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无砟轨道技术交底

隧道无砟轨道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水沟电缆槽完成后进行。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导线点布设→仰拱填充面凿毛→测量放线→底层钢筋布设→轨排组装→轨排整体吊装、运输、就位→轨排粗调→钢筋网绑扎→横、纵向模板安装→轨道精调及固定→道床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抹面及养生→拆卸模板、轨排框架→封堵螺杆孔。

1、仰拱填充工作面清理
道床板施工前,将道床板施工范围内基底(隧道仰拱回填层)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工准备
轨枕、钢筋的工地运输
轨道精调 轨道粗调定位 轨排吊装、运输、就位 安装施工设备 仰拱填充面凿毛 摆放底层钢筋 轨排组装 CP Ⅲ建立或复测 道床混凝土浇筑
道床混凝土抹面、养生 拆卸模板及轨排 横、纵向模板安装 钢筋网绑扎 轨道位置放线 封堵螺杆孔
工 具 轨 、 模 板 、 调 节 器 运 输
处的轨面高程、轨道中线位置、线间距、轨道平顺度等几何状态。

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

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

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

全站仪设站示意图。

全站仪设站示意图
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8至10根轨枕。

过渡段从顺接后第一个轨排开始,每枕的数据递减值宜小于0.2mm,直到绝对偏差约为零为止。

(2)轨道精调作业方法
轨道精调作业以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为测量与操作指示,通过人工调节螺栓精调实现轨道的精确定位。

调整时严格按照“内轨高程-中线-轨面高低及轨向-水平及三角坑-复核高程及中线”的程序进行。

达到精度要求时,拧紧螺栓,锁定左右轨向锁定器。

轨排精调时,使用专用调整扳手及精调小车测量系统进行轨道精确调整。

根据测量小车电脑显示数据(可显示到0.1mm),调整竖向支撑螺杆,通过转动竖向螺杆,垂直调整轨道高程,通过调整轨排两侧撑杆,实现水平调整。

在曲线地段,调整时可能产生水平位置和高度的冲突,因此必须在垂直及水平双方向同时进行调整,最终保证各项轨道高低及中线参数的偏差值不超过5mm,并且越小越好。

调整到位后必须仔细检查定位器是否处于顶紧状态。

搭接测量段和顺接段长度至少为1个单元。

轨排精调测量测点应设在轨排支撑位置,保证钢轨及其接头的平顺。

轨道精调采用先中线后高程原则,采用专用开口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并兼顾前后各1组,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

用套筒扳手,旋转竖向螺柱,调整轨道水平、超高。

调整螺柱时要缓慢进行,旋转120°为高程变化1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柱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拧紧调整附近的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