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挽联集锦
挽联
赠联:人生得一知己足已;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赠瞿秋白
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行业联
新事业从头做起; 旧现象一手推平。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 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在木板上刻 制,或在壁石上雕琢联语,统称为楹联。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何。
jiě xiè jiè
一杯香茶,解 解 解元之渴。
lè yuè yuè
七弦妙曲,乐 乐 乐师之心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海 水 朝,朝 朝 朝,朝 朝 朝 落;
3、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C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B
A、春联 B、婚联 C、行业联 D、挽联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 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数字联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此联为北宋人吕蒙正撰。吕蒙正字圣功, 品
河南洛阳人,三朝宰相,幼时家贫如洗,穷 读
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
词性相同 结构相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
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
(扬州二十四桥联)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对联的特点 ③结构相应;
❖ 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 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 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 保持一致。
例 1、 山青水秀 风光好;人寿年丰 喜事多。
2、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 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 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读时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上——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去——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入——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贴对联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上联)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下联) 绿树成荫校园桃李芬芳 (下联) 英才荟萃教坛春色烂漫 (上联)
其实,这是二人开玩笑的一副哑联。你猜得出来吗?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
狗 啃 河 上 骨;
(和尚骨)
水 流 东 坡 诗。
(东坡尸)
拆 字 联: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踢破磊桥三块石 剪开出字两重山
因火为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舛木成桀,全无人道也称王
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对联赏析)
一、趣味对联:
某理发店对联:
虽属毫末技艺; 净是顶上功夫。
某公厕对联: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 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二、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地名。
1、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州醉翁亭)
么 可 能 做 的 了朋友 . “ 难 得 入 迷 天赐 良缘
神 荼
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 秦汉以前,民 间每逢过年就 有悬挂桃符的 古老风俗。
郁 垒
形成于五代,盛行于明清。
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 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 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 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
桐中敲铜钟 童男童女同上学 (上联) 河上画和尚 荷花荷叶合相映 (下联) 西湖绿柳堤柳绿湖西 (下联)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上联)
对联的特点:
⑤内容相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下衔接,不能重复。
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 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 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 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 勉自励之心。
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对联的特点
④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 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 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 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 来归入仄声一类。
❖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 平为阴平、阳平, 仄为上声、去声。
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对联常识梳理
对联的特点
1、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①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 一般最短四字,长的可达数百字。
你 以 为 我 是话 唠 其实 只是特 别喜欢 你 来 日 方 长 给你 朝朝 夕夕也 给你 你 很 矜 持 也 很酷 一 杯热水 被你的 手握凉 了 我 不 是 你 的佛 亦渡不 了你的 劫 天 下 第 一 喜 欢你 我 喜 欢 你 你 也要喜 欢我 听 话 你 才 不 是 什么 小人物 你在 我 这 里 是 所 有的天 气和心 情 我 没 有 备 胎 也 不玩暧 昧 希 望 所 有 的特 别 都 不 是 错 觉 现 在 的 一切 都挺好 的 我说 的 我 有 很 乖 ,有 让你心 动吗 控 制 住 脾 气 要 经 常笑 我 这 么 迷人 ,非你 不可 感 动 一 个姑 娘并不 难,一 直爱下 去 才 不 简 单 不 是 我 不 爱你了 ,只是 因为我 发现你 不需要 我了 不 拿 性 欲当 爱 情 我 想 和 你 过日子 走进你 的生活 然后就 再也出 不来了 “ 不 做万人之一 的 小仙女 只做你 一人的 小魔女 ” 我要在 一月住 进你的 眼睛, 在十二 月里沦 陷, 周 而 复 始 , 生生不 换. 能 习 惯 有 你的 陪伴 也 能习惯 没你的 孤单 我偏是不信 区 区 穿 堂 风 何以引 山洪 主 动 久 了就 不叫主 动了, 叫做不 要脸。 岁 月 漫长 要 心 地 善 良 我 喜 欢 你 像小乔 的二技 能直接 飞起. 我 想 让 你知 道 我 喜欢这 世 界 也 喜 欢 你 迟 些 遇 见 吧 你 刚好成 熟我刚 好温柔 见 面 就 想 拥抱的 人 怎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 4、平仄相对 5、内容相关
对联书写和张贴的要求
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 从上写到下, 必须字字对称。
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 下联在左边, 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
笑盈盈辞旧岁 喜滋滋迎新春
喜笑 滋盈 滋盈 迎辞 新旧 春岁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浮 云 长,长 长 长,长 长 长 消。
朝: ( ch áo)同“潮”,涨潮 (zhāo)早晨。
长: (zhǎng)增多 (cháng)同”常“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 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 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对联历史
❖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 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 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 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 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武汉黄鹤楼)
3、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尽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湖南桃花源)
三、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人物。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 甫)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名胜联题于湖南岳阳城楼。上联写洞 庭湖景,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 写爱国爱民的情怀。
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A
2、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D
生而为何乎?生而却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宁夏 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陕西
上联:品观音茶,香飘两岸 福建 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台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