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心理学试题课程主要知识点

环境心理学试题课程主要知识点

环境心理学绪言1、 1968 年 6 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答案: AA 环境设计研究协会B 环境与行为C 人 - 环境研究国际协会D 人 - 环境研究协会2、环境心理学首先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北美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3、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案: 1. 把环境 - 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2. 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3. 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 4. 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4、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1、()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答案: BA触觉B感觉 C 知觉 D 认知2、()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答案: CA感觉 B知觉 C认知 D幻觉3、()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也关。

答案: DA听觉 B嗅觉 C触觉 D动觉4、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想象。

5、什么是知觉答案: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1、下列四个人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C A惠太海默 B 考夫卡 C 林奇 D 苛勒2、吉布森是()理论的代表及创始人。

答案:BA 格式塔知觉理论B 生态知觉理论C 环境知觉理论D 概率知觉理论3、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答案: DA 格式塔知觉理论B 生态知觉理论C 环境知觉理论D 概率知觉理论4、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 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是惠太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5、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开发者、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意义。

答案: 1. 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 承认了自己的认识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地去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三章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1、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

答案: AA 认知地图B 评价地图C 格式塔心理学D 公共意象2、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之为()。

答案:BA 评价成图B 认知成图C 评价地图D 认知行为3、林奇的城市认知地图由哪几个要素组成?答案: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第四章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1、()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答案:A A情绪 B 激动 C 唤醒行为 D 兴奋2、()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答案: CA警戒 B激动 C应激 D衰竭3、梅拉比安提出,可以用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对环境加以描述,他把这一概念称为()。

答案: DA 适应水平B 行为约束C 环境刺激D 环境的负荷4、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这一现象可以用()理论加以解释。

答案: CA 唤醒理论B 环境负荷理论C行为场景理D行为约束理论论5、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答案:首先,应激具有唤醒作用,恰当的唤醒水平可以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其次,应激是一种全心身的唤醒与激活—它不仅唤醒和吸引人的注意去应付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激发了机体组织的活力和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1、测量声音响度级的仪器为声级计,读数称为声级,单位是()。

答案:AA分贝 B 阈值 C 流明 D赫兹2、信息超载、行为约束、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是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 BA 争论B 拥挤感C 烦躁D 空虚感3、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我国空气质量按API 值划分为()级。

答案: CA 三级B 四级C 五级D 六级4、减少拥挤感的措施有哪些答案:空间分隔;缓解交通拥挤第六章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1、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

答案:AA 空间行为B 人人空间C 私密性D 领域性2、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和信息控制。

答案: BA前进 B退缩 C懦弱 D勇敢3、()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答案: CA 私密性B 个人空间C 领域性D 群体性4、人类学家霍尔概括了哪四种人际距离。

答案: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第七章城市环境的认知1、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

答案: DA同一性 B结构C意义D方法2、()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

答案:AA 认知距离B 空间定向C 城市意象D 环境体验3、林奇认为的城市意象由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是哪三种答案: 1. 同一性——组成要素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的清晰程度; 2. 结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3. 意义——这些组成要素对于观察者的含义。

第八章城市环境的体验1、环境体验与()的区别在于,环境体验是刺激在场或紧接刺激之后发生的,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

答案: BA 认知距离B 环境认识C 空间定向D 城市意象2、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以及设计外观评估必须重视()和相应的法律基础。

答案: DA 领导决策B 设计师的思想C 发展趋势D 大众参与3、环境体验与环境认知有什么区别。

答案:区别在于:环境体验是刺激在场或紧接刺激之后发生的,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

认识对环境体验有影响,但体验程度主要取决于实际刺激的性质、反应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境。

第九章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1、分析外部空间中的活动通常采用五W法,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活动。

答案: AA 什么人B 什么情况C 什么天气D 什么环境2、当人们清楚知道目的地的位置时,或是有目的的移动时,总会选择最短路程达到,这种人类行为习性称为()。

答案: BA.识途性 B .抄近路 C .左侧通行 D .聚集效应3、处于需要,人们会在外部空间形成私密性半私密性半公共性公共性的活动层次和相应的空间层次,这类层次具有以下特点:自发性、()、相关性。

答案: BA 习惯性B 不定性C 盲目性D 疏忽性4、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五 W法( when-who-where-why-what ) , 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活动。

第十章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1、社会学家把城市居民乐于助人方面的表现称为()。

答案:DA 无私奉献行为B 亲和行为C 慷慨解囊行为D 亲社会行为2、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主要对策之一,是实施()。

答案:AA 城市更新B 旧城改造C 大拆迁D 基础建设3、什么是“边际性”。

答案:是指现实中同时从属于不同社会集团的人,他们可能不得不遵守属于不同集团的、相互矛盾的行为规范,从而造成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和心理冲突。

第十一章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1、直接支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

答案:BA 建筑的协调因素B 建筑的功能因素C 建筑的形制因素D 建筑的社会性2、按照环境心理学家提出的新设计模型,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收集与环境、行为及其交互作用有关的多学科研究信息,这些信息从属于哪三个维度?答案: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使用者群体;环境- 行为现象第十二章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1、()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具有固定倾向的、并受到主观歪曲的知觉。

答案: CA幻觉 B感觉 C错觉 D联觉2在建筑易识别性的研究中,对易识别性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因素有哪几点。

答案:建筑平面的形状;建筑内外熟悉的标志或提示的可见性;建筑不同区域间、有助于定向和回想的区别程度;提供识别或方向信息的符号和编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