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第一章绪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巨大挑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得到最大的利润价值。
是经营者所关心的问题。
而在经营过程中,决策是最为关键的。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一定会考虑机会成本这一概念。
打一个比方,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在购进某种生产要素时,这种要素的市场价格较低,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上涨,这时候,是按照原来的生产计划再加工这种要素,还是直接出售这种要素呢?如果是选择前者,那么直接销售所可能获得的收益就是再加工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都可以用来衡量一项决策的经济利益。
经济利润区别于会计利润就在于它考虑了机会成本。
管理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这两个概念。
而作为决策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机会成本”,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多个供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从而放弃了次优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为损失。
这种由于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就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在经济危机平复不久的今天,一家企业如何能够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与其决策是分不开的。
决策这一难题,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而机会成本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机会成本是经济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被推广到任何有关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中去。
它是以放弃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受益来衡量的。
机会成本虽然不构成一般意义上的成本,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也不入帐,但它是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所必须考虑的现实的因素。
忽视了机会成本,往往有可 1 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能使投资决策分析发生失误。
由于资源方面不足,使得机会成本令会计更好的发挥着记录、核算和监督企业经济业务的功能。
因此,研究机会成本并且对其加以良好的利用,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收益,避免企业决策可能出现的失误,有很好的分析利用价值。
2 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第二章机会成本与企业决策相关成本概念综述机会成本概述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方案选择过程中由于选取某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失去的可能收益。
人类社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认为:“当我们被迫在稀缺物品之间作出选择时,我们都要付出机会成本,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可得到的最好对策的价值,这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因此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
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来衡量。
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
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而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
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机会成本通常包括两部分:1、使用他人资源的机会成本,即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代价被称作显性成本。
3 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2、因为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其他可能性中得到的最大回报的那个代价,也被称为隐性成本。
其他相关成本概念差量成本差量成本也称差别成本、差等成本,是指两个方案的预计成本差异。
在进行成本决策时,由于各个方案预计发生的成本不同,就产生了成本的差异。
差量成本是进行成本决策的重要依据。
广义差量成本,是指不同方案之间的预计成本的差额的。
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别。
差量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研究短期决策时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可供选择的不同方案之间的成本差额称为差量成本或差别成本。
差量成本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额。
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正数,则前一个方案是较优的;反之,如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负数,则后一个方案是较优的。
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现在重新购置同样资产或重新制造同样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
重置成本是一种现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资产取得当时是一致的。
之后,由于物价的变动,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就可能需要用较多的或较少的交换价格才能获得。
因此,重置成本表示当时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需要的交换价格。
这种交换价格应该是从企业资产或劳务市场获得的成本价格,而不是从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通常出售其资产或劳务的市场中的销售价格。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4 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过剩资源成本过剩资源成本是指多余的、未得以充分利用的资源的历史成本。
它是历史成本并有账簿记录但也应视为无关成本。
比如企业存在多余的生产经营能力用以接受某特殊订单时,无需再追加于企业整体经营能力相关的固定成本因此该固定成本对此特殊订单而言是无关成本可否接受订单的决策中无须分担该固定成本。
这是因为企业存在某些资源是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或者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目的而准备的这种资源即所谓约束性资源。
约束性资源一旦构建或通过契约取得其供给量便不能轻易变动与其相关的成本也往往表现为固定性质成本。
除非因需求量变化而必须改变其供应量否则成本与其使用无关。
如例中订单的增加只是利用了剩余的资源而未引发新增固定成本。
机会成本与财务成本的比较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都可以向企业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决策和制定计划、方案时所需的成本信息,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具体我将其分为一下几点来做说明:1、定义不同。
财务成本属于会计学上的成本定义,也称会计成本。
而机会成本属于经济学上的成本定义,也称决策成本。
2、经济实质不同,财务成本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支出或费用,需要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而机会成本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
这种收益也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不需要得到补偿。
例如你有 n 万元存入银行时的机会成本是用这 n 万元投资可能获得的利润 x 万元,机会成本是不需要实际支付的,只意味着对丧失获得 n 万元利润的可惜,而不意味着要获得 n 万元存款利息需要支付 x 万元代价。
3、作用不同。
通过财务成本,计算、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一方面与当期收入配比,从而确定当期损益;另一方面为从价值上和实物上补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再生产能连续进行。
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对一定资源的不同使用所能达到的收益进行比较,以便在运用这一资源时,能获得最大机会成本及其应用 5 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4、对成本的取值不同。
财务成本按发生时的价格来测度,它随价格和资源使用量的确定而确定。
机会成本的测度则是以现行市价为标准的,并且人们在决策时放弃的那些方案所获得的收益由于获利情况的不确定性而难以准确衡量,所以,同一项决策在不同时期面临相同备选方案时,由于所处的市场条件等方面情况不同,其机会成本额大小会有很大差异,并且难以测定。
5、应用范围不同。
财务成本是一个普遍的经济范畴,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必然有财务成本的存在。
而机会成本一般应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中,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前提。
经营者投入要素进行生产的机会成本就是将要素投入其它领域获取的最大的收益。
经营者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要素必然会仔细估量将这些要素投入到那些领域可以获利最大为了解决这一选择问题会计成本就不够用了。
会计成本也的确衡量了选择的代价,但是对于理性的经营者来说这种衡量是不够精确的而只有机会成本才能精确地衡量选择的代价从而为经营者选择获利最大的方案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考虑机会成本实际上就是掌握各个选择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
这样获利最大的方案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了。
与机会成本相比会计成本涉及的范围要狭窄的多因为在考虑会计成本时只有选择某一方案的收益与货币支出的形成对比。
而机会成本考虑的是选择某一方案或项目所付出的代价这对于经营者方案的选择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会计成本是购买期货币的实际支出购买期和选择期往往不一致。
在当今极大丰富的市场中市场供求变化很快因此会计成本至多只能反映购买期方案选择的代价而不能反映购买之后第二步选择的代价。
也正因为如此经营者从决策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机会成本而非会计成本。
6 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影响研究第三章机会成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机会成本的特点及使用前提机会成本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点来说:一是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是对未来的预测。
它的分析建立在所放弃的选择可能带来的收益上,而非真正发生的收益或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二是机会成本在作最终决策时计算,在作最终决策时,机会成本是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机会成本的使用前提利用机会成本概念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有以下几点:1、资源是稀缺的。
这是机会成本概念产生的基础。
正是由于资源稀缺,人们不能实施每一个能或多或少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备选方案,才患得患失。
所以必须择一而弃余,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
如果资源充足,每一方案所需的资源都能无代价地获得,也就不存在放弃机会而失去相应的收益这种代价了。
2、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资源不仅是稀缺的,而且一种资源通常有多种用途。
稀缺的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就不能另作它用,这才产生择一后的无形损失问题。
如果资源只有一种用途,则放弃其它用途可能获得的收入就无从谈起。
3、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
这一前提的意义是双重的。
一方面,它意味着将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投入到其中的某些用途后,还有一些用途所需的资源得不到满足,这才损失了一些可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