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
08-09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_______ 试卷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获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3•三个班上学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分别是83、87和90分,且一、二班人
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和37%,则三个班统计学的总平均成绩是()
A、数据不全,无法计算
B、87.14 分
C、86.67 分
D、90.21 分
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二增长速度+ 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二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二平均发展速度-1
5 •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A、166.32%
B、85.68%
C、185%
D、54%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
量就要增加到原来的()
A、5倍
B、4倍
C、3倍
D、4.5 倍
7.(? y)2是指()
A、残差平方和
B、回归平方和
C、总离差平方和
D、解释变差
8.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对离散分析的影响
9.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其权数为()
A、该综合指数的分子
B、该综合指数的分母
C、固定权数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0.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是因为()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不存在权数作用
D、变量值的作用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
打X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如果将组平均数固定,单独反映结构变动的指数,称
为结构影响指数()
2.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某国净增加人口100万人,这是逐期增长量指标
()
3.已知某厂2000~2008年的产值水平,求平均发展速度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
4.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共同点是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相同()
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6.某现象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是增长的,则该指标的增长量必定年年增加
()
7.为了观察现象长期趋势变动,必须对时间序列进行修匀,方法包括时距扩
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趋势剔除法和季节比率法()8•指数体系中,数量指标指数采取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9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及组限的确定()
10.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属于典型调查()
三、简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作答。
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请解释总体方差、样本方差和样本均值的方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2•试述估计量的优良标准,并阐述它们的作用。
四、计算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解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 最后结果保留二位小数,共45分)
1•某地区年粮食产量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
要求:
(1)检查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近于直线型。
(2)如果是直线型,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线,并预测第12年的粮食生产水平。
2.某公司对发往外地的商品包装数量进行开包检查,随机检查了100包,平均每包装有99件商品,标准差为5件。
试用95.4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货物平均每包装有商品件数的范围。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试问此时需抽查多少包?
3.甲乙两厂基期和报告期的总产值(万元)和工人数(人)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
(2)对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进行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