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

一、目前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第一种说法:《对外汉语教程》《我的汉语教室》《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第二种说法:国内:《博雅汉语》《基础汉语四十课》《桥梁》《张老师教汉字》国外:《中文听说读写》《汉语交流》(耶鲁大学)第三种说法:《标准中文》《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中文读本》第四种说法:与HSK相结合的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儿童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桥梁》《汉语初级教程》《汉语中级教程》《汉语高级教程》《中文听说读写》《长城汉语》《汉语会话301句》二、基于网络的汉语教材生成系统对外汉语学习网站:(手里汉语学院)三、HSK考试结构四、日本人学汉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经验(一)如何解决对日本人汉语教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发音问题因为日语的发音比较简单,没有翘舌音也没有后鼻音,所以当日本人学中文的时候,就会觉得中文中常见的翘舌音和后鼻音很难发,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发这些音时的要领。

此时,就需要教师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日本学员了解发音的窍门。

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办法,想和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关于后鼻音的问题,我想举个典型的例子,“an”和“ang”的发音差别,对日本人来说很难区分和掌握,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借鉴日语读音,如“an”近似于日语“案内”的“案”的读音,“ang”近似于日语“案外”的“案”的发音。

因为这里主要利用了“あんがい”中“あん”后面是浊音“が”,连起来就类似于中文的后鼻音“ang”,这比深奥难懂的说理要浅显易懂,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我教过的日本学员中,大部分学员都觉得“e”这个音很难发,因为在日语中确实没有类似的发音,这时我就启发学员,用发日语“エ”的嘴形试着去发“ウ”的音,后来经过几次试验,我发现这个方法确实能帮助学员掌握“e”的发音。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摸索出来的,这是因为有时我们发现,尽管我们拼命解释发音的要领,可是学员还是似懂非懂的,所以不如尝试去寻找一些他们熟悉与接近的日语中的发音去启发他们。

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有的音是没有办法采用这个教学方法的,用了反而导致学员发音不标准。

比如,翘舌音就不能用借用日语中的假名发音,因为日语中根本没有翘舌的音。

但笔者也见过一些书里,用假名来标识翘舌音。

笔者的意见的是,这样只会让学员步入误区,所以不能苟同。

2、语法问题除了发音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重视的另一大问题就是语法问题。

可能有的教师认为中日两国都使用文字,所以不管怎么样,日本学员在语法上要比其他国家的学员有优势,便不把语法的讲解作为重点。

但是,笔者却不这么认为,尽管日本也使用汉字,也不可否认正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的阅读能力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学员,甚至有些没学过汉语的日本人也能读懂近70%的汉语文章。

但这并不表明日本学员的语法基础有多高,因为语法不仅表现在阅读方面,也表现在组词造句的能力上。

之所以主张把语法教学作为重点,是因为日语和中文不同,日语是一种黏着语,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在一个基本形的后面黏附其他部分,来丰富或者改变语句的含义。

因此日本学员在语法上容易犯错,在此我想指出几个常见的错误。

首先,日语和中文的语序不同,日语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而中文是主谓宾,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学员说“我电视看”、“每天他学校去”那类奇怪的句。

作为老师就要有意地多设计这类题型来加强学生的对中文语序的掌握程度, 如:“我大学在中文学习”、“你们食堂的学校哪里在”之类组词成句的题型, 或者“昨日デパ-トで何を買いましたか”、“マリ-さんは明日何をしますか”之类的日汉翻译题。

总而言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文的语感。

其次, 语法中不仅包括语序问题,也包括各种句型, 其中难点有补语。

而补语包括方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等多种补语。

之所以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在日语中并没有补语这种语法现象,比如方向补语,中文里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使用方向补语,如“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中的“来”就必须使用的,因为如果没有的话,句子就词不达意了。

而日语中两种说法都可以,“いつ帰ってきますか”或“いつ帰りますか”都成立,前者使用了类似于汉语中的方向补语“ってきますか”,后者虽然省略了这部分,但并不影响句子原来的含义。

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日本学员容易遗漏补语了吧。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还是应该多归类、多练习的方法。

所谓多归类,比如方向补语,要向学生说明首先它分为两大类,简单方向补语和复合方向补语。

而简单补语只有2种,“来”或“去”;复合补语可以有多种组合,“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出来”、“出去”、“进来”、“进去”、“起来”。

当学生理清思路,有了初步的概念后,再进行反复操练。

如填空题,“当心,卡车开______了”、“噢,我想_____那个人的名字了”、“李利在楼上,快______找他吧”,改错题,“他走出了”、“快进吧”,或者翻译题“王さんはまだ家に帰っていないですよ。

”、“速く上がりなさい。

”我认为这些题都有助于提高学员对汉语补语现象的理解。

最后,汉语时态的表现较特殊,不如日语那样有固定明显的表达方式,对日本学员来说反而很难理解。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总结一下。

有的学生不了解,以为加了“了”,就是过去时了,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我才去过了”、“昨天他没买菜了”。

究其原因,学员对过去时的表现不甚了解。

教师可以如下总结,在肯定句中,将来时或一般现在时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依靠时间词或上下文来表现。

过去时,则有几种情况,1 用助词“了”来表现 2 有明显的表示过去的词,如“昨天”、“去年”、“上星期”等时间词,或通过上下文可以了解时态. 3 就是前2种情况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

