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防止重大恶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汽轮机防止重大恶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汽轮机防止重大恶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汽轮机防止重大恶性事故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新机试运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避免设备损坏事故或减轻设备损坏程度,特编制本措施。

二、编制依据2.1《汽轮机组运行规程》(62)水电技宇字第31号,第四章--事故预防和处理2.2《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2.3《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DL/T834-20032.4《热工技术手册》第六章第三节--几种典型事故及其预防汽轮机组篇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8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定》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2.6《汽轮机运行说明书》三、调试质量目标在机组的整个试运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一起恶性事故。

四、调试对象及简要特性介绍4.1本措施主要针对汽轮机,对发电机组的事故预防也有简单阐述。

4.2该汽轮机组在设计上采取了多项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措施,主要有:4.2.1汽轮机组采用DEH调节系统,并配有TSI监视系统及ETS事故跳闸系统,一旦监测参数之一达到跳闸条件,ETS即指挥继电器动作实现汽轮机跳闸。

该系统有多种管理功能,可实现协调控制,有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而且有多种联锁保护功能。

4.2.2控制系统采用不锈钢,但如果泄漏至高温部件,也有失火的危险。

4.2.3该机所有进汽阀油动机均为单侧进油,开启时以控制油为动力,关闭时靠弹簧力,阀门关闭迅速可靠。

4.3尽管汽轮发电机组在设计制造中采取了多种保证安全运行的措施,但运行人员仍然要有高度责任心,把安全放在首位.在试运行阶段要以防止轴系失稳、大轴弯曲、断油烧瓦及非正常超速为重点,同时要防止火灾、防止设备及容器超压,防止误操作等事故的发生。

五、防重大事故工作的组织与分工防重大事故工作应在试运指挥部及整套试运组的领导下开展。

5.1安装单位在机组安装过程中应按照有关标准认真检查、细心安装,把错误消除在单体试运之前。

在机组试运过程中,应经常巡回检查,发现缺陷及时消除。

5.2生产单位试运行人员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应按规定时间和项目进行认真巡回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试运指挥及调试人员汇报,以便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一般事故在发生前有明显的事故预兆和象征,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

5.3调试单位在调试整个过程中:应精心调试,对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对于疑难问题会同制造厂、安装、生产等单位共同解决。

调试人员在进行有关试验时,应有可靠的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的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或运行规程规定的试验步骤进行试验。

在机组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CRT 画面,对运行人员或安装公司值班人员反映的异常情况,应能做出迅速准确地判断,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程度。

六、防止重大恶性事故措施6.1防止火灾6.1.1试运现场应备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消防设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6.1.2试运前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组织参加试运人员熟悉各种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一般消防常识;6.1.3清除现场的易燃物,特别是高温管道及油系统附近;6.1.4润滑油系统严禁漏油,如遇漏油应该尽快设法消除;6.1.5润滑油管路下部及附近的热力管道(包括疏水系统)保温应完整;6.1.6事故放油门一定要接在远离油箱的地方,并保证管路、道路畅通;事故放油一次门应保持全开状态;6.1.7由汽机间通向集控室的电缆通道应有妥善的防火隔离设备;6.1.8现场应有专职消防人员值班,加强巡回检查,消除隐患;6.1.9当发生火灾后,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又无法扑灭时必须立即停机。

6.2防止大轴弯曲与汽缸进水6.2.1汽机冲转前盘车必须连续运行至少12h,应保证转子偏心度<30?m;6.2.2主蒸汽过热度应>50℃。

第一级蒸汽温度与转子金属温度差在±50℃以内。

热态启动时,蒸汽节流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应≥蒸汽柜内壁金属温度;6.2.3冲转前,转子应进行连续盘车,热态启动应保证连续盘车两小时以上;6.2.4热态启动时必须先投轴封,后抽真空。

任何情况下,不得在转子静止状态下送轴封;6.2.5合理选择开机方式和冲转参数;6.2.6在启动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各疏水畅通,防止管道积水;6.2.7避免蒸汽参数的大幅度变化。

在启动、变负荷和停机时,在连续15分钟内主蒸汽温度下降值应小于50℃,若达80℃以上应手打停机;6.2.8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差胀及轴向位移值在正常范围内;6.2.9启动及变负荷时应有专人监视汽机振动,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或停机。

升速暖机中,不许在临界转速下停留,暖机转速下若振动过大应稍降低转速进行;6.2.10停机后仍应监视并记录有关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6.2.11蒸汽参数和汽缸金属温升控制:6.2.11.1主蒸汽温升率小于1.5℃/min;6.2.11.2高中压外缸和高压内缸内、外壁温差均小于50℃;6.2.11.3高压主汽阀壳内、外壁温差小于55℃;6.2.11.4高中压外缸内壁与高压内缸外壁温差小于50℃;6.2.11.5高中压外缸外壁上、下半温差小于50℃;6.2.11.6高中压外缸法兰内、外壁温差小于80℃;6.2.11.7高中压外缸上半左、右法兰温差小于10℃;6.2.11.8高压内缸外壁上、下半温差小于35℃6.2.11.9低压缸排汽温度:报警值:80℃(投喷水)停机值:120℃6.2.12 在额定负荷运行时,主蒸汽与再热蒸汽温度低于500℃时应减负荷运行,在减负荷过程中汽温若有回升的趋势应停止减负荷,否则应继续减负荷,当汽温降到460℃时负荷应减到零,若汽温继续下降到450℃仍不能恢复时手打停机;6.2.13防止冷水或冷汽倒流入汽缸而引起汽缸变形或大轴弯曲变形。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6.2.13.1疏水系统在机组启动运行前和供汽至汽封系统前,汽轮机疏水系统应该是打开的;当负荷减到20%、10%额定负荷时,开启低、中、高压段各气动截止阀。

