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理科综合试题 第2页 (共16页) +-a b P a a b O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 、b 两离子从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P 处垂直电场入射,运动轨迹如图。
若a 、b 的偏转时间相同,则a 、b 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 .荷质比B .入射速度C .入射动能D .入射动量15.如图,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光滑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a 、b 分别为最低点和最高点,则小球A .重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B .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变C .在b 点的速度不可能为零D .在a 点所受轻绳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理科综合试题 第3页 (共16页)a M N16.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开始小球受到水平恒力F 的作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小速度v 的大小为0.5v 0,则小球A .可能做圆周运动B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C .初速度v 0与F 的夹角为60°D .速度最小时,v 与F 垂直17.如图,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M 和N ,通有等大反向的电流,该平面内的a 、b 两点关于导线N 对称,且a 点与两导线的距离相等。
若a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下列关于b 点磁感应强度B b 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B 2b>,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B .B B 21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C .B B B <<b21,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理科综合试题 第4页 (共16页) 3.02.04.05.0V)10/(5⨯ϕx D .B B B 2b<<,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 18.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21n E E n =(n =1,2,3,……),其中E 1是基态能量。
若氢原子从第k 能级跃迁到第p 能级,辐射的能量为1536E -,第p 能级比基态能量高134E -,则 A .k =3,p =2 B .k =4,p =3C .k =5,p =3D .k =6,p =219.如图a ,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
向下拉小球然后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某段时间内采集到的信息如图b 所示,则A .t 2~t 3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处于超重状态B .t 3~t 4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处于失重状态C .t 4~t 5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处于失重状态D .t 5~t 6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20.如图a ,点电荷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x 轴的原点O ,轴上各点电势φ与x 的关系如图b 。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为0.05kg 、电荷量为传a b+8.0×10-9C,从x=0.2m处由静止释放,到达x=0.4m处时速度达到最大。
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01,g=10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x=0.4m处滑块A.所受电场力大小为5.0×10-3NB.所在位置的电势为4.0×105VC.电势能为2.0×10-3JD.速度大小为0.2m/s2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进行闪光照相两次,得到如下信息:①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②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落地;③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小球的位移为5m。
重力加速度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根据以上信息能确定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理科综合试题第5页(共16页)C.第二次闪光时汽车的速度D.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阻力不计,其上方挡光条到达光电门D(或E),计时器开始计时;挡光条到达光电门C(或F),计时器停止计时。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 A、m B;b.给气垫导轨通气并调整使其水平;c.调节光电门,使其位置合适,测出光电门C、D间的水平距离L;d.A、B之间紧压一轻弹簧(与A、B不粘理科综合试题第6页(共16页)理科综合试题 第7页 (共16页) 数字计时器 数字计时器 A B 光电门 挡光条 C F 气垫导轨 D E 连),并用细线拴住,如图静置于气垫导轨上;e .烧断细线,A 、B 各自运动,弹簧恢复原长前A 、B 均未到达光电门,从计时器上分别读取A 、B 在两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t A 、t B 。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x 是 (用文字表达)。
(2)利用上述测量的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3)利用上述数据还能测出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23.(10分)“测定铜导线的电阻率”实验中可供使用的器材有:A.横截面积为1.0 mm2、长度为100 m的一捆铜导线(电阻R x约2Ω);B.电流表○G:内阻R g=100 Ω,满偏电流I g =3 mA;C.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 Ω;E.定值电阻:R0=3 Ω,R1=900 Ω,R2=1000 Ω;F.电源:电动势6 V,内阻不计;G.开关、导线若干。
请完成下列实验内容:(1)把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定值电阻应选_____(选填“R1”或“R2”)。
(2)为了尽可能获取多组数据,实验电路图应选下列四幅中的,电路中R0的作用是。
理科综合试题第8页(共16页)(3)根据正确的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连接(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
(4)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的读数为2.40mA时,电流表○A的读数为0.50 A,由此求得铜导线的电阻率为______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2分)吊锤打桩机如图a,其工作过程可以简化为图b:质量m=2.0×103kg的吊锤在绳子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落下,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
吊锤上升过程中,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c,不计摩擦及空气阻力,g=10m/s2。
求:(1)吊锤上升h1=1.6m时的速度大小;理科综合试题第9页(共16页)abcJ)10/(4Em/hO 1.61.23.60.40.8 1.2 2.04.8(2)吊锤上升h1=1.6m后,再经过多长时间撞击钉子;(3)吊锤上升h2=0.4m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25.(20分)如图,x为纸面内的一条直线,P、N是x上的两个点,匀强磁场垂直纸面。
两个带电粒子a、b分别从P、N同时开始在纸面内运动。
a的初速度垂直x向上,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O为圆心,PC是直径,A是圆周上的点;b的初速度方向是纸面内所有可能的方向。
理科综合试题第10页(共16页)ONA va b CP已知:AO 连线垂直x ,PO=OC=CN ;a 的初速度为v ;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a 的质量为b 的两倍,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及所受重力不计。
(1)求a 、b 的周期之比; (2)若a 、b 在A 点相遇,求b 的速度大小;(3)b 的速度小于某个临界值v 0时,a 、b不可能相遇,求v 0的大小。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ABCh h2 h2a bB.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布朗运动说明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E.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2)(10分)如图,左、右两个气缸底部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左气缸的顶部开口与大气相通,右气缸绝热且内部顶端有加热装置。
开始时导热活塞a在气缸底部但未与底部接触,绝热活塞b将气缸内气体分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
已知左、右气缸内部高度分别为h和4h,初始温度均为T0,大气压强为p0;a和b厚度不计,横截面积均为S,所受重力大小均为p0S,与气缸接触良好,不计一切摩擦。
(i)给A缓慢加热,当a刚刚到达气缸顶部但未与顶部接触时,A吸收的热量为Q,求该过程中A的内能变化量;(ii)当a恰好到达气缸顶部时,继续给A缓慢加热,使b刚刚到达气缸底部但未与底部接触,求此时A的温度。
参考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选项A C D B A BC ACDBD22.(1)光电门E 、F 间的水平距离(2)0BB A A =-t xm t L m (3)2BB 2A A )(21)(21t xm t L m +23.(1) R 1(2)甲,“增大电流表○G 的读数以减小误差” (3)连线如答图所示 (4)1.8×10-8 24.解:(1)吊锤上升过程中,由功能关系h F E ∆=∆ ①结合图c ,计算得N 1025.24⨯=∆∆=hEF设吊锤上升到h 1=1.6m 处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知0212111-=-mv mgh Fh ② 联立①②解得s /m 21=v ③(2)依题意,吊锤上升到h 1=1.6m 处后做初速度为s /m 21=v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经时间t 落到钉子上,有:21121gt t v h -=- ④代入数据,解得:s 8.0=t ⑤ (3)设吊锤上升到h 2=0.4m 处的速度为v 2,由动能定理得:0212222-=-mv mgh Fh ⑥解得m /s 12=v F 的瞬时功率:2Fv P =⑦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W 1025.24⨯=P ⑧25.解:(1)令a 质量为m ,电量为q ,则b 质量为0.5m ,电量为-q ,设磁感强度为B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r mv qBv 2=①,vrT π2=②可得:qBmT π2=③;由此求得:1:2:b a =T T ④(2)设a 、b 分别由P 、N 到A 的时间分别为a t 、b t ,由a a )(T n t 41+=⑤;b a a b )()(T n T n t t 21241+=+==⑥由此可知,a 粒子顺时针转了41周时,b 粒子逆时针转了半周,也即NA 的长度为粒子b 做圆周运动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