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编)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4100105总学时:48开课学期:2010—2011第二学期适用专业:新闻采编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新闻采编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和人文修养,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潮流、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及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从而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全面培养学生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学习文学理论和新闻创作打下必要的人文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程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主要特点一、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十年二、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重要特色一、当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二、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知识点: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历史范畴、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当代文学的主要阶段及内容、代表作。

重点和难点: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各自的重要特色。

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一、晚清文学的繁荣与五四文学革命二、西方文学的译介与五四文学革命三、《新青年》与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四、文白之争及新旧文学的较量第二节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一、白话新诗的尝试与开局二、现代小说的创新与初成三、现代话剧的引入与演进四、现代散文的发生与发展知识点: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学译介的意义、文白之争的作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诗歌、散文、话剧的成就。

重点和难点:认识五四文学革命的思潮第三章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及文学志向第二节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作,《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概述二、最初的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三、不朽的名作《阿Q正传》四、关注女性命运的《伤逝》、《祝福》、《离婚》第三节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故事新编》第四节抒情叙事散文《野草》、《朝花夕拾》一、《野草》的思想和艺术二、《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第五节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知识点:牢记鲁迅各种题材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

重点和难点:鲁迅的杂文对中国现代杂文建设和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第一节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特质第二节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女神》一、《女神》的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风格二、《凤凰涅盘》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第三节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屈原》知识点:《女神》、《凤凰涅盘》等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精神重点和难点:《屈原》的思想意蕴和人物形象第五章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第一节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一、叶绍均二、冰心三、朱自清四、许地山五、王统照第二节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第三节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和贡献一、闻一多二、徐志摩第四节语丝社的散文理论及小品散文的独特成就知识点:掌握和了解四大文学社团的创作宗旨及其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重点和难点:冰心、郁达夫、徐志摩的创作特色第六章革命文学的兴起与30年代的文学思潮第一节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第二节“左联”的成立及左翼作家群的创作一、“左联”的主要贡献及历史局限二、左翼作家群的创作第三节 30年代文坛的繁荣及不同风格流派的创作一、30年代文坛的繁荣局面二、“京派”作家的创作三、“新感觉派”的小说四、梁实秋、丰子恺、何其芳、李广田等人的散文知识点:掌握和了解柔石、张天翼、艾芜、萧红等人的创作特色,丰子恺等散文家的艺术特色重点和难点:“左联”的历史意义、何其芳散文艺术的独特之处第七章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创作第一节《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贡献一、茅盾小说的创作概况二、标志着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子夜》第二节《家》及巴金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一、从《家》到《寒夜》:巴金小说对家庭题材的情有独钟二、叛逆者和忍耐者:巴金小说擅长的艺术形象第三节《骆驼祥子》及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一、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老舍对市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二、祥子的性格和命运:个人奋斗的悲剧典型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第四节《边城》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一、古朴人性的执着追求二、独特的审美理想与难以概括的多重风格知识点:掌握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人的创作情况。

重点和难点:《子夜》、《家》《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沈从文小说的独特风格。

第八章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第一节《雷雨》、《日出》及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一、曹禺创作概况与主要代表作二、曹禺剧作的风格及独特价值第二节夏衍、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风格一、《上海屋檐下》及夏衍剧作的风格特色二、《名优之死》及田汉剧作的风格特色三、《五奎桥》及洪深剧作的风格特色知识点:曹禺、夏衍、田汉、洪深剧作的风格特色,《雷雨》的解读重点和难点:《雷雨》的戏剧结构和人物形象,夏衍剧作对电影的影响第九章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第一节戴望舒及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一、现代派诗歌出现的背景及特点二、《雨巷》及戴望舒诗作的风格特色第二节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一、《老马》及臧克家诗作的风格特色二、街头诗及田间诗作的风格特色第三节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一、艾青诗歌创作状况二、《大堰河—我的保姆》及艾青诗作的风格特色知识点:现代派诗歌和街头诗的创作特征和历史价值,戴望舒与法国象征主义重点和难点:艾青诗歌的创作风格第十章抗战文艺运动与解放区文艺运动第一节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第二节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知识点:抗战文艺运动和解放区文学运动的主要特点和意义重点和难点: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第十一章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崭新风貌第一节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一、《小二黑结婚》及赵树理小说的风格特色二、《荷花淀》及孙犁小说的风格特色第二节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创作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及丁玲小说的风格特色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及其风格特色第三节《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剧和诗歌创作一、《白毛女》:现代诗歌的新尝试二、《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现代叙事长诗的新探索知识点:赵树理、孙犁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丁玲与周立波的创作成就重点和难点:《白毛女》对新歌剧发展的影响第十二章国统区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第一节钱钟书和他的《围城》一、钱钟书的创作情况二、《围城》的思想意蕴与幽默风格第二节张爱玲和她的《传奇》、《流言》一、《传奇》及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二、《流言》及张爱玲散文的艺术价值第三节《马凡陀的山歌》、《升官图》等讽刺文学创作第四节“七月”派与“九叶”派的创作一、“七月”派的小说与诗歌二、穆旦及“九叶”派诗歌知识点:掌握钱钟书、张爱玲小说的创作特色,陈白尘、穆旦的讽刺喜剧和诗歌的创作情况。

