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里卡多-波菲尔创造性的建筑细部-2011.5

里卡多-波菲尔创造性的建筑细部-2011.5

里卡多·波菲尔创造性的建筑细部摘要:文章先指出建筑细部的一般定义的缺陷,提出“建筑性细部”的概念,对建筑细部的定义做了一个厘清;之后通过分析沃登7公寓里的几何型建筑细部的应用与产生的效果来阐明“建筑性细部”的概念与意义。

关键词:建筑细部;建筑性细部;里卡多·波菲尔;沃登7;几何型建筑细部引言:“凹凸曲折(指细部)不受任何约束,它是精神的纯创造——它需要造型艺术家。

凹凸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

”——勒·柯布西耶一、什么是建筑细部一般的,对“建筑细部”的定义是:建筑中的细节、琐细的部分。

其中,大众对“建筑细部”的理解是建筑外立面的柱式、线脚、栏杆花纹样式或者室内装修等;而有过建筑知识学习经历的人对“建筑细部”的理解是:建筑中门、窗、楼梯、阳台、材料、如何交接等构造层面上的做法。

以上两种看法前一种过于表面,后一种则过于学究,最终导向了同一误区——对建筑细部意义的研究只限于发现这些单独构件的表层意义,对于关联和象征建筑整体的深层意义的研究却做得不够。

那么,怎么准确定义建筑细部?上面提到的两种不同定义的建筑细部,都真实的存在于建筑实物当中,那富丽堂皇的欧陆风小区住宅楼没有线脚、没有花纹、没有高贵的材料、豪华的室内装修么?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虽然上面那两种对建筑细部的定义存有偏差,但,没有错,它们是对建筑细部的一种定义。

为此,采用分类的方法对建筑细部的定义做出归纳更加的全面和合理,我们可以大致地将建筑细部分为三类——“装饰性细部”、“结构性细部”和“建筑性细部”。

大众定义的建筑细部就是指装饰性细部,第二种对建筑细部的定义就是指结构性细部。

笔者认为“建筑性细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细部,才是应该发掘的深层意义的建筑细部,而“建筑性细部”就是勒·柯布西耶所说的“凹凸曲折”,或者叫做“艺术性细部”;建筑细部是建筑师来表现他精神上的思想的一种形体手段,在考虑过材料、文化、气候等因素后,将其同精神创造完全结合,表现出建筑与其他工程营造物的不同。

“装饰性细部”和“结构性细部”也可以叫做室内装修细部或者施工细部,在信息共享、分工精细化的现在,我们有大量的构造图集、历史柱式、精密门窗构件,有了它们,建筑师可以容易地拼贴出合理的建筑供人们使用,但是建筑细部真正的意义却越发模糊。

建筑性细部可以给人带来一种享受、打动,完全区别于工程营造物。

下面,笔者将介绍西班牙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 Bofill)在沃登7(Walden7 图1、图2)公寓设计中对“建筑性细部”的创造性应用;以此来说明对建筑细部的理解。

二、沃登7(Walden7)公寓沃登7(Walden7)公寓是里卡多·波菲尔于1970年设计,总建筑面积为31140㎡,高约60m,建筑地下1层,地上16层;其中地下1层为停车库,首层局部设置小型商业用房和酒吧间,2层以上均作为公寓使用,共设计有446套居住单元。

沃登7的设计运用了一种单元模块系统,单个模块为30㎡,模块中分别设置有起居室、卧室以及厨房、卫生间等用房。

在不同楼层上,灵活地分布着由1-4个模块组成的不同居住单元;面积最小的为1个模块的工作室单元,最大的是由4个模块组成的跃层式豪华公寓。

几何型细部——圆状建筑细部沃登7最大的设计特色是模块的有机排列与生长所形成的整体效果,其中建筑设计的深化存在着一条设计秩序:实的体块与虚的庭院间的大关系→作为基本单元的模块→连接各单元模块的连廊→各单元模块里阳台、窗台等对外窗口→材料、颜色。

