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
五.教学资源及环境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一张树叶、每两人一根棉线、一把剪刀。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周”字,请学生说这个字的意思。
生答:“周就是一周、一圈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有关。
”接着,我又在“周”字的后面加了一个“长”字,问学生:那你知道“周长”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生:“那就是一周、一圈的长度。
(板书:周长)
二、观察操作,初知周长。
1.摸一摸。
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快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谈话: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
2.找一找。
课件展示例题2,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指名说一说,动态画面演示出这些物品的周长,并揭示讲授: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接下来课件展示一个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并求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教学“试一试”。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
(2)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3)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4.总结。
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问: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学生异口同声说:“没有,因为它没有封起来。
”
师请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周长?”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教师顺势完善周长的板书。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三、量量算算,理解周长。
1.描一描。
出示“想想做做”第2 题中各种形状的图形。
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的边线。
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上图形的边线。
展示交流学生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2.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