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 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第2课 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第2课常用逻辑用语
一、目标导引
1.设A ,B 是两个集合,则“A B A = ”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集合与命题有哪些联系呢?谈谈你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集合
命题
概念
一些元素(研究对象)组成的总体要素元素(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表示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
合,{x x 具有属性}
P 图示法:用平面上封闭曲线内部代表集合
关系元素与集合:a A ∈,a A
∉集合与集合:
子集A B ⊆:x A x B
∀∈⇒∈真子集A B ≠
⊂:A B ⊆但0x B ∃∈,且0x A ∉运算并集:{A B x x A =∈ 或}
x B ∈交集:{A B x x A =∈ 且}
x B ∈补集:{U C A x x U =∈且}
x A ∉性质
(特征)A ∅⊆,A A ⊆,,A B B C ⊆⊆,则A C
⊆A A A = ,A A ∅= ,A A A = ,
A ∅=∅ A
B A
= A B ⇔⊇;
A B A = A B
⇔⊆子集的个数:2n ;真子集的个数:21n -应用集合是数学的基础
三、问题研讨
问题1:四种命题
例1:(写出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问题2:复合命题
例2:已知命题p :对任意x R ∈,总有20x >;q :“1x >”是“2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问题3:充要条件
例3:设θ∈R ,则“ππ||1212θ-<”是“1sin 2
θ<”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问题4:生活应用
例4(2016年全国2理15)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
四、总结提升
五、即时检测
【2017天津,文2】设x ∈R ,则“20x -≥”是“|1|1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