升负荷及降负荷时都须如此;正常停机时,在所有疏水阀开启以前,要避免破坏真空;当机组停止运行时,应将汽轮机疏水系统打开,直至汽轮机冷却为止。

6.2.13.2主蒸汽系统6.2.13.2.1如果有信号表明水正在从锅炉进入汽轮机或即将进入汽轮机的时候,应将机组停车;6.2.13.2.2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应在机组启动时保持开启,直至金属温度和锅炉情况都表明水没有存在的可能或可能在系统中形成,而被引射入汽轮机为止;6.2.13.2.3运行中防止新蒸汽温度瞬间跌落太多,蒸汽带水进入汽缸;6.2.13.2.4在停机后或锅炉产生了与推荐的运行程序相反的情况下,主蒸汽管疏水阀应立即开启;6.2.13.2.5当锅炉熄火后,不要向汽轮机送蒸汽。

6.2.13.3汽封系统当汽封系统为辅助汽源供汽时,需保证:6.2.13.3.1必须是过热蒸汽,冷态及温态开机时,轴封供汽压力:0.2~0.4MPa,供汽温度:210℃~260℃,热态及极热态开机时,轴封供汽压力:0.2~0.4MPa,供汽温度:310℃~360℃;6.2.13.6.2投辅助汽源前应进行充分暖管,以保证蒸汽通过时不被凝结。

6.2.13.7启动及运行中凝结水箱水位不宜太高,停机后应防止凝结水箱满水;6.2.13.8防止高、低压加热器疏水调节阀失灵、保护失灵、管道破裂满水经抽汽管道进入汽缸;6.2.13.9打闸停机或事故跳闸时,应注意检查各抽汽逆止门是否关闭。

6.3防止汽轮机严重超速事故6.3.1在静态时对主汽门进行试验,确认开启、关闭灵活、无卡涩,关闭时间<0.3秒。

其他各汽门活动试验能使汽门关闭;6.3.2在静态时对高压调节汽门进行试验,确认开启、关闭灵活、无卡涩,关闭时间<0.4秒。

其他各汽门活动试验能使汽门关闭;6.3.3各抽汽逆止门联动关闭迅速严密;6.3.4整套试运前油循环应结束,油质符合标准,运行中防止油中带水。

6.3.5运行中应尽可能提高蒸汽品质,防止门杆结垢卡涩;6.3.6机械超速试验前,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须合格;6.3.7机械超速试验前必须先进行OPC试验及110%电超速试验合格;6.3.8机械超速试验时,机头必须有专人监护,如果转速超过3360r/min应立即手动打闸停机;6.3.9甩负荷试验时,DEH系统及其各项保护需能可靠投入。

6.4防止断油烧瓦、大轴及轴瓦的拉伤磨损6.4.1启动及停机前应试验各油泵工作正常,联锁保护可靠;6.4.2交流保安电源应可靠,直流油泵的电源应能保证全容量运行1小时以上,必须经常监视蓄电池的电能储存情况,以保证紧急停机时有足够可用的直流电源。

直流油泵在检修期间不允许主机启动运行;6.4.3交流润滑油泵启动后要注意观察油泵出口压力和油泵电机电流的变化情况,防止空载运行;6.4.4冷油器投入及切换时应放净空气,操作上宜缓慢进行,并由专人监护,防止误操作;6.4.5定期检查冷油器水侧出口有无油花,冷却水压应低于油压,防止冷油器泄漏引起油中带水;6.4.6排烟风机应连续运行,但油箱负压不能太高,以防轴封汽被吸入油箱,造成油中带水;6.4.7油净化装置应投入运行,定期化验油质;6.4.8运行中应派专人巡回检查各轴承油流情况,油压应正常,轴承温度,回油温度应在允许范围内;6.4.9在油循环工作中,应尽可能地增大油温变化幅度,加强管道振打工作,使系统得以充分清洗;6.4.10油质经化验合格后,方可启机;6.4.11机组试运行期间,润滑油滤网必须投入,旁路切除。

6.5防止设备超压为防止设备超压,除氧器、高低压加热器水侧、汽侧安全门及其它所有安全门,在正式投入前应提前整定好。

6.6防止误操作6.6.1现场应悬挂符合实际的系统图,以便随时查用;6.6.2运行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及结构,熟悉系统,掌握运行规程及试运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6.6.3由生产单位对运行设备及系统各阀门进行编号、挂牌,并标明开关方向;6.6.4试运前,由生产单位会同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做好试运系统与施工系统的隔离工作,对重要的隔离阀门应挂牌上锁;6.6.5设备及系统的检修要实行工作票制度,由运行人员做好断电、系统隔离、放水(汽)泄压等安全措施;6.6.6凡属运行系统及设备,除当值运行人员按规程操作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