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
2.估算: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理解算
理)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
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
(理解算理)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图:140个方格,提问学生每30个方格为一份,能分出几份?能分4份,还剩下20个方格。
也就说明140里面有4个30,所以,在个位上)
d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
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被除数要先看前两位。
(拿出一张纸片,先遮住被除数的个位,让学生比较与除数30的大小)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14除以30不够商一)那怎么办?(看前三位)
教师把纸拿开,140除以30要商几?(商4)为什么商4,商5行吗?(①引导学生看方格图,分了4份,余下的20个格不够30个格一份了。
商5不行。
②30×4=120,120最接近140。
30×5=150,150比被除数140大。
)
商要写在十位还是个位呢?(个位。
分了4份,就是4个1。
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120和20怎么来的?(30×4=120,还剩20)
总结: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3.整理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92÷30与140÷30的竖式,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异: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除数都是整十数)
讨论交流除数都是整十数时(课件出示)
a应该从哪里除起?
b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c商要写在那个数位上?
讨论后总结:
a从高位除起
b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
c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4.巩固练习
a好,我们就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计算。
交流订正,(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说一说第一题和第四题的计算过程。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