否定句要特别向学员提出, 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 应该使用否定词“不”。

而过去时, 应使用否定词“没”, 而不是“不”, 而且不需要“了”。

那样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错误“昨天他没买菜了”。

另外,有些特例也必须指出, 比如用了“才”, 即使是过去时,也不能用“了”,相反如果使用了副词“就”,过去时就一定要“了”.为了加深学员的印象,可以举一些具体事例“8点我才到家”、“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

相信通过这样的总结,学员对时态问题会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3、日语和汉语中同形异意词语的比较前面我们提到因为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所以日本学员在学习汉语时比其他国家学生更有优势,可是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日本学员享受汉字带来的好处时,也会对个别词语产生歧义的理解。

这就是笔者最后要提到的“日语和汉语中同形异意词语的比较”,因为唐代开始的两国间的交流和传播,两国间有很多文字都是一样,意思也是一样的,这也就是可以共享的部分,但我们往往会忽视还有一部分形同而义不同的词语。

笔者建议教师能够将这部分内容特别向日本学员提出。

中文含义日文含义如:手纸------- 卫生纸信覚悟------- 思想觉悟思想准备娘------- 妈妈女儿兄弟------- 哥哥和弟弟兄弟姐妹水道------- 无意义自来水先生------- 对男性的尊称对老师的尊称旧时对老师的尊称顔色------- 色彩脸色筆------- 广泛意义上的笔毛笔湯------- 吃饭时喝的汤开水百姓------- 一般的大众特指农民群衆------- 一般的大众特指乌合之众(二)基于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的汉日同形词研究进行语言对比是促进外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汉语或日语学习而言,由于汉字的存在,这显得更有意义。

汉日同形词数量巨大,其研究成果不仅可应用于国内日语教学中,还可应用于对日汉语教学中,作用广泛。

本文拟立足于对日汉语词汇教学,对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汉日同形词的内涵及研究意义(一)汉日同形词的内涵“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对于任何研究来说都很重要。

学界对同形词的概念大多比较含糊,但也有论文(刘富华,1998;鲁宝元,2000)对同形词内涵的界定比较具体,只是还不够全面。

下面将鲁宝元先生文章中的具体分类转述如下:1.所用汉字完全相同的词。

如:山/山水/水2.中国的汉字简化了,而日本汉字未简化。

如:意見/意见経済/经济3.日语为了表示词性加了平假名词尾。

如:大きい/大来る/来除以上三类外,我们认为还有四类需要考虑进来。

4.日本汉字简化了,而中国汉字未简化。

如:渓流/溪流陥落/陷落5.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简化的方法不同。

如:辺境/边境変化/变化6.中日汉字相同(或只是繁简体的区别)、字序不同的同素逆序词。

如:言語/语言栄光/光荣7.中日汉字的笔画笔形仅有细微差异。

(万玲华,2004:27)此外,上述的一些综合形式也应属于同形词,像第2类和第3类的综合形式,如:正確だ/正确。

有了这样相对清晰的对汉日同形词内涵的界定后,研究对象会变得更加明晰。

不过,汉日同形词除上述分类法外,还可按照音读、训读来划分,但考虑到教学的实用性需要,我们仍坚持前一种分类方法。

(五)日中同形词对比词典1995年东京光生馆出版了上野惠司和鲁晓琨合著的《おぼえておきたい日中同形異義語300》一书。

该书的服务对象是学习汉语的日本人,作者将300对日中同形异义词进行了逐个对比。

将这些词语分成三类:意义和用法均不同的同形异义词;意义和用法相近的同形异义词;意义部分相同的同形异义词。

三类下面又作了小类的划分。

这样便于学生自上而下地对日中同形异义词进行总体把握,便于他们按大类、小类进行记忆。

具体对比如下:安心(音①)/安心(音)中①落ち着く◆安心工作(音)。

/落ち着いて仕事をする。

◆安心养病(音)。

/落ち着いて養生する。

②(よくない)考えを抱く◆安心不良(音)。

/料簡(りょうけん)が悪い。

◆安的什么心(音)/なにを企んでいるんだ。

日放心(音)◆仕事がこんなぐあいに進行すれば、もう安心だ。

/工作这样进展,可以放心了(音)。

◆ご安心ください。

/请放心吧(音)!可以看出,其编写体例大致为:分别列出词语的形、音、义,汉语的同形词分列出义项,并举例(词语搭配)说明,然后用日语分别解释词语搭配义。

日语的同形词则是列出义项后,分别以日语和汉语例句来进一步说明。

此外,该书中还就某些语素的意义进行了汉日比较,如该书第2页比较“暗算”时,还就“暗”和“算”的多个义项作了进一步的讲解。

这样的比较对于学习非常有效。

但该书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成分。

从内容来看,有些举例失当。

如上例中的“安心不良”并不常用,可不列出,还有“工作这样进展,可以放心了”不够地道。

从形式来看,若加入一些表格或者示意图,便会一目了然,更有助于学习者归纳和记忆。

总体而言,该书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举例性地对中日同形词进行比较了,是一部有份量的中日同形异义词比较的著作。

(三)日本汉语教学的巧方法和小窍门一、中日字词对比教学日文中主要使用汉字和假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