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心理学作业汇总

认知心理学作业汇总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1
单选题
(10.0 分)1. 特征整合理论的实验支持来自于()实验。

A) A:视觉搜索
B) B:双耳分听
C) C:Stroop效应
D) D:错觉性结合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 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查看原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
A) A:自上而下加工
B) B:自下而上加工
C) C:概念驱动加工
D) D:数据驱动加工
E) E:局部加工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 Sperling证明感觉登记的实验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方法,

部分报告法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 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
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
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
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

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

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

;当从
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

(2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2
单选题
(10.0 分)1.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为主。

A) A:视觉码
B) B:听觉码
C) C:语义码
D) D:表象码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 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比较几片形状不一样的拼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
A) A:自上而下加工
B) B:自下而上加工
C) C:概念驱动加工
D) D:数据驱动加工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经验性原则、分解性原则和。

过程性原则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 请比较知觉加工中模式识别的3个理论。

所谓模式,是只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一、模板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

如,字母A的识别过程要求刺激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匹配才能被识别。

(3分)
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

(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如,Phillips的实验。

(2分,说出两点即得分)
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

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

(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

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

(3)未说明匹配的过
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

(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

(2分)
二、原型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原型(Prototype)是一类客体的内部的概括表征。

是外部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代表的类别,从而得到识别。

(3分)
优点:这一理论能够说明人类知觉的灵活性、经济性、适应性。

(1分)
三、特征分析理论
基本思想:人在识别一个模式时,将这个模式分解为许多基本特征,再将它们与储存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的组合来进行模式的分类。

如,字母的识别。

最有名的是Selfridge的鬼城模型,他将模式识别分为4个层次:映像鬼负责对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像;特征鬼负责对映像进行分析,分解各种特征;认知鬼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特征越大的叫得越大;决策鬼根据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要识别的模式。

(3分)
缺点:未包括自上而下加工;未涉及整体到局部的加工。

(1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3
单选题
(10.0 分)1. 下列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合适用以考察涉及较快信息加工的是:
A) A:减法反应时
B) B:相加因素法
C) C:“开窗”实验
D) D:出声思维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 Levine等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研究,确定了假设检验的策略包括:
A) A:假设检验
B) B:维量检验
C) C:总体聚焦
D) D:同时扫描
E) E:保守性聚焦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 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反应时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 沃森的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是彼得·沃森于1966年设计一种推理任务。

桌上有四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

例如你可以看见四张卡片上是E、K、4、7。

如果要你检验以下命题的真假,你必须翻看哪几张卡片?待检验的命题为“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

以成人为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率非常低,近50%的被试选择了“E”和“4”两张卡片,约35%的被试甚至认为只须翻看卡片“E”。

对于实验结果你可以怎样解释?在进行各种解释的时候给出必要的进一步的证据。

Wason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错误的卡片E和4,主要是由于顽固的证真倾向,即被试在选择作业中极力去搜索可以证实规则为真的卡片,而较少尝试寻找可以证实规则为伪的卡片。

即使在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选择卡片以证实规则为伪,这也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动;甚至引进一种“治疗程序”来强调证伪收效也不大。

(3分)
其他理论解释及实验证据包括:(1)意义效应:困难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所采用的
字母和数字的卡片问题不具体,没有什么意义,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经验。

这种解释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
持,如将四张卡片换成“利兹、曼城、火车、小汽车”,待检验命题为“我每次去曼城都乘坐火车”,结果多数
被试能正确选择卡片。

(3分)(2)换位效应:被试错误地解释了命题或规则的意义,将一个单向的条件
命题错误地看作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了。

即认为待检验命题意味着“卡片一面为偶数,另一面为元音”(3分)(3)匹配倾向:Evans等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待检验命题中提及的E和4,即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

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如两种规则“若字母是T,则数字是4”和“若字母不是T,则数字是4”下被试都倾向于选择“T”和“4”。

(3分)(学生正确、清楚地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4
单选题
(10.0 分)1. 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这是()
A) A:锚定效应
B) B:定势
C) C:启动效应
D) D:负迁移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 可以支持结构理论的表象实验包括:
A) A:视觉定位实验
B) B:心理扫描大小效应实验
C) C:心理扫描距离效应实验
D) D:空白实验
E) E:锐敏度实验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 197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Tulving在其和Donaldson共同主编的《记忆的组织》一书中,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两
种:和。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 简述空白试验法(Blank Trial Procedure)的基本思想,并简要说明Levine(1966)的空白试验。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这些
刺激作出系统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Levine的实验是先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
激,这两个刺激在大小、颜色和位置上有区别,即是说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有两种可能,每次实验只安
排一个属性为有关维度,这样就形成了8个假设,主试不给被试任何反馈,而通过被试对刺激连续反应的
模式就可以推知被试的假设。

被试在第1、6、11和16次实验时能得到反馈,16次实验中被试如果一直
进行最优加工,那么他就可以逐渐排除错误的假设得到最后唯一的正确答案。

无论被试是否最优加工,都
可以通过实验了解被试的假设检验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