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环境心理学常使用“假装电击”的实验范式来研究(B )。
A、利他行为B、攻击行为C、人际吸引D、任务操作●开放式办公室最大的缺点是( B )。
A、成本高B、私密性差C、不易沟通D、不利于互相监督●参观时,人们看完一个展厅后,通常出门后向右转,到另一个展厅继续参观,这种现象称为( C )。
A、习惯化B、博物馆疲劳C、出口偏爱D、定势●( A )气味不属于基本气味。
A、柠檬香B、恶臭C、花香D、松脂香●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 D )。
A、4B、8C、12D、16●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B )作为中介变量的?A、拥挤B、情绪C、噪音D、空气污染●Preiser(1973)归纳了步行街上各种因素带给步行者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因素用( C )来解释A、透镜模型B、消极情感逃离模型C、摩擦─—一致模型D、平衡亲密程度模型●动物园的设计可以分为( A )代A、三B、四C、五D、六●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最主要因素是(D )A、情境B、人格特点C、情绪D、密度●在冒险性操场上活动居第一位的是(B )A、学前儿童B、学龄儿童C、青少年D、成人●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A)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A 环境设计研究协会B环境与行为C 人-环境研究国际协会D人-环境研究协会●下列四个人中,(C)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A惠太海默B考夫卡C林奇D苛勒●吉布森是(B)理论的代表及创始人。
A格式塔知觉理论B生态知觉理论C环境知觉理论D概率知觉理论●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D)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A格式塔知觉理论B生态知觉理论C环境知觉理论D概率知觉理论●(B)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A触觉B感觉C知觉D认知●(C)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A感觉B知觉C认知D幻觉●(D)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也关。
A听觉B嗅觉C触觉D动觉●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B评价地图C格式塔心理学D公共意象●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之为(B)。
A评价成图B认知成图C评价地图D认知行为●(A)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A情绪B激动C 唤醒行为D兴奋●(C)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A警戒B激动C应激D衰竭●梅拉比安提出,可以用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对环境加以描述,他把这一概念称为(D)。
A适应水平B行为约束C环境刺激D环境的负荷●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这一现象可以用(C)理论加以解释。
A唤醒理论B环境负荷理论C行为场景理论D行为约束理论●测量声音响度级的仪器为声级计,读数称为声级,单位是(A)。
A分贝B阈值C流明D赫兹●信息超载、行为约束、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是产生(B)的根本原因。
A争论B拥挤感C烦躁D空虚感●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我国空气质量按API值划分为(C)级。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A)。
A空间行为B人人空间C私密性D领域性●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B)和信息控制。
A前进B退缩C懦弱D勇敢●(C)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A私密性B个人空间C领域性D群体性●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D)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
A同一性B结构C意义D方法●(A)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
A认知距离B空间定向C城市意象D环境体验●环境体验与(B)的区别在于,环境体验是刺激在场或紧接刺激之后发生的,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
A认知距离B环境认识C空间定向D城市意象●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以及设计外观评估必须重视(D)和相应的法律基础。
A领导决策B设计师的思想C发展趋势D大众参与●分析外部空间中的活动通常采用五W法,即观察什么时间、(A)、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活动。
A什么人B什么情况C什么天气D什么环境●当人们清楚知道目的地的位置时,或是有目的的移动时,总会选择最短路程达到,这种人类行为习性称为(B )。
A.识途性B.抄近路C.左侧通行D.聚集效应●处于需要,人们会在外部空间形成私密性半私密性半公共性公共性的活动层次和相应的空间层次,这类层次具有以下特点:自发性、(B)、相关性。
A习惯性B不定性C盲目性D疏忽性●社会学家把城市居民乐于助人方面的表现称为(D)。
A无私奉献行为B亲和行为C慷慨解囊行为D亲社会行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主要对策之一,是实施(A)。
A城市更新B旧城改造C大拆迁D基础建设●直接支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B)。
A建筑的协调因素B建筑的功能因素C建筑的形制因素D建筑的社会性●(C)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具有固定倾向的、并受到主观歪曲的知觉。
A幻觉B感觉C错觉D联觉二.多选●影响个体认知地图的因素有(A、B、C )A、对环境的熟悉程度B、社会阶层C、个体差异④记忆方式●光环境的设计应具有(A、B、D )层次A、明亮、B、舒适C、温暖D、艺术感染力●人类领地的功能有(A、D、)A、保护、调整私密性B、减少冲突C、庇荫D、组织功能●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认为(A、B、C、D )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A、一致性B、清晰度C、复杂度D、神秘性●环境保护的随后策略包括(C、D )A、榜样B、提示C、反馈D、技术革新●控制噪音的方法有(ABD )A、变化家具摆设B、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C、采用家具摆设D、对噪音源严加控制●人们对环境恶化程度的认知与专家预测的结果相比,可能(AC )。
A、更高B、完全一样C、更低D、差不多●声音的心理属性为(ACD )。
A、音高B、振幅C、响度D、音色●动物园的设计应考虑的双重作用是(AD )。
A、教育B、限制C、隔离D、消遣●能源保护的先行策略有(BD )。
A、反馈B、媒体战役C 、政策和技术革新D、榜样填空题●人类学家霍尔概括了四种人际距离,分别是: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影响个体认知地图的因素包括环境熟悉程度、社会阶层和个体差异特征。
●有研究者将操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传统式、现代式、冒险式。
●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指出有四个因素决定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一致性、清晰度、复杂性、和神秘性。
●个人空间的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实验室步距离法,投射法和自然观察法。
●建筑美学可分为两种:常规美学和象征性美学。
●环境负荷有三个特性:环境信息的强度、新奇性和复杂性。
●观察法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手段,还可以通过观察人们行为留下的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觉察到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无助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
●主要领地的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如篱笆和标牌。
●影响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机效应、堤岸效应、和适应。
●减缓拥挤对被试造成的消极影响,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
●噪音的干扰程度如何,有三个重要变量起决定作用,它们是音量、可预测性和知觉的可控制性。
●高密度对人的影响可分为直接效应和累积效应。
●有研究者认为,增强自我调节和减少不公平感觉,或者二者结合也许是减少故意破坏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人们的行为规律,造成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垃圾产生垃圾”。
●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想象。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是惠太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林奇的城市认知地图由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几个要素组成.四.名词解释●实验范式:指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有些实验范式只局限于某些领域,而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适用许多领域。
●认知地图:基于经验的基础上,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认知模型。
●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
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
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抑郁、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
罗森塔尔称这种人为光饥饿者。
由于这些症状与季节有关,所以也称为这种症状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资源保存理论:人们损失的资源以及降低资源损失的能力,将决定人们是否能经受压力。
资源指的是一切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目标的性的实质性的东西。
包括金钱、社会家庭支持以及个人资源。
●优先居住效应: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权。
●环境心理学: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
●什么是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1)周围温度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2)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
●堤岸效应指一旦彩取某种措施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
●主要领地指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随后策略指在行为发生之后进行干预,包括强化和反馈及政策的改变和技术的革新。
●“边际性”。
是指现实中同时从属于不同社会集团的人,他们可能不得不遵守属于不同集团的、相互矛盾的行为规范,从而造成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和心理冲突。
五.简答●林奇认为的城市意象由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是哪三种答案:1.同一性——组成要素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的清晰程度;2.结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3.意义——这些组成要素对于观察者的含义。
●在建筑易识别性的研究中,对易识别性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因素有哪几点。
答案:建筑平面的形状;建筑内外熟悉的标志或提示的可见性;建筑不同区域间、有助于定向和回想的区别程度;提供识别或方向信息的符号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