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 平原区水文站网规划

8 平原区水文站网规划


7.水网区河道上,圩区闸、调节闸、挡潮闸、抽水站等 水工建筑物众多,各类水利工程的控制运用,都不同程 度地影响当地水文条件的变化。 8.随着生产的发展,水工建筑物的兴建,圩垸区排水动 力的增加,荡湖的围垦,排水河道和港口的整治等人类 活动的影响,使平原河网区的水文情势更趋复杂。
(二)站网问题
平原水网区的地理特征和水文特性,决定了水文情 势的复杂性,原有水文站网布局不适应水网区水文资料 的搜集,一般水文站的水文测验资料也不能真实反映本 区水文情况的变化。水文站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二)水文分区的划分
1.大区 平原水网区地势平坦,在较大范围内气候因素(降水、蒸
发量等)的时空分布规律易趋一致。而水文情势的变化,则 受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受水利工程调度 影响相仿,水资源可统一调度使用,水利治理中需统一规划 治理的,可作为一个大区。平原水网区站网布设协作研究单 位的部分大区见表1。
的外包巡测线,控制大区的总进(出)水量。 (2)分区区界线(简称区界线),即大河网区内部设
置的框格巡测区界线,以探求网区之间的水量交换和汇流规 律。
4.为了进一步研究本区的水文问题,有条件的区域 代表片还应逐步向实验片过渡,或在区域代表片内,选 择控制条件较好的测区建立实验站,加强水量水平交换 和垂直交换各水文因素的观测和实验研究,以探求水量 平衡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四)水文巡测线的确定
1.水文巡测线 (1)水文大区水平衡控制线(简称控制线),即大区
表2 平原水网区水文分区表
省份
江苏 江苏
大区 名称
里下 河区 里下 河区
分区名称 下垫面特征
作物布 土壤 水利工程 运

行方式
腹部水网 水稻田 粘土 圩区动力抽排 区
沿海垦区 棉垦区 沙土 挡潮闸自排入 海
区界线水系 名称 通榆河以西
通榆河以东
(三)区域代表片的选择
在一个水文分区,根据区域大小和下垫面的差异,可 以设置1~2个区域代表片,区域代表片是一个面积较小的 水平衡区,其设置要求是:
1.平原水网区河网纵横交错,无封闭的集水周界, 现有基本水文站只能了解地表径流的一般变化,不能进 行降雨径流关系的分析。
2.水网区周围有着很长的边界线,现有基本水文站只 能掌握部分进出水量,不能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分析。
3.水网区内部,由于地形、排水条件和暴雨中心位置 的差异大,水流流向不定。本网区和相邻雨区之间的水量 水平交换频繁,而网区内部基本上无流量站,难以进行河 网区汇流的计算。
前言
平原水网区大都分布在我国南方各主要河流中下 游的沿江、沿海和滨湖地区,区内水网密布,流向 不定,水量水平交换频繁,存在着水账不清的问题。
平原区水文站网布设,早期只是在水网区内部 布设水位、雨量站,在主要的出水口门布设少数水 文站,只能了解水网区的一般水文情况。
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江苏、浙江协同开展环 太湖巡测,江苏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开展水文巡测工作, 并逐步发展到七十年代初形成的点线面结合的水文站网 布局。南方平原水网区为我国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长期来无统一的水文站网规划方法,影响到本区的水利 规划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如何解决平原水网区的 站网布设问题,是平原水网区水文工作发展中的一个关 键问题。
1.区域代表片的地形、土壤、植被等,要在本水文分 区具有代表性,以探求能够代表本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和水 平衡分析资料。
2.区域代表片要以巡测封闭线严格封闭集水周界,片 内尽量避免圈进湖荡等大水体;巡测封闭线一般应沿主要 河道设置,避免把干河圈进片内,防止未来水过大,影响 产流分析成果的精度。
3.区域代表片的面积,应根据自然条件和未来水量 的大小而定。按现有试点的实践,封闭条件好,外来水 量小的,一般可为300-500km2;封闭条件差,外来水量 大的,一般应在1000km2左右。
水文站网应能全面控制区域产水、进水、出水、蓄水等 平衡要素的变化。水量垂直交换显著地区,还应增加土壤水, 地下水等平衡要素的观测。同时,在不同的水文分区,设置 区域代表片,以探求分区的产汇流规律和进行水资源计算。
2.在水文站网的布设中,应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 站网总布局。 点:各类基本站的定点观测,以控制面上水情分布; 线:各种水文巡测线,沿线布设水文站,以全面掌握 进出水量的变化; 面:即区域代表片,由巡测封闭线包围而形成的水平 衡区,以解决降雨径流资料的外延移用问题。
平原水网区水文特性及站网问题
(一)地理特征和水文特性 1.平原水网区气候湿润、降雨充沛、地表径流丰富。 2.平原平坦、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大部分为圩垸区, 也有地势稍高的河网区。 3.水面积大,水面比降小,沟河纵横交错,水流互相串 通,区域内外水量交换频繁,流向顺逆不定。
4.地势低洼地水网区,土壤湿润,地下水埋深浅,大暴 雨后地下水可涨至地面,易于受涝受渍。 5.平原水网区大都位于各主要河流中下游的沿江、沿海 地区,其河网水流易受江海潮汐顶托和挡潮闸启闭变动 回水影响。 6. 圩垸区平时河道敞口,内外水串通,大暴雨后封圩, 机电动力抽排,人力控制地表径流向外河网的汇流。
省份
表1 平原水网区部分水文大区表
大区名称Biblioteka 地理位置边界骨干水系名 称
江苏 浙江
太湖区
长江以南,东滨 长江、钱塘江、
东海
东海
江苏 苏北
里下河区 江汉平原区
长江以北,东滨 黄海
长江以北
大运河、新通扬 运河、苏北灌溉 总渠、黄海
长江、汉水
2.水文分区 平原水网区的产、汇流特性,主要取决于流域下垫面
情况和水利工程的运行方式。因次,在一个大区中,应按 地形、土壤、植被和水利条件划分水文分区,以江苏里下 河地区为例,列表如下:
4.水网区水文情势复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人 类活动影响大,缺乏实验站,较难分析水量平衡各要素间 的相互关系。
水文站网布设原则和方法
(一)站网布设总原则
平原水网区有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水文站网布设既不能 沿用其它区域的布站原则,也没有成功的检验可以借鉴。经 过多年来的布站实践和逐步探索,站网布设的总原则是: 1.平原水网区水文站网布设,必须实行水量平衡原则和区域 代表原则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