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ppt
胰腺坏死 急性液体聚集 急性假性囊肿 胰腺脓肿
概 念
多种病因造成的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 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MAP:发病率的84%-95%,预后良好, 属于自限性 疾病,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死亡率<1%。 SAP:占急性胰腺炎的5%-16%。病情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病程长者可达数月。
病 因
其他 胆道疾病
其他
胰管阻塞
手术与创伤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 感染 药物 乳头及周围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发性
酗酒与暴饮暴食
一、胆道疾病(50-70%)
共同通道学说:
壶腹部嵌顿
梗阻
Oddi括约肌松弛
胆管炎症及其毒素的 作用
发病机制-胰腺自身消化理论
胰腺消化酶
胰酶激活
病理生理变化
发病机制-胰腺自身消化理论
并发症-胰腺脓肿
23周后,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 常位于体尾部,边界不清,低密度,内可见气泡 高热不退,WBC持续升高,腹痛加重,高淀粉酶血症
全身并发症
急性呼吸衰竭
突发、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 发绀、烦躁、出汗等 严重低氧血症,常规氧疗不能 缓解 肺灌注不足、表面活性物质减 少、游离脂肪酸损伤肺泡毛细 血管壁、缓激肽扩张血管和增 加血管通透性、肺微循环栓塞、 胸腹腔积液等
临床表现-症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 脱水、低血钾、代碱 重症:明显脱水、代酸、低钙、高糖
临床表现-体征
MAP 上腹压痛,多无肌紧张、反跳 痛,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 SAP 腹部压痛、肌紧张,明显的 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膜炎体征 移动性浊音 腹部肿块 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 全身表现
腹部平片
排除胃肠穿孔、肠梗阻等 麻痹性肠梗阻 AP间接证据:哨兵攀征,结肠切割征 胰腺区液平:脓肿
结肠切割征
结肠痉挛近段肠腔扩张,含大量气体远端肠腔无气体
腹部B超
常规初筛检查 胰腺肿大、弥漫性 胰腺低回声 胰腺钙化、胰管扩张 胆囊结石、胆管扩张 腹腔积液 假性囊肿
发病机制-胰腺自身消化理论
胰酶激活 胰腺及周围组织炎症
产生的炎症介质,通过血循环 和淋巴管途径到全身,引起多脏器损害
病
理
急性水肿型 急性坏死型
病理-急性水肿型
胰腺部分或全部肿大 镜下:间质水肿、炎症 细胞浸润,小灶性脂肪
炎症 水肿
坏死,无胰实质坏死和
出血
脂肪坏死
病理-急性坏死型
术语与定义
术语
急性胰腺炎 胰腺的急性炎症
定义
轻症急性胰腺炎
无明显器官功能障碍,对液体治疗反应良好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重症急性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 器官衰竭 Ranson评分≥3 APACHE Ⅱ≥8 增强CT发现失活的胰腺组织 胰腺及胰周液体积聚,发生于病程早期并缺乏完整包膜 有完整包膜的液体积聚,包含有胰腺分泌物 胰腺及胰周的脓液聚积
迟发性意识障碍
胰腺炎后期甚至恢复期出现 影响大脑功能
由于长时间禁食造成VitB1缺乏,导致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淀粉酶
最常用指标
血清淀粉酶:612h上升,48h达高峰,逐渐下降,持续 35天。超过正常上限3倍可确诊
胰源性胸、腹水,淀粉酶值明显升高 尿淀粉酶仅做参考
鉴别诊断
消化穿性溃疡急性穿孔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急性肠梗阻 心肌梗死等
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
禁食 胃肠减压
静脉输液
止痛 抗生素 抑酸治疗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
监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 营养支持 抗菌药物 减少胰液分泌 抑制胰酶活性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
严重性检测评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生化检查
白细胞升高,核左移 血糖升高,持久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低钙血症,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 甘油三脂,病因或继发于胰腺炎 高胆红素血症,可见少数患者4-7天后恢复正常
转氨酶、LDH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腹部平片 腹部B超 CT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胰管、胆总管与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
临床用术语
统一术语 急性胰腺炎 AP (acute pancreatitis ) 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 (mild acute pancreatitis )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severe acute ancreatitis)
不再使用的名词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 炎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蜂窝炎
