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分析重点
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分析重点
生堡佳鎏痘盘查!!!!芏;旦筮!!鲞筮;翅£h也』!!!塑!旦!!曼生!!!!z;!!!!Y!!:!!!盟!:!
・论著・
中国大陆首例输人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分析
钟渊斌 李小鹏 张伦理 曾莉萍 邓宜楚
【摘要】 方法
目的
了解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寨卡病毒病的防治能力。
回顾性报道及分析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资料,并就近年人感染寨卡病毒的流
tO
Disease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he article
are
the
first
authors
CDrre5户。挖di起g author:Deng Yichu,Email:dyichu@1 63.com
[Abstract]Objective
virus viru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Zika The first
small part develop disease and have generally good prognosis with supportive treatment.
[Key words]
Zika virus;Import;Clinic manifestation;China
寨卡病毒病(Zika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江西省赣县人。因发热9 d,眼眶 痛、皮疹伴瘙痒4 d,腹泻l d,于2016年2月6日就 诊于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患者自2016年 1月1日至2月2日派往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工 作,白天工作期间常有蚊虫叮咬。自诉1月28日在 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畏寒症状,主观感觉 有低热(未测量体温),未行任何检查和治疗。2月 2日仍有低热,感乏力,头晕加重,呈持续性。2月 3日途经法国巴黎时开始出现散在细小红色皮疹,从
virus
disease)也称寨卡热(Zika
fever),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口]。临床特征主要为发 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临床表现一般较轻,极少 引起死亡[2]。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 地区流行。江西省赣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2月6日 收治1例从委内瑞拉回国,疑似寨卡病毒感染患者, 后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CDC确 诊口]。现将该患者的诊治经过和临床特点作一阐述, 旨在为本病的及时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病史简介
四、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行有效的单间隔离,采取安装蚊帐、 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同时对患者妻子和同行的 工友进行医学观察,均无发热、皮疹等症状,血清寨 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给予患者穿心莲内 酯总酯磺化物注射液(商品名:喜炎平)250 mg抗病 毒治疗3 d,以及布洛芬对症治疗1 d。人院后体温正 常,皮疹逐渐消退并于2月7日消失,眼眶痛于2月 10日消失,结膜充血于2月11日消失。江西省 CDC对2月11日采集的患者血清、尿液、唾液进行 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经专家组综 合评估判定,该患者已不具传染性,于2月14日痊 愈出院。 讨 论
万方数据
虫堡佳銎瘟盘查!!!!生!旦筮i!鲞蔓;塑垦堕!』!!堡堕垡!!坠!!!!!z;!!!!y!!:i!!盟!:!
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 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新生儿小头畸形、吉兰一巴雷综 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7]。中国台湾2016年 1月19日通报,1月10日在桃园机场口岸检疫中发 现的1例来自泰国24岁男性被确诊为寨卡病毒病 患者。本例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确诊 为我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3]。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 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该病毒属于 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型有非洲型、 亚洲型2种[8],目前南美洲流行的主要为亚洲型。 本病症状较轻,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 和非化脓性结膜炎等,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患者罕 见。本例患者从疫情发生国回国,有明显的蚊虫叮 咬史,为输入性患者,因当前冬季不适合伊蚊繁殖, 赣州市伊蚊应急监测密度为零,故疫情传播并进一 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我国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中指出,临床症状持 续2~7 d缓解[1]。但本例患者至第15天,症状才 基本消失。临床表现有低热、皮疹伴瘙痒、眼眶疼 痛、非化脓性结膜炎。首发症状为发热,一直为低 热,持续时间9 d。第7天出现皮疹、眼眶痛及结膜 充血,皮疹为红色细小未高出皮肤的斑疹,压之不褪 色,伴瘙痒,最早从颈部开始,向前胸部、四肢、躯干 蔓延,持续4 d后消失。眼眶痛也出现在第7天,持 续7 d,结膜充血持续8 d后消失。病程中无肌肉、 关节疼痛,未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活动受限 及听力异常等情况。