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解读--full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解读--full


偏头痛的MRI表现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与皮质下白质病变

机制:

反复或持续的灌注压下降、血流量减少、脑低灌注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介导或诱发凝血系统激活或血管收缩 偏头痛发作时的局部改变,如神经元的过度活动、神经源 性炎症、神经肽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 用等都可能导致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偏头痛的诊断(8)

偏头痛性梗死(1.5.4) 影像学证据 偏头痛触发的痫性发作(1.5.5) 儿童 先兆1小时内典型的癫痫发作 很可能的偏头痛(1.6) 仅一条不符合标准


头痛筛查问卷
共54个问题, 可以作为以头 痛为主诉患者 就诊时的初筛 问卷,可以根 据回答“是” 的数量趋势初 步判定患者的 头痛类型。
6
1.6 很可能的偏头痛 1.6.1 很可能的无 先兆偏头痛 1.6.2 很可能的有 先兆偏头痛 1.6.3 很可能的慢 性偏头痛
病史是诊断偏头痛的关键

病史最重要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 时间,伴随症状,先兆表现和活动的影响 EEG、TCD不推荐为常规诊断检查

收集病史的关键: 时间:起病、频率、持续时间 特点:部位、程度、性质 原因:易感,促发,加重,缓解及家族史 反应:发作时的活动及其限制,药物 发作间期:感觉、担心 患者日记有助于了解发作规律,帮助诊断 儿童的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的差别没有成人明显
45%儿童患者有晕动症,对照人群只为5%


头晕和眩晕与偏头痛特异相关,远高于紧张型头痛
Neuhauser H, Leopold M, von Brevern M, et al. Neurology2001;56:436–41.
我国偏头痛的诊断治疗现状 不容乐观

诊断混乱: 仍然使用国际上1988年后已不再使用 的诊断概念,如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或血管神 经性头痛 治疗混乱: 治疗 宣教混乱: 未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正规的 缺乏科学的大众宣教,伪科学泛滥
3.
D. E.
在先兆发生的同时或60分钟内出现符合1.1标准的头痛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偏头痛的诊断(4)

典型先兆伴非偏头痛头痛(1.2.2) 有典型先兆,头痛不符合1.1标准 典型先兆不伴头痛(1.2.3) 需与TIA,癫痫区别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1.2.4) 一级亲属有 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1.2.5) 一级亲属无
Loder E, Biondi D. Headache. 2003;43:135-143.
偏头痛与卒中
队列研究结果

22071例40-84岁的内科医师健康研究 (PHS)男性医生中,偏头痛者危险是无头 痛者的2倍

NHANES研究12220例人群,发现偏头痛者发 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是2.5
Carolei A, Marini C, De Matteis G. History of migraine and risk of cerebral ischaemia in young adults. Lancet 1996;347:1503–1506
-2004年IHS要求不得再以这些概念进行临
床诊断和临床研究
偏头痛的诊断(1)
原发性头痛的特点: 反复发作 发作间期无症状 临床综合征(IHS标准) 体格检查正常 无器质性原因 除外:药物滥用头痛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偏头痛的诊断(2)
1.1 无先兆偏头痛
A. B. C.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共识解读
偏头痛是常见病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儿童期或青春期起病,中年期达患 病高峰;

女性比男性多见; 近半数患者可有家族史;

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1000人年)

Stewart报道12-29岁人群中,女性 MA 14(高峰年龄 12-13岁),MO 18.9(14-17岁);男性MA 6(5

头痛日记(样本)
31天症状记录表 日期:____到____
1
2
3
4
5
6
7
跟踪记录你的偏头痛发作情况可使你 及 你的医生能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使 用 以下代码填入表内。
M=头痛天数(如果严重则画圈) W=缺勤或缺课天数 A=休息 OTC=使用非处方药的天数 RX=使用处方药的天数 N=恶心 V=呕吐 L=光线敏感 S=声音敏感 PM=活动时疼痛
岁),MO10(10-11);男性很少在20岁后新发。