在这样一条设计秩序下,波菲尔从最开始单一的模块单元一步步地把建筑细部展现到整个建筑之中;其中在连廊环节和阳台、窗台造型环节,生动阐述了“建筑性细部”的概念,在这些环节中有着一个主导性建筑细部——半圆形或四分之一圆形平台(图),不论是在连廊还是在阳台的设计中,都应用了这一几何型建筑细部,这一建筑细部就是“建筑性细部”,就是柯布西耶所说的凹凸曲折,一种精神的创造、艺术的表现。

在这里介绍下圆状建筑细部,它的尺寸主要根据阳台、开窗、入口等的尺寸为依据,一般两层高,底下一层用于套间入口,第二层用于阳台,之后一直通到最顶层形成屋顶平台的一部分。

表面通体贴有砖红色面砖(图);在内部庭院,根据颜色、空间塑造的需要,在最顶部和边角处贴有蓝色面砖。

几何型细部——圆状建筑细部的作用圆状建筑细部主要应用于阳台上,并延伸拓展到外部的连廊中形成公共休闲空间,在沃登7中,圆形建筑细部起到了三个作用:①一个作用是丰富了连廊等公共空间的多样性,组合出了多变的交流空间;②第二个作用是增加了立面造型上的活泼,可以说圆形阳台的应用对整个建筑的外立面起着关键性作用;③第三个作用就是由前面两个作用后带来的附加作用——愉悦观赏者和使用者。

之一,连廊空间“那是一组为空间设计创建一种开放和‘乡村式’的空间模块地标,其中空间设计是以标准的地中海城市建筑为基础,在这种建筑上可以创建庭院、广场、步行专用道、街道和城市窗口。

”这是波菲尔对沃登7里设计的公共空间做出的评价。

立方体的模块围绕着数个内庭院沿垂直方向在空间上呈现开合的变化,电梯及楼梯等竖向交通核作为建筑的树干。

在这些相互联结的模块的排列方式上,无论是平面还是立面,都以几何学法则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基础。

不同楼层作为居住基本单元的模块均被开敞的步行专用道和露台相连接,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空间结构,整个设计完全避免了传统住宅单一排列的重复性。

丰富的内部庭院、广场、步行专用道、屋顶平台等功能也为居住在其中的用户最大程度地提供了交往与联系的空间,塑造了积极的场所精神。

之二,出挑阳台“对空间及‘朝南’的设计最初理解来自于地中海沿岸的村庄,在那里,建筑物正面几厘米的浮雕就可以产生足够的投影而使整个表面更加美观。

不仅使整个空间感立刻凸显出来,建筑外观也显得更有活力了。

”同样是波菲尔本人对沃登7的评价,这里可以看出波菲尔在设计这些出挑阳台时的最初考虑出发点,也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个想法,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感染人的处理——阴影,利用阳台的出挑,投射出阳光下的阴影,更有随着时间变化的变幻,从而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感人的立面。

尽管数个模块组成的沃登7有着巨大的体量,但由于建筑本身的凹凸变化以及外墙面半圆形或四分之一圆形的阳台设计,从尺度上使得整个建筑显得细腻丰富。

解构主义认为,“建筑构成”是人们在兴建人造环境时对于各部分构件组合逻辑的整体性表达,是一种蕴涵美学和技术的组合艺术。

以其作为建筑物的整体建构原则来建构建筑物的各个元素与构件,就能使建筑物在美学、材料、构造上达到协调。

“建筑构成”因而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原则,建筑师通过这种原则将人们熟知的形式语汇来组成一个既有意义又比例优美的建筑整体。

由此可知当我们将建筑细部的意义从建筑整体的意义中拆解开来,以文辞组句般来进行组合时,“建筑细部”就有如语言中的词汇可作为表达和描述设计者建构的空间场所以及创造的意境中情感和历史的材料,进而组成的建筑整体对于这种意境和情感历史的抽象表达则构成了“建筑意义”本身。

也就是说:建筑意义不仅与建筑整体结合而存在,而且可以拆解后存在于每一个形式元素之中。

每一个建筑元素(建筑细部)均蕴涵着某种意义,其意义处于一种具备关联性可以和其他元素的意义相结合的状态,在观察者对于建筑本体的感知过程中使其产生某种意识活动,激发其内心潜在的情感或者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从而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整体性的“建筑意义”。

