就是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是对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中 使用最多的形式。尤其在治疗的开始阶段,遂于内心封闭、情绪 行为紊乱的患儿,只能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治疗。 音乐治疗中建立关系是关键,在个别治疗中,只有治疗师与患儿 建立起了稳固的一对一的关系,才能改善患儿的情绪行为,促进 他们各种心理能力的增长,为参加小组治疗的奠定基础。
16
五、常用治疗方式
(一)即兴法
指通过让被治疗者参与即兴乐器演奏、心理音乐短剧 表演、音乐创作等方法,直接表达出其真实的心理活 动及感受,便于治疗师准确把握被治疗者的真实情况, 引导治疗。
具体的方法有:标题即兴,无标题即兴;集体即兴, 个体即兴,器乐即兴,口头即兴,形体节奏即兴等等
17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其特点是将唱、动、奏三种音乐表现融为一体,形成 一种音乐游戏的模式。 在自闭症等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的运用主要强调手段的丰富性、灵活性、生动性,淡 化技巧的深度训练,其中让儿童在音乐伴奏下即兴表 演的启发式教学十分适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自闭症 等儿童共同体验音乐。
27
9、小板凳 小板凳,摆一排。小朋友,坐上来。拍拍手,做游戏,整整齐齐 坐一排。 10、分果果
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
11、做早操 早早起,做早操,伸伸手,弯弯腰,两手向上举,两脚跳一跳。 12、大马 大马大马尾巴长,走路蹄子嗒嗒响。
28
13、我听话 好妈妈,我听话。自己睡觉不讲话。 14、小皮球 小皮球,圆又圆,扔得高,扔得远,我扔你扔大家扔,小小皮球 溜溜转。 15、爬楼梯 一只手,拉爸爸,一只手,拉妈妈,爬牙爬,不害怕,爬上楼梯 笑哈哈。 16、小牙刷 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刷干净,早晚刷牙 讲卫生。
据国外的研究,85%以上的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 都很好。因此,国外在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中,音乐 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3
二、音乐治疗的原理
音乐能超越语言表达情感世界,可以开启自闭症儿童 封闭的内心使其情感能与外界交流,而语言障碍、情 感障碍正是自闭症儿童的问题所在。 在安全的、无威胁的音乐环境下,可以消退自闭症儿 童的心理防御机制。合适的乐器可以成为与音乐治疗 师建立关系的中介。 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更重视心理、情绪的调适, 而不以行为训练为主。
25、拍手歌
31
1.演唱“问候歌” 音乐治疗师开始时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方法可以握着儿童的手唱着 轻柔的《你好歌》,此时自闭症儿童很少拒绝。 尤其在歌曲中加进被治疗儿童的名字,儿童对治疗师的“戒心” 更可能逐步消退。 治疗师在《你好歌》中可以培养儿童目光对视治疗师的机会。自 闭症儿童与治疗师目光对视行为的增加是愿意与外界建立关系的 重要特征之一。
26
5、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 真可爱 6、拉手歌 拉拉手,拉拉手,拉着小手朝前走,朝前走、朝前走,转个圈圈 点点头 7、小鱼 小鱼小鱼哪里游,小鱼小鱼水里游。小鱼小鱼怎么游?小鱼小鱼 这样游。 8、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泡泡大,泡泡小,泡泡,泡 泡吹破了
29
17、爱吃菜 萝卜茄子大白菜,啥菜宝宝都喜爱,不挑不拣吃得香,多吃蔬菜 长得快。 18、穿衣服
小衣服,真漂亮,宝宝自己能穿上,不用妈妈来帮忙。
19、小镜子 小镜子,会照相,宝宝快来照一张,比比谁的脸儿白,看看谁的 脸儿脏。 20、医生 手拿听诊器,身穿白大褂,不管谁有病,都要去找他。
30
21、让座 大汽车呀刚停下,一位爷爷上车啦,老爷爷年纪大,我把座位让给他。 22、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香蕉,大石榴,还有柿子、李子、栗子梨。 23、数数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 来数一数,数来有数去,一二三四五。 24、春天到 春天到,春天到,地上长出小青草,树上鸟吱吱叫,花儿长的多美好。
孤独症的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的概述
音乐治疗的原理
音乐治疗的作用 音乐治疗的方法和形式 音乐治疗案例
2
一、音乐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
是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 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 心健康的方法。 在我国,音乐治疗对儿童自闭症的干预才刚刚开始, 还处在探索阶段。
4
三、音乐治疗的作用
音乐治疗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 情绪的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一方面音乐 能使人放松,消退紧张,另一方面能使人精神焕发, 消退低落的情绪。 因此,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积极地作用。
5
1、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有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方面都有不正常的状态,有的反应过于敏感,有的反 应过于迟钝。 而治疗师通过针对自闭症儿童特点而设计的音乐舞蹈 节奏系列训练,为儿童提供多重感官刺激,增加感知 信息,扩大感知容量,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33
2.演奏小敲打乐器 经过《你好歌》后,治疗师可以引导自闭症儿童选择自己喜爱的 小敲打乐器为音乐或歌曲伴奏,此时辅助音乐治疗师也同儿童一 起演奏小敲打乐器,使儿童在模仿音乐治疗师的过程中能正确地 把握演奏小敲打乐器的要领。这种训练一般都是儿童随治疗师演 奏或播放的音乐打节奏。
