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绪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经济学绪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技术”解释
人的技能(技术高超、技术表演赛) 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中应用的专门知识(电子技术、建筑技术) 劳动工具的总称(包括工具、设备、厂房、道路等)(材料技术供 应、技术装备) 劳动技能、专门知识和劳动工具的总和 是劳动技能、专门知识和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 的能改变客观自然、使它们为人类服务的、有效运动的动态系统
1)一个项目(Project)具有独立的功能(Functions)和明确的 费用投入(Expenses)。 2)考虑到分析评价简便性的项目分解和系统性分析观点。
2、出发点(From the point of view)
1)从企业或投资者角度,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系的财务评价; 2)从地区或国家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 3)考虑到就业率、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工程经济学演变史
2、发展(195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程经济学受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研 究内容从单纯的工程费用效益分析扩大到市场供求和投资分配领域、 从而取得重大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程经济学(包括公司理财学)研究主要集 中在风险投资、决策敏感性分析和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等三个方 面。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德加莫、卡纳达和塔奎因教授。 J.L.里格斯1977年出版的《工程经济学》 近20年来,西方工程经济学理论出现了宏观化研究的新趋势
千住镇雄教授的学生、我国台湾(省)学者陈光辰副教授在翻译千 住镇雄等撰著的《经济性分析》一书时,将其改译为《工程经济与决 策分析》。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第4种观点:研究工程项目节省或节约之道的学科。
我国学者任隆淯、陈云鹏1987年出版了一本《工程经济》。与里 格斯教授百余万字的《工程经济学》相比,《工程经济》以21万言之 篇幅,不得不仅仅研究工程项目的节约即经济性”。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货币指标与实物指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
五)不确定性分析
1、时间是一维的,过去不能决定将来; 2、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创新是过程演变的本质; 3、未来是不确定性的和随机概率性的;
4、承受“可以承受得起”的风险。
确定目标 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选择对比方案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任何一项新技术一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而技术的进 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先 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进技术的应用都能带来经济 的高效益。因为,在经济活 动中,技术的实现总是要依 手段和方法 靠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条 经济(发展) 件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就 工程技术(进步) 目的和动力 不同。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第2种观点:为工程师的经济学。
无论是第一代的工程经济学家惠灵顿、菲什、戈尔德显,还是当 代的J.L.里格斯,乃至L.E.布西,都或明或暗地认为工程经济学就是 为工程师而准备的经济学。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第3种观点:研究经济性的学科领域。
日本学者千住镇雄、伏见多美雄教授和中村善太郎副教授自20世 纪50年代开始,就对西方的工程经济进行了研究、反思和新的探索, 创建了颇具特色的经济性工学。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先进性: 能够创造落后技术所不能创造的产品和劳务,例 如宇宙航行技术、海底资源开发技术、原子能利用技术等 等;能够用更少的物力和人力创造出相同的产品和劳务。
经济性: 对于任何一种技术,在一般的情况之下,都不 能不考虑经济效果的问题。脱离了经济效果的标准,技术 是好、是坏、是先进、是落后,都无从加以判断。
2、原因
(1)以货币表示的资源可以成为资本,存在投资的机会,从而产生 对资本投入要素的回报。 (2)消费者都存在一种潜在的期望,要求现在消费的节省以换回日 后更多的消费。
四、货币的时间价值
投资
原资金
储蓄
新资金
=
原资金
+
货币的 时间价值
闲置
原资金
四、货币的Leabharlann 间价值资金的价值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所增值部 分的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第1种观点:从经济角度选择最佳方案的原理与方法。
在《管理经济与工程经济》中,泰勒教授的观点是,工程经济 学是一门为从一组方案中选择出经济角度的最佳方案提供科学原理 和技术方法的应用经济学科。 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的布西教授(Lynn E.Russey)不仅持与泰 勒相同的观点,而且走得更远。

把比较方案可比化 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模型求解 综合分析论证 是否寻求更好的 方案重新进行项 目可研
采纳、执行方案

取消项目

与既定目标和评 价标准比较

四、货币的时间价值
1、含义
指初始货币在生产与流通中与劳动相结合,即作为资本或资金参 与再生产和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货币增值,用于投资就会带 来利润;用于储蓄会得到利息。
学科特点
综合性 实践性
包含运筹学、统计学、概率论、技术论、宏微观经济学、 会计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 指标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
系统性
考虑了生态、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
预测性
考虑历史、面向现实、把握未来;
选择性
进行多因素、多方案比较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1、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项目的经济性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 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 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请问你应该如何决策?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
四)选择恰当的评价量纲和评价判据
通过各种指标(index)和判据(criterion)构成的指标体系,对 一个项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简单地说, 在互斥方案选择 中,选择其中一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考虑了某种用途, 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创造的价 个而非另一个时 值的机会。在所有这些其他可能被利用的机会中,把能获取最大价值作为项 所放弃的最佳收 目方案使用这种资源的成本。 益就是机会成 本。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
一)形成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
1、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做出抉择(make choice),就 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alternatives)中选出最优方案。关键是 质疑:是否还有其它替代方法? 有无对比法是将有 前后对比法是将 2、时间维度的考虑,何时启动项目是最佳时机? 这项投资所发生的一切 投资之前和投资之后 与无该项投资所发生的 的某两个时间点的状 3、“有无对比法”和“前后对比法” 一切进行对比; 况予以对比。 1)“零”方案或“无”方案。是保持原有的状态延续的方案,所谓 “不干什么”或“无”项目方案(doing nothing) 2)采用“有、无”对比法(with vs. without),规避“前、后”对比 法(before vs. after)。
工程(技术)和经济是辩证统一的存在于生产建设过程中,是相互促 进又相互制约的。 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手 段。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工程经济学演变史
1、萌芽与形成(1887-1950)
1887年,惠灵顿(Arthar M.Welington)的《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的 出版。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惠灵顿认为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法,可应用于铁 路最佳长度或路线曲率的选择。从而开创了工程领域中的经济评价工作。工 程经济(学)破土萌芽了。什么是工程经济呢?惠灵顿认为,不把工程学简单 地理解和定义为建筑艺术是很有好处的.工程经济并不是建造艺术,而是一 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格兰特(Eugene L.Grant) 在1930年发表了被誉为工程经济学经典之作 的《工程经济原理》,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工程的含义
工程是指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 来进行的工作,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化学工程、采矿 工程、水利工程等。
一项工程被接受须具备两个条件:
技术上的可行 经济上的合理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是应用各种科学所揭示的 客观规律进行各种产品(结构、系統及过程)开发、设计和制造所 采用的方法、措施技巧等水平的总称 。 科学——寻找规律 技术——应用规律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学习要点与要求:
了解工程工程经济学的含义及简史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和出发点 了解工程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 经济效果的学科。即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 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工程技术有两类问题
科学技术方面 研究如何把自然规律应用于工程实践,这些知识构成了诸如工程 力学、工程材料学等学科的内容; 经济分析方面 研究经济规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这些知识构成工程经济类学 科的内容。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经济的含义:
(1)指生产关系(如经济基础)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指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作 ( 2)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等) 用,它研究的是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 (3)指一国国民经济的总称(如经济增长、经济繁荣、国民经济)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和。 (4)指节约(如说某工程比较经济、经济实惠) 指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在经济学中,经 济——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