在沃登7里面,波菲尔首先是应用单元模块组合出了丰富的内部空间,更有丰富、充满活力的雕塑感整体造型,之后又巧妙的应用了圆状阳台出挑于体块之上,组合出变幻莫测的立面,只是一眼,就已被感动。

试想如果立面少了那些出挑圆状阳台,整体效果会差多少可想而知,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雕塑建筑,只是少了该有的人情味、该有的活力和动人,惊讶于建筑优美的同时,更加折服于波菲尔的艺术天分、浪漫情节。

事实上,这就是“建筑性细部”的生动体现,就出自于鬼才建筑师波菲尔之手。

之三,愉悦人的立面立面是一种覆盖在建筑物上的或多或少独立的事物,立面最先入为主、最直观的向人们展示建筑物的存在,历史上有太多的建筑立面之争,有功能决定立面、功能跟随立面、表皮、无立面,不管如何,建筑师最终都回避不了立面这个问题。

在波菲尔看来,立面不只是内部空间的延伸,也是公共空间的界面,这时立面就负载了波菲尔倡导的城市层面的意义,使立面从传统的一维向度性中解脱出来,对公共空间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那些过于强调不同要素和传统立面构成的“正常的”技术细部。

于是波菲尔提出了城市之窗、城市之门等城市尺度的概念。

建筑物的外立面都是对外的,当有了一个城市的概念,建筑立面的意义又更进了一步,这时建筑立面所表现出的愉悦人的一面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须,为了寻求愉悦的敏感的细部处理,带有精确结合的并往往是对比性的材料,这是材料的一种潜能,不是一种纯粹功能性的要素,而是提供了在一种更小层面的尺度上引入一种新的构成的可能性,这种处理使得建筑物变得更加富有层次。

不论是在立面上还是平面上,都强调了这些组成部分的独立性,并使得我们极为清楚地知道建筑物是“叠加在一起”的。

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强调了这是一个有关建造客体的问题,而不是有关那些必须由其加以例证的理性概念或抽象概念的问题,它是一个有关感觉概念的展示问题。

三、材料、色彩的应用上面讲述了沃登7造型上的建筑性细部,有了圆状建筑细部的应用,不论是从整体造型还是细部空间都有了动人的体量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合适材料和色彩的搭配,那么也无法成就现在的沃登7。

在外立面上,波菲尔采用了红色的涂料,表露着西班牙民族的热情与奔放,事实上,也只有这一热情的红色才能够烘托出整个建筑体量的魅力,沃登7就如一团烈焰,吸引着人们的到来。

而到了建筑的内部庭院,波菲尔则采用宁静的蓝色调和青绿色调,在这里,是一个恬静的休憩之处,是一个美丽的家园,建筑承载着使用者的休息、交流,不再是喧闹的红色。

这一对比,起着很好的指引与界定作用,当人们进入蓝色的内庭,家就到了。

一、几何型建筑性细部设计在波菲尔的其他建筑中的应用沃登7设计于1970年,在这之前与之后,波菲尔都在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中应用了这样一种几何型建筑性细部,都表现着将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打破国际化单一孤立的努力,他的建筑细部都富有创造性,无一例外的都具有明晰的几何性和雕塑感,在阳光下热情的表现着阴影、活力,共同营造动人的建筑。

这样的一些作品有:1965年的巴赫28公寓和尼加拉瓜公寓、1966年的“红墙”、1968年的度假村等等。

尼加拉瓜公寓主要体现着波菲尔对几何形构图与造型的钟爱,通过富有动感的几何形外墙设计,营造了生气勃勃的外立面;到了红墙,几何形表现得更加明晰,从墙垛到女儿墙再到窗框套,都体现着几何形,这里也运用了热情的红色调;到了1968年的度假村,几何型用得更彻底,几乎是相互脱离的几个几何块直接垒起来组成一个建筑,而在这个理性的垒合性建筑中竟有着坡屋顶,这完全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不只是对该建筑本身的创造,也有着对反对国际式、融入传统地域的创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