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总论第八版
(一)营养性疾病
1.蛋白质营养障碍:如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氨基酸过多 2.糖类营养障碍:摄取过多或摄取过少 3.脂类营养障碍:摄取过多;摄取不足 4.维生素营养障碍:各种维生素缺乏 5.水、盐营养障碍:水、盐不足或过多 6.无机元素营养障碍: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 7.复合营养障碍:多种营养物质障碍的不同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代谢性疾病 中间代谢某个环节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1. 遗传性代谢病:基因突变、特异酶催化反应消 失 2. 获得性代谢病:可由环境引起,或遗传因素和 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不合适的食物、药物、理化因素、创伤、感染、 器官疾病、精神疾病等是造成代谢障碍的常见原 因。
分类
激素降解与转化
肝、肾和靶细胞代谢降解及灭活
肽类激素半衰期短,3-7分钟
非水溶性激素(甲状腺素、类固醇激 素)与转运蛋白结合后半衰期长,游离 激素发挥生物活性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方式 -转变为活性激素
-受体识别微量激素,与之特异性受体结合
- 将信息在细胞内转变为生物活性作用
激素的作用机制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1.神经-内分泌调节轴: 下丘脑—垂体—靶腺
2.下丘脑具神经内分泌功能:GnRH(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CRH(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3.内分泌系统由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而调节,神 经系统也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下丘脑-垂体-性腺 内分泌腺和体液代谢物质 胰岛素与血糖 甲状旁腺素与血钙 抗利尿激素与血浆渗透压
细胞质 细胞核受体 结合 活化的类固醇 受体复合体
类固醇 反应元件
染色质DNA
mRNA前体
类固醇
受体 结合和 转位
类固醇 复合体
mRNA
mRNA 粗面内质网 生物反应 图7-1-2 核糖体
蛋白合成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内分泌系统调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相互调节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
神经中枢 神经刺激 释放激素 超短反馈 } 下丘脑 抑制激素 短反馈 垂 体
外界刺激
长反馈
靶 腺 周围组织
负反馈:一种代谢反应被其反应产物所抑制的现象.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 TRH (-) TSH (-) T4 T3
周围组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储备情况。如ACTH、TRH、IRT兴奋实验 抑制实验:适用于分泌功能亢进时,观察正常 的反馈调节是否消失---有无自主性激素分泌 增多。如: DXM抑制试验、TSH抑制试验
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预防:如缺碘性甲状腺肿、 sheenhan syndrome 功能亢进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抑制激素合成分泌 ,如奥曲肽、溴隐亭、 赛庚啶、 酮康唑、抗甲亢药 米非司酮----阻断糖皮激素受体 酚妥拉明----阻断a受体
细胞膜受体-肽类、胺类、 细胞因子、前列腺素 磷酸化途径: 激素-受体复合物
受体构象改变和二聚体化 第二信使:cAMP, Ca,IP3和 DAG二酰基甘油等· 细胞质蛋白磷酸化
核内 细胞内
转录因子磷酸化,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代谢改变、细胞生长分化 非磷酸化途径:Ras连接通路、JAK-STAT通路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分类
(二)代谢性疾病 按中间代谢的主要途径分类
其他化疗
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功能减退治疗措施: 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 或补充治疗(substitution therapy) 内分泌腺组织移植
肿瘤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病因治疗
内分泌疾病典型外貌
甲亢 侏儒症 皮质醇增多症 巨人症
呆小症
肢端肥大症 Addison病
第二节 营养、代谢性疾病
心为环戊烷多氢菲
激素的分类
按产生的部位分: 下丘脑的神经激素
ADH,催产素
释放激素
下 丘 脑 释 放 激 素 : TRH , GnRH,CRH,GHRH,PRF 下丘脑释放抑制激素: GHIH , PRL-IF
激素的分类
垂体激素 GH,PRL,LH,FSH,TSH,ACTH 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T3,T4 甲状旁腺:PTH 肾上腺: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 性腺:T,DHT,E , P 肝脏:IGF 肾脏:1,25(OH)2D3 胰腺:胰高糖素,胰岛素,生长因素
2.组织内分泌学研究 3.分子内分泌学研究
激 素
概念:由内分泌腺 或内分泌细胞分泌 经体液传递至远处或相近靶细胞 发挥生物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来源:激素分泌细胞(几乎所有机体内的器官和系统) 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胃肠道、肾脏、心脏、肺脏等器官内 激素分泌细胞或兼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器官细胞