Duffy等[9]总结了31例临床 确诊的寨卡病毒病患者临床表现,有28例出现皮疹 (90%),20例有发热、关节痛表现(65%),17例出现 非化脓性结膜炎(55%),肌肉痛15例(48%),头痛 14例(45%),眼眶痛12例(39%),水肿6例 (19%),呕吐3例(10%)。本例临床表现有发热、结 膜充血、眼眶痛等,但未出现关节痛、肌痛等表现,提 示对来自疫区的患者,有上述部分临床表现时需高 度警惕寨卡病毒感染的可能,以防漏诊。寨卡病毒 病属自限性疾病,治疗上无特殊。本例给予中药制 剂抗病毒治疗,但由于无相关病例对照,无法评定疗 效,仍需进一步总结经验。 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有如下启示:①公众如近 期到寨卡病毒病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旅行,要了 解、关注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做好防蚊措施,避 免蚊虫叮咬;从疫情发生国回国的人员,一旦出现发 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
图3桊卞病毒炳患者计算彬L断层扫描显小左肿絮状稍向缶度影,
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三、实验室检查 2月6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3×10 9/L,中性 粒细胞比例0.577,淋巴细胞比例0.288,红细胞计 数4.96×109/L,Hb 血生物化学:ALT
8.9
15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考虑炎性变;左下肺轻度肺气肿
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 行。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被发现H]。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 毒,在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5],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 病例报道。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 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6],是首次发 现寨卡病毒在亚、非大陆以外传播。2015年以前, 疫情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国。 2015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寨卡病毒确诊患者,约有 150万人感染,随后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 染患者。WHO通报,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
g/L,血小板计数224×109/L。
U/L,AST 24 U/L,TBil
tLmol/L,白蛋白43.2 g/L,球蛋白33.1 g/L,碱
11
性磷酸酶101 U/L,rGT
U/L,血糖5.6 mmol/L,
肌酐59/-mol/L,尿素氮3.9 mmol/L,乳酸脱氢酶
196 U/L,CK 182
DOI:lO.3760/cma.j.issn.i000—6680.2016.02.003 作者单位:330006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钟渊
颈部开始,后蔓延到前胸部、四肢、躯干,皮疹未高出 皮肤;耳后、眼眶开始出现阵发性针刺样疼痛,约2
h
斌、李小鹏、张伦理);江西省赣县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曾莉萍、邓宜楚) 前2位作者对本文有同等贡献,均为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邓宜楚,Email:dyiehu@163.corn
【关键词】寨卡病毒;输入性;临床表现;中国 人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first
case
with
imported Zika virus disease in China
Zhong Yuanbin,Li Xiaopeng,
Zhang Lunli,Zeng Liping,Deng Yichu.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Zhong Yuanbin and Li Xiaopeng who contributed equally
一次,每次持续5~6 min,稍感恶心,食欲有所减退, 一直未行处理。2月4日上述症状逐渐减轻,2月
万方数据
史堡篮鎏疸丞盍!!!!芏;旦筮!!鲞星;魈£丛!』!!!垫!堕!!坠!型!!Y!!!!!y!!:i!!盟!:;
5日回到赣县后解黄色稀便3次,量中等,颈部仍留 有散在皮疹,其余部位皮疹消失,无腹痛。2月6日 至赣县人民医院就诊。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可,小 便正常,大便恢复正常,未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肢体活动受限及听力异常等情况。既往2010年体检 胸部X线片提示轻度肺气肿、以左下肺为主。 二、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 血压110/70
行特点作一阐述。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具有典型临床特点,流行病学史 较明确,所有接触者均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检索文献,寨卡病毒在非洲、亚洲、美洲等40多个国家 有传播的证据,患者一般临床症状较轻,主要预防措施包括防蚊、控蚊和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结论 感染寨卡病毒多隐性感染,少部分发病,经对症、支持等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case
disease,and
tO
improve it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Methods
with imported Zika
disease in China was retrospectively reported and analyzed.The literature of Zika virus infection in This patient was the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