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绪论
植物学
➢绪论 ➢植物细胞和组织 ➢种子和幼苗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藻类植物、菌类、地衣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课程导言
通过以下绪论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 植物界的丰富多样性。懂得植物学发展史 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了解我国对植物学 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同时,对植物界和植 物学学科的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 学习,掌握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海带
紫菜
藻类植物
羊肚菌
香菇
菌类植物
肾蕨
乌巢蕨
蕨类植物
银杏
罗汉松
南洋杉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植物界的发生和发展
1、发生年代:三十多亿年前
2、发生过程:由无机物到有机物,
由非生命体到有生命体,
由非细胞结构到有细胞结构
3、发展规律:
(1)由简单到复杂:单细胞到多细胞,无分化到有 分化,无分工到有分工,由简单的分化,分工到复杂的 分化,分工。
2.1 植物界的划分 2.2 植物的基本特征
2.1 植物界的划分 两界系统
瑞典林奈Linnaeus 1735 植物界(光合,固着) 动物界(吞食,运动)
2.1 植物界的划分
三界系统
海克尔Haeckel 1866
植物界
动物界
草履虫
原生生物界
真菌归于植物界,细菌和原生动物归于原生生物界
2.1 植物界的划分
百合科
虎尾兰
百合科 芦荟
植物中的“吸毒”高手
雨 久 花 科 凤 眼 莲
1.4 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植被可阻止风蚀、水蚀等 造成的土壤流失,以保持土层的 厚度和土壤肥力。
(2)林下厚厚的枯枝败叶层可 涵养大量的水分,植物体本身通 过吸收,也可涵养水分。
Part 2 植物界的划分与植物 的基本特征
绪论
Part 1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Part 2 植物的基本特征与植物界的划分 Part 3 植物的多样性 Part 4 植物学发展与分科
Part 1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 要作用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 1.2 植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3 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1.4 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植物学
Botany
主讲教师:****
手机:******
E-mail:*****
*********学院 生物系
课程导言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生物学相 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在21世纪初即将推广,并与 国际同类课程接轨的课程。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 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 及植物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学科。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
矿化作用是指在土壤微生物作用 下,土壤中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 机态化合物过程的总称。
1.2 植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维持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平衡
(1)碳循环 carbon cycle (2)氮循环 nitrogen cycle (3)微量元素循环
碳循环
氮循环
1.3 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真菌界
原核生物界
非胞生物界
动植物的区别
生物类别 细胞构造 营养方式
生长和器官 发生方式
植物
动物
有细胞壁
无细胞壁
大多数自养
异养
各器官在胚 大多数植物生
胎内完全形成, 长和发育继续进行,
生长和发育主要 可连续不断产生新
是体积增大与个 器官和新组织 。
体成熟。
2.1 植物界的划分
生物界按上述两界系统分类,现在已 经知道的植物种类多至50余万种,包括 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 植物等。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活 方式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复杂的植物 界。
(1)净化作用。
➢ 对大气的净化:吸收、吸附大气中的毒气 和粉尘;
➢ 对水域的净化: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 对有毒物质具有富集作用;
➢ 对土壤污染的净化: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
(2)具有杀菌作用,还可以降低噪声。 (3)环境监测作用。科
绿萝
植物中的“吸毒”高手
(2)由水生到陆生:是进化发展的一次大的飞跃
(3)由低等到高等:被子植物为最高级的类群,而 被子植物内部也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问题
2.2 植物的基本特征
低等植物的特征
1、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组织分化程度低,多没有组织分化。 3、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发育离开母体,不形成胚。
五界系统
惠特克 Whittaker 1969 植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原核生物界
2.1 植物界的划分
四界系统
利戴尔 Leedale 1974 植物界
动物界 真菌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分别归于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2.1 植物界的划分
六界系统
陈世骧(xiang) 1977
植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合作用分解 水释放出O2,并将 CO2转化成糖类。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 光合作用:CO2+H2O
有机物+O2
意义: (1)最大规模地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2)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保持氧气平衡。
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高等植物的特征
1、植物体结构复杂,具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组织分化达到较高级的程度。 3、生殖器官为多细胞,合子发育不离开母体,形成胚。
2.2 植物的基本特征
种子植物可根据它茎干的质地,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大类型:
1、木本植物 又可分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三类。 (1)乔木: 植株一般高大,主干显著而直立,在距地面较高处的主 干顶端,由繁盛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如白玉兰、杨、松等。 (2)灌木 :植株较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的木本植 物,如大叶黄杨、迎春、紫荆、木槿、南天竺、茶等。灌木和乔木的区 别,不是内部结构的不同,而是生长型的不同。 (3)半灌木: 外形类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 亡的木本植物,如黄芪和某些蒿属植物。
2.1 植物界的划分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蓝藻门
藻类植物 原核藻类 原绿植物
裸藻门 甲藻门
真核藻类
金藻门 硅藻门
黄藻门 绿藻门
孢子植物 菌类植物 粘菌门
轮藻门 红藻门
低等植物
植 物 界
地衣植物 真菌门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褐藻门
颈卵器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维管植物
高等植物
被子植物
蓝藻
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