各种病因导致腺泡内酶原激化,发生胰腺 自身消化连锁反应
胰腺导管内通透性增加,使活性酶渗入 胰腺组织,加重胰腺炎症
消化酶和活性物质的病理生理作用
磷脂酶A2: 分解细胞膜的磷脂产生溶血卵磷脂和溶血脑磷 脂,导致胰腺组织坏死和溶血 弹力蛋白酶:分解血管壁的弹性纤维,胰腺出血和血栓形成 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组织脂肪坏死、液化 激肽释放酶: 激肽酶原变成激肽和缓激肽,血管舒张和通 透性增加,引起微循环障碍和休克 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多脏器损 害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胰腺脓肿、假性囊肿
全身并发症
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 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高血糖、 慢性胰腺炎
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内及周围的包裹性积液,囊壁 有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构成,无上 皮--假性囊肿 病后34周形成,常与胰管相连 大的囊肿:压迫症状、压痛 破裂或有裂隙,胰源性腹腔积液
胰腺肿大
灰白色或黄色斑块 状脂肪坏死
出血灶,新鲜出血
病理-急性坏死型
炎症 水肿 胰腺组织凝固性坏死 炎性细胞浸润 静脉炎、淋巴管炎 血栓、出血、坏死
脂肪坏死
出血
病理-其他
胰腺假性囊肿 腹腔积液 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 肾小管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 脂肪栓塞 DIC 肺水肿、肺出血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注意
其他急腹症淀粉酶也可增高,多不超过2倍
并非所有AP血淀粉酶都升高,如极重或轻症急性胰腺炎、 CP急性发作、AP恢复期、高脂血症相关AP
活性高低与病情不相关
动态观察有助于发现并发症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清脂肪酶
2472小时升高,持续时间较长(710天),
特异性较高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位臵
上腹部
第1~2腰椎前方
腹膜后间隙
分区
头(钩突)、颈、体、尾
毗邻
十二指肠环-脾门、 胃后壁-横结肠及其系膜、 胆总管、 下腔静脉、 门静脉
血供动脉
胃十二指肠A、脾A、肠系膜上A
胰管
主胰管(Wirsung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Santorini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 Vater壶腹 胆胰管共同通道
全身并发症
急性肾衰
并发肾衰死亡率80%
早期表现少尿、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血BUN进行性 增高,迅速进展为急性肾衰
低血容量休克、微循环障碍导致肾脏缺血缺氧
全身并发症
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
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血容量不足,心肌灌注不足;血管活性肽、心肌抑制因子; 激活的胰酶损害心肌,抑制心肌收缩;毒素损害心肌
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痛、恶心呕吐 血淀粉酶≥3倍 • 影像学有或无形态改变 • 排除其他急腹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SAP
休克症状
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
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以下,血糖 大于11.2mmol/L(无糖尿病史),血淀粉酶突然下降 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腹水
手术治疗
腹腔灌洗 手术适应症 ----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坏死组织清除或引流 ----胰腺脓肿:手术引流或经皮穿刺引流 ----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或经皮、内镜引流 ----胆道梗阻或感染:内镜EST、手术 ----诊断不明,疑腹腔脏器穿孔或肠坏死:探查
临床表现-症状
腹痛 恶心 呕吐及腹胀 发热
低血压 休克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
临床表现-症状
腹痛
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中上腹钝痛、刀割痛、钻痛和绞痛,呈持 续性,可阵发性加剧,胃肠解痉药不易缓 解,进食加剧 向腰背部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 坏死型腹痛剧烈持续,可全腹痛
临床表现-症状
恶心、呕吐、腹胀 呕吐后腹痛不减轻 腹胀,甚至麻痹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症状
发热 中度以上发热 持续3-5天 持续发热一周以上或逐日升高、白细胞 增高应怀疑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症状
低血压、休克 见于重症胰腺炎 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极少数 突然休克、甚至猝死 原因:有效血容量不足、周围血管扩张、 消化道出血
全身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全身并发症
败血症及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