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常州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一、各个知识板块所占比值
二、2015年常州化学中考各小题情况分析
题号题型分值考点要
求
范围难度
1 选择
2 元素周期表 A 元素周期表容易
2 选择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A 身边的化学物质容易
3 选择 2 化肥 A 酸碱盐容易
4 选择 2 溶液与溶解度曲线 A 溶液与溶解度容易
5 选择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 实验基本操作容易
6 选择 2 物质的分类 A 物质的分类容易
7 选择 2 化学材料 B 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等
8 选择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A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容易
9 选择 2 酸碱盐基本性质 A 酸碱盐容易
10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1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2 选择 2 酸碱盐基本性质 B 酸碱盐中等
13 选择 2 燃烧与灭火 B 燃烧与灭火中等
14 选择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B 实验基本操作中等
15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6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A 物质间的反应容易
17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8 选择 2 酸碱盐 B 酸碱盐中等
三、试题特点
1、试卷整体分析
试卷由两大类型组成,第一类型为单项选择题(1~15题),第二类型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与作图题(16~25题)、解答与探究题(26~31题)。
题型结构
从试卷题量上看,共30题,客观题20题,占40分,主观题10题,占60分,主观题、客观题分值比例恰当。
题型题量设置与往年相差不大,仍是4题基础填空题,但是考察偏向应用类。
实验探究题与往年类似,难度相对减小,但是设有陷进,另外出现的多是没有学习过的物质或知识点。
最后一题选做题,难度相对不大,只有个别空需要思考一下即可完成。
2、学科知识重在理解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科知识重理解应用,轻死记硬背。
试卷注重基础性,但是没有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的试题。
例如:化学用语、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分类等。
试卷还对基本技能、学科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再如“空气的组成”、“灭火原理”、“硬水和软水区分”、“金属防护”、“节水方法”、“自制
酸碱指示剂”、“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等内容是教材知识的重组或再现,也是初中化学课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3、问题设计凸显新科技科技和实际生活应用能力
试卷中的实验探究均源于学生实验,如做CO2与NaOH反应的实验时,验后打开橡皮塞时,听到响亮的“啵”声,由此进行了探究,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色。
试卷还对教材文本进行了丰富、完善和变通,进一步发挥了教材文本的教学功能,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课标要求,用好教材。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更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引导教师和学生阅读、理解课本,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4、命题导向引领学科教学
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强化初中化学主干知识和核心观念的考查,重点测试学生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整卷以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热点问题、实验、课本中的素材为背景,重视了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考查。
四、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在解题过程中不清楚实验操作的注意点;
2.计算能力不足;
3.实验探究语言不规范;
4.实验探究步骤不清;
5.化学反应没有理解到位;
6.书本没有吃透、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不够透彻。
7.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实际应用分析能力,对身边的化学想象的化学本质原因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