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北京语 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新年)
美国的《中文听说读写》(姚道中、 华主编,1997年)
刘月
/ dept/ealc/chinese/ character/
第二讲 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类型
请大家根据老师要求作教材选择与 使用的实战练习。
赵金铭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分类——
(1) 从不同的学习阶段考虑,可以编写初级、中级和高 级教材; (2)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可以编写汉语语音、词汇、语 法和汉字教材; (3) 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可编写说话、听力、阅读、翻 译教材等; (4) 以语言和文化对比为基础,可编写供国别、母语、 文化背景、学习环境等不同的学习者使用的教材; (5) 用于特殊目的的汉语教材,如新闻报刊教材、外 贸洽谈教材、商务往来教材等; (6) 速成强化汉语教材; (7) 短期进修汉语教材; (8) 儿童汉语教材; (9) 个别教学汉语教材; (10) 汉语随意教材;
刘珣的观点——
按教材的体例分为: (1)综合型和分科型; (2)单课制和单元制; (3)直线式和螺旋式。 按所遵循的教学原则分为: (1)课文型; (2)结构型; (3)功能型; (4)结构—功能型; (5)功能—结构型; (6 )话题型; (7 )文化型。
对外汉语教材的官方分类—— 可以从教学类型、课程类型、教学对象、 水平等级等角度分出不同的类。
外汉语教材的主要特点。
二、探索时期(60年代——80年代初) 1961年--1971年,《基础汉语》; 1977年正式出版的由北京语言学院编 写的《汉语课本》; 1980年,出版了由北京语言学院编写 的《基础汉语课本》(李培元等编写, 外文出版社出版); 1981年问世的《实用汉语课本》(刘 珣等编写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出 版的第一部专供国外汉语学习者使用 的基础汉语教材 ,以句型、功能、结 构相结合为指导思想 。
这个阶段对外汉语教材的主要特 点是:在以语法结构为纲的基础上融 进了直接法、听说法和功能法的一些 因素 。
三、发展时期(80年代后期——1990年)
(一)、短期汉语学习班的教材发展迅速。 《汉语三百句》《口语初步》 《中级口语》 《汉语速成》 《汉语外贸会话》 《报刊语言初阶》 《中国文明浅说》 《北京漫游》等 (二)、教材向系列化、立体化迈进 。 《科技汉语教程》 《现代汉语教程》 《中医汉语教程》 《医学汉语教程》
此阶段存在的问题是: (1)怎样分科合理? (2)哪种课型打头效果好? (3)平行课(听说读)份量不均衡现 象的矛盾突出 (4)教材通用范围小
此阶段教材出现的可喜现象是: (1)同类教材的品种多样化 (2)教材类别多样化
四、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代表教材: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陈 灼主编 1996年初版,2000年第二版)
如何使用教材
1. 2. 3. 实用方法是—— 确定所教授的课程名称、课型。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拿到教材后先阅读前言部分,此部分通常 说明了教材编写原则,教材针对群体,教 材涵盖内容,教学建议(包括教学课时量 分配及教学方法)等。 根据教学建议快速浏览教材主体部分。确 定教学时间分配。 仔细阅读每一教学单位,了解本教材体例。 (即课文、练习、解释说明等部分的安排) 作详细的一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时间安 排,每课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
4. 5. 6.
课堂教学与测试一定要以教材为 基础和蓝本,不能脱离教材!
课堂教学与教材的关系—— 课堂教学一般通过教材来实施,教材内容 则依靠课堂教学来贯彻。语言教学最根本的两 个方面,教什么和怎么教,通过教材来体现, 通过课堂来落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双方。 另一方面,二者又互相作用,教材来源于 教学第一线,又直接运用于教学第一线,教材 接受课堂教学的检验;而教材水平的高低不仅 反映学科研究水平,且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
(11)带地域性的乡土汉语教材; (12)汉语方言教材,如粤语教材、闽南话教材; (13)广播、电视汉语教材; (14)远距离教学汉语教材,如汉语函授教材; (15)外国人学历教育_的系列教材; (16)为华人、华裔及外国人在非汉语环境中 使用的汉语教材; (17)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所需要的各 类文化教材。
(1)从教学类型的角度分类:例如,普通教育 教材、预备教育教材、专业教育教材、特殊 目的教育教材等。 (2)从课程类型的角度分类:如综合课语言教材、 听力和阅读等专向技能课教材。 (3)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类:如根据学习者年龄 的不同可以分出儿童教材、成人教材,根据 学习的起点和水平等级可以划分出初、中、 高级教材,等等。 (4)从教学法的角度分类:依据不同的教学原则 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可以编出不同类型的教 材。例如,以结构为纲的教材、以功能为纲 的教材、结构一功能型教材、等等。
(四)以教学方法分 1. 结构型 2. 功能性 3. 结构——功能型 4. 话题型 5. 语境型 6. 文化型 7. 语用型
选用教材的原则
1. 2. 3. 4. 5. 6. 实用性原则 知识型原则 趣味性原则 交际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简而言之,选择教材应该遵循以下实用顺序:
首先,确定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如 原有汉语水平、教学性质及教学对象的学 习目的(专业必修、选修、业余培训 等)、年龄、国别。 其次,考虑课程类别、教学时间、预 期达到的汉语水平等级等因素。 然后,参考教学手段。(有否多媒 体) 最后在同类教材中根据几大原则确定 用哪种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的选择、使用与编写
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吕峡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史
一、草创时期(50年代——60年代初) 1950年 ,散篇教材 ; 1954年 ,《汉语教材》 ; 1958年 ,《汉语教科书》新中国成立 后第一部供外国人学习汉语使用的正式教 材;
以语法为纲,可以说是草创时期对
(一)以教学类型分类 1. 以教学目的划分,有普通教育、预备教育、 专业教育和特殊目的教育; 2. 以教学期限分,有长期班、短期班; 3. 以组织形式划分,有班级教学、个别教学; 4. 从特殊教学媒体的角度划分,有函授、刊 授、广播教学、影视教学。
(二)以课程类型分类 有综合课教材、专项技能课(听、 说、读、写)教材以及各项技能课下 细分出的各种课程的教材。 (三)以教学手段分 听力教材、多媒体教材
第二语言教材的工具性 第二语言教材的系统性 第二语言教材的规范性 第二语言教材的实践性 第二语言教材的国际性
第二语言教材的教学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的课内外媒介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的文化交流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第二语言教材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
对外汉语教材的种类
吕必松对对外汉语教材类型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