另一研究观察10-30岁人群,男性5,女性22
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

American Migraine Study II 对3万人10年的问卷调 查:女性18%,男性6%;8-40岁间呈增加态势

日本对5758例农村居民调查,1年的患病率在男性是
3
1.3 常为偏头痛前驱 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 1.3.1 周期性呕吐 1.3.2 腹型偏头痛 1.3.3 儿童良性发 作性眩晕
ICHD-II 偏头痛分型
4
1.4 视网膜性偏头痛
5
1.5 偏头痛并发症 1.5.1 慢性偏头痛 1.5.2 偏头痛持续状 态 1.5.3 无梗死的持续 先兆 1.5.4 偏头痛性梗死 1.5.5 偏头痛诱发的 癇样发作
8
9
10
11
12
13
1 4
15
16
17
18
19
20
2 1
22
23
24
25
26
27
2 8
29
30
31
头痛日记
头痛患者的体检

体检对患者的保证

注意查眼底
推荐查血压 注意查头颈肌压痛 查下颌和咀嚼活动 查脑膜刺激征




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检查
出现以下指征考虑影像学检查:

异常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
头痛频率或程度的急剧加重 头痛的性质发生变化 50岁后新发的头痛或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 多种治疗无效的头痛 有头晕或麻木等其他症状
偏头痛的先兆


定义: 头痛之前或与之伴随的可逆的局灶性神经 系统症状 机制: 扩散性抑制(SD) 临床表现: 主要是视觉,体感,运动或言语的异常; 视觉多见,为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等;感觉 异常为面-手分布

持续时间: 5-20分钟,不超过60分钟
偏头痛发病阶段示意图
症状/阶段的程度

持续时间长:


发作影响大:

偏头痛是致残性疾病

WHO将严重的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 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
举例: 患者12岁起病,预期寿命78岁,每月发作2次,每次持 续2天,影响工作和学习,相当于每年丧失48天。如果到 62岁基本停止发作,则DALY为6.7年;如终身发作,则 DALY为8.8年。 一般AD患者的病程也就8年
相关症状
症状前期
先兆
头痛
症状后期
时间
常见偏头痛症状
% 100 80 60 40 20 0
头痛 恶心 视觉症状 呕吐
曾经出现过 近期出现频率很高
嗅觉敏感 光敏感


1,偏头痛的相关概念
2,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
3,偏头痛的治疗 ①急性发作期治疗 ②预防性治疗
偏头痛的分类和分型

1988年首次提出分型,使用了16年,证明
疼痛性质: 搏动样(也可为炸裂样等剧烈痛)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畏嗅,畏活动


缓解因素: 休息
儿童偏头痛的头痛特点

发作持续时间短: 1-72小时 部位: 双侧多见 疼痛性质: 不能准确描述 伴随症状: 不易发现,可由行为改变判断 非头痛表现: 可表现为周期性呕吐或腹痛





其他: 容易有晕动症
1. 2.
3.
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 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和阴性表现 完全可逆的言语功能障碍 同向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 至少1个先兆的发展过程超过5分钟和(或)不同先兆症状连续发 生,过程超过5分钟 症状持续5-60分钟
C.
C. 至少满足下列的2项:
1. 2.



偏头痛的诊断(5)

基底型偏头痛(1.2.6)

原为基底动脉偏头痛
有下列两种可完全恢复的先兆: 构音障碍、 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双鼻侧或颞 侧视野同时出现的视觉症状、共济失调、意 识丧失、双侧感觉异常等,但非肢体无力 头痛表现同1.1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6)

儿童周期性综合征(1.3)
符合B-D项特征的发作至少5次
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 4~72小时
有下列头痛特征中的至少2项
1. 2. 3. 4.
单侧性
搏动性
中或重度疼痛 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活动
D.
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
1.
2.
恶心和(或)呕吐
畏光和畏声
E.
不能归因于其它疾病
偏头痛的诊断(3)
B-D特征的发作至少2次 A. 先兆至少有下列的1项1.2.1伴偏头痛性头痛的典型先兆 B. 符合表现,没有运动无力症状:
是正确和有效的,发现新的头痛类型。

2004年ICHD-2,基本保持原来的分类,仅 做了较少修订。

是临床和研究的指南,是学术杂志发表的 要求。
ICHD-II 偏头痛分型
1
1.1 无先兆偏头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