操作原则:同上一个阶段。通过音乐活动使患儿学会和其他人进 行交流的手段和方式,体验交流成功的快乐。
25
九、适合自闭症孩子的音乐
1、我有小嘴巴 我有小嘴巴,嘴巴会说话,说话声音大,妈妈笑哈哈。 2、滑滑梯 123、321、1234567、七个阿姨旁边站,七个弟弟滑滑梯。 3、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 , 也跟去。 4、小积木 小积木,四方方,搭火车,盖楼房。
7
3、改善儿童动作技能。
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 肢体不协调,动作能力都会经常表现出来。
4、促进儿童的情绪、情感表达。 情绪障碍是制约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主要 障碍。通过音乐治疗引导儿童表达兴奋、沮丧、快乐、 生气的情绪,改变精神状态。
8
5、改善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
社会交往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不足是自闭症儿童的核 心障碍。
23
(三)主动交流期 操作原则: ①在乐器和乐曲的选择上更加尊重患儿的喜好。 ②在治疗过程中更多地发挥患儿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来控制治疗 的过程。 ③密切观察患儿的表现,积极配合患儿的主动表现及意图。 目的:充分发挥患儿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体会到音乐 治疗的快乐,使他们乐于用音乐和周围的事物进行交流,也能够 较正确的表达他们的意图和想法。让患儿体会到交流成功的喜悦 和快乐。
19
2、 小组治疗(团体治疗):
常用在对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深入发展阶段。社会融合是治疗 的终极目标,小组治疗是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
在1 名音乐治疗师配合 1~2名助手的集体治疗中可以采取演奏乐 器,包括重奏、合奏,有领有和的演唱方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 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这些快乐的嬉戏式的音乐活动中,儿 童学会与他人相处并接受他人,学会自我表达及接受他人的表达 等等。
24
(四)群体活动交流期 这是一个较难达到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孤独症的患儿来说,他们 的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存在着终生的障碍。能够让他们和较多的 伙伴共同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活动需要经过终生的治疗、训练和 教育。
治疗师可以尝试循序渐进的使参与活动的人数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通过集体音乐活动来增加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6
2、促进儿童认知学习和语言能力发展
认知能力低下是自闭症儿童存在的普遍现象,严重影 响着自闭症儿童学习和生活。
合理应用歌咏和念童谣、表演等都能为自闭症儿童提 供很多听觉训练和节奏训练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 儿童具有良好的听觉分辨能力和节奏感,还能很自然 的培养儿童在说话时较好的控制节奏,改变其说话语 音无轻重之分、语调无抑扬顿挫等言语现象。
第一步 -- 找出儿童说话的自然音律,同时利用相对音 律的木琴奏出句子。 第二步 -- 逐步改变木琴的音律来教导正确的语调运用, 儿童需唱出木琴的音律;当儿童能唱出正确的旋律时, 治疗师变不再奏出旋律,慢慢把音乐减退,使儿童能 正确说出句子。
13
2、利用节奏调节说话的节奏和速度
先找出儿童说话的自然节奏或速度,利用强劲和声音 清脆的敲击乐器配以相同的节奏速度,逐渐的改变敲 击节奏至标准速度,当他的说话节奏能与敲击乐配合 时,再将敲击乐器的声音减退。
而韵律操、文艺表演、打击乐演奏等音乐治疗活动可 以让儿童在自然地情景下学习互动的方式、学习等待、 分享、轮流、与他人互动、眼神的接触等。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儿童的情绪不断改变,从他控变 自控,而注重自我到注意到整体活动和他人行为。
9
6、增进儿童沟通技巧和交往能力
音乐治疗活动中,自闭症儿童按节奏说话,用旋律记 忆歌词,辅助矫正了儿童的语言障碍,促进了自闭症 儿童人际情感方面的交往能力。 由于音乐治疗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如轻松、愉快的 亲子类音乐活动、音乐游戏等,不仅可以加强儿童之 间彼此学习、模仿、互动、熟悉,有助于自闭症儿童 加深对家人、老师、同学的情感,增加对集体活动的 参与意识。
21
八、原则与分期
(一)适应接受期 治疗原则: ①帮助儿童熟悉音乐治疗的环境,使其接受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活 动的治疗方式。
②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乐器、音乐曲目。
③帮助患儿熟悉并尽可能掌握一些打击乐器的操作。 主要目的:让患儿接触音乐治疗的各种元素,建立治疗师和患儿 间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22
(二)音乐体验感悟期 治疗原则: ①治疗师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配合背景音乐进行演奏,所挑选的 乐曲要节奏鲜明,所运用的乐器要音色分明。 ②密切观察患儿的反映,一但其对音乐治疗做出合理的反应,则 应立即给予奖励。 ③积极引导患儿运用打击乐器来模仿治疗师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 ④不阻止患儿运用乐器配合背景音乐自发性、创造性的演奏,不 要求其对治疗师的完全模仿。 目的:通过治疗师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的感 情色彩,理解治疗师是在运用打击乐器的不同属性和节奏配合背 景音乐在进行演奏。与患儿建立进一步的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