重点和难点:“围城”的哲学意蕴、穆旦对现代诗歌的推进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第一节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一、《红日》、《红旗谱》、《红岩》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三、《青春之歌》《三家巷》第二节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一、《三里湾》、《山乡巨变》二、《创业史》、《艳阳天》第三节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一、《上海的早晨》等工业题材的小说二、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第四节十七年的短篇小说知识点:新中国小说创作的情况,农民形象,《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的人物形象、茹志娟小说难点:刘世吾的人物形象和时代意义第十四章新中国十七年的诗歌创作第一节闻捷、李瑛、李季的抒情叙事诗一、闻捷二、李瑛三、李季第二节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一、郭小川二、贺敬之第三节邵燕祥、张志民等人的诗歌创作一、邵燕祥二、张志民三、蔡其矫四、公刘五、流沙河知识点:掌握十七年时期诗歌的创作风貌,闻捷、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创作特色。

重点和难点:政治抒情诗、《草木篇》的思想意蕴第十五章新中国十七年的散文创作第一节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的散文一、杨朔二、秦牧三、刘白羽四、其他作家第二节魏巍等人的报告文学一、魏巍二、穆青第三节杂文在当代的新发展知识点:十七年散文创作情况,杨朔散文的地位和影响,秦牧、刘白羽等人散文创作的特色重点和难点:《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第十六章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创作第一节老舍的《茶馆》等现实题材的创作第二节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历史题材剧作知识点:老舍、郭沫若、田汉十七年间的戏剧创作重点:《茶馆》的思想意蕴第十七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创作第一节特殊时期特殊的文学现象第二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创作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创作概述二、浩然的《金光大道》三、《第二次握手》等“手抄本”小说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诗歌创作一、绿原等老诗人的创作二、食指等年轻诗人的创作第四节八个样板戏的问世第五节高、大、全审美模式的形成知识点:“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第十八章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开放性发展第一节伤痕小说一、刘心武二、周克芹第二节反思小说第三节改革小说第四节文化小说一、王增祺二、冯骥才三、莫言四、张承志第五节军事小说一、徐怀中二、李存葆第六节历史小说第七节先锋小说知识点:熟悉张贤亮、冯骥才、莫言等人的文学创作状况、汪增祺、张承志、阿城等人的创作重点和难点:当代先锋小说的探索意义第十九章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形态第一节现实主义诗歌的挺进第二节朦胧诗的兴盛一、概述二、北岛三、顾城四、舒婷第三节后朦胧诗的崛起知识点:艾青在新时期诗歌的创作状况重点和难点:《麦地》、《山民》、《双轨船》的意蕴分析第二十章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第一节老作家散文的新收获第二节中青年作家群的散文一、贾平凹二、史铁生三、周涛第三节女性作家群的散文一、张洁二、张抗抗三、唐敏四、叶梦五、其他作家第四节学者式文化散文的高潮一、唐弢二、季羡林三、黄永玉四、余秋雨第五节杂文与报告文学知识点:巴金、孙犁的散文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张洁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意义重点和难点: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创作成就第二十一章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与发展第二节当代话剧的革新与探索第三节新进戏剧的高品格追寻知识点: 话剧《左邻右舍》的艺术特点,《小井胡同》的京味风格《绝对信号》的思想意蕴和独特手法重点和难点:新时期戏剧的创作特征第二十二章最近十年文学发展的新动向第一节 9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概述第二节永恒的现实主义主潮一、陈忠实、余华、张炜等人的创作二、王蒙、张平、阿来等人的创作三、王安忆、池莉、张洁等人的创作第三节不断渗入的现代主义思潮一、王朔、王小波等人的创作二、韩少功、莫言等人的创作第四节多种风格流派的兼容并存知识点:陈忠实、余华、张炜小说的思想意蕴和审美追求,王安忆小说《长恨歌》旧上海风貌的描写,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莫言、韩少功的艺术特点和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