内分泌系统总论
蚌埠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高芳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概述(一)
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
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
系统,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配合,
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
发育、生殖衰老等生命现象,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
内分泌系统概述(一)
内分泌系统概述(二)
内分泌腺:下丘脑组织、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
上腺、性腺、胰岛
内分泌组织细胞:心血管、胃肠、肾、脂肪组织、脑
•
• •
作用方式:
内分泌(endocrine) 胞内分泌(intracrine)
旁分泌(paracrine)
自分泌(autocrine)
内分泌系统概述(二)
内分泌:通过血液传递,
营养和代谢的生理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 消化:食物 胃肠道在消化液、酶作用下 吸收:单糖、氨基酸、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甘油 水、盐、维生素 中性脂肪酸、多数长链脂肪酸 经淋巴入血 代谢:受基因控制,多种因素参与调节, 排泄:以水,CO2,含氮物质或其它代谢产物的形式,经肺、 肾、肠、皮肤、粘膜等排出。
新陈代谢
中间代谢:营养物质进入人机体后在体内 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营养疾病: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 当,都能引起营养疾病。 代谢性疾病:中间代谢某一环节出现障碍, 都引起代谢性疾病 两者关系密切,往往并存。
营养和代谢的生理
(一)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中国营养学会对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 其他膳食成分
4.激素代谢异常:严重肝病时雌激素增加
5. 自身免疫:Graves病
6.基因异常致激素合成与释放调节的异常及激素分泌 过量
7.外源激素过量。
内分泌系统疾病
(二)激素产生过少
1. 内分泌腺破坏:自身免疫病、肿瘤压迫、 感染等 2.内分泌腺激素合成障碍
3.发生在激素、激素受体、转录因子等基因突 变: 4.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肾脏破坏
外分泌:分泌腺将分泌物输送至体外或消化道中 内分泌:分泌腺、组织将分泌产物(激素)直接 释放入血或通过细胞外液等,传递到全 身各组织细胞(远处和相近的靶细 胞),发挥生理效应
内分泌系统概述(一)
神经支配 物质代谢反馈调节
释放
免疫系统调控
激素(化学信使,体液性信息物质)
调节
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吸收入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营养性疾病 1.原发性营养失调:摄取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 引起 2.继发性营养失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 1)进食障碍:入口、咽、食管疾病 2)消化、吸收障碍:如消化道疾病或某些药物 3)物质合成障碍:如肝硬化 4)机体对营养需求改变:如发热、甲亢 5)排泄失常:如多尿、腹泻
泌情况,态功能测定,注意年龄、 性别、用药与否、是否应激
定位诊断 :影像学、放射性核素检查、细 胞学检查、静脉导管检查 病因诊断:自身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HLA 鉴定
诊断原则
病例
功能诊断
Cushing’s 综合征
双肾上腺皮质增生
定位诊断
病因诊断
垂体微腺瘤
功能诊断
动态功能测定
兴奋实验:用于分泌功能减退时 ,判断激素的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糖类:可在体内合成,但大部分由体外供给 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异亮、亮、赖、蛋、苯丙、 苏、色、缬 半必需氨基酸:组、精 非必需氨基酸 脂类:必需脂肪酸: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非必需脂肪酸 矿物质: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膳食纤维、水
新陈代谢
定义:指在生命机体中所进行的众多化学变化的 总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参与众多化学反 应,合成为较大的分子并转化为自身物质,是需 要能量的反应过程,其中三大营养物质以糖原、 蛋白质和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合成和储存; 分解代谢是体内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 质分子物质的降解反应,是产生能量的变化过程。
激素分类
已知激素与化学介质150种,分四类:
肽类激素:经基因转录,翻译出蛋白质和肽类激素前
体,经加工为活性物质。如:甲状旁腺素、
胰岛素、降钙素
氨基酸类激素: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由酪氨酸 转化而来 ;5-羟色胺和褪黑素来自色氨酸 类固醇激素:肾上腺、性腺将胆固醇转变为糖皮质激 素、盐皮质激素、雄性激素,维生素D3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