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


四、实施模块教学的对策
1、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组织方式; 2、重建学校管理体系; 3、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4、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
在选课指南中需要向学生说明选课程序、毕业要求、 年级/学期学分、学业评价方法与学业(A:优秀、 P:合格、E:须努力)评价标准、成绩换算标准、 课程说明等内容。
思考与讨论:
①如何解决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与模块课程及选 项教学需要之间矛盾? ②如何进行模块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 ③如何优化体育课程教材资源和选择教学内容? ④体育与健康课程选修课如何实施? ⑤怎样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 体育学习评价指标?
谢 谢!
目标 达成
2、基于模块的单元设计类型
模块组合的单元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进一步系统化 和综合化的趋势,它既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 程,也是高中学生做到自主选择学习、达到形成运 动爱好和专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模块的组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是要以课程标准 为依据;二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三是根据学生的 学习需要;四是模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进行 调整、更新和替换。 (1)主项课模块组合 (2)标准模块组合 (3)复式单元模块
六、选项的形式与方法
1、“合班选项”形式 2、班内选项教学 3、“一普一选” 制选项形式
思考与讨论:
①选项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 提高? ②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开展选项教学? ③如何进行选项教学的管理? ④在现阶段师资力量尚不足的情况下,采用何 种方式开展选项教学? ⑤其他领域的目标是否能依靠“淡化运动技能 教学”来实现? ⑥“淡化运动技能教学”是否符合体育课程改 革 的方向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
一、模块课程的由来及模块、 单元、课时三者之间的关系
“模块课程”最早见于20世纪60—70年代的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 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 核心的模块技能组合课程模式,以及加拿大 的能力教育体系。
在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中,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 教学单位。把一个模块分解成若干个单元时,每个 单元就是这个模块主题下分解的具体问题。通过解 决每一个分解的问题,从而得到解决整个模块。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 的 若 干 问 题 与 实 施 策 略
《课程标准》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延续、发展 和创新,是步子最大的一次课改。根据教育 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学习领 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础 结构,这与以往高中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 成有很大的不同,模块的出现可以说是新课 程改革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模块、单元与课时三者的关系
模块计划
分解 单元计划 分解
课时计划
上位目标
上位目标
二、模块的基本特点
一是模块具有综合性; 二是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是模块具有开放性 ; 四是模块具有灵活性 ; 五是模块学习个性化。
三、模块课程的价值与缺陷
1、模块课程的价值
(1)模块课程使学校课程真正具有地方特色 和学校特色; (2)模块课程有利于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化 课程; (3)模块课程有利于组织学生自主的探究式 学习活动; (4)模块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学习欲望和综合素质;
(5)模块课程的设置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提供 了保障; (6)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享到一定的课程权利; (7)模块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8)模块课程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源利用 程度。
2、模块课程的缺陷 (1)模块教学可能会让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中 感到力不从心; (2)学生对模块的认识和选择容易走向片面; (3)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进入模块之中,可能导 致课程的主观性和个人化倾向; (4)学校的教学管理可能由于课程的模块化操 作而出现尴设计应把握三个要点。 一是 “探究性学习”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又要充分调控教学节奏,做到层层递进,达 到应有的教学深度。 二是主要体现在: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流 程,监控学习进程,提供典型材料,提出探 究角度,提升学生的认识。 三是教师要对教学主题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重新组织和构建教学内容,选择利用不同的 教学资源。
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种领域 目标并重为教学核心,学生获得的是在 主题统领下的结构化的知识与能力。
特征
实施 过程
严格按照技术、技能的达成顺序 学生在可供选择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 依次执行,体现线性的梯状序列。 趣和能力水平,自由组合顺序、层次以 及学习时间。多方位、多系列、多层次 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的是纵横沟通及相 互相联结的课程内容。 着重技能目标的达成,对情感、 意志品质只作原则上要求。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共同 实现。
新课程的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 间既互相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互相联系。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某一 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 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 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第一、三个维度目标并重、并有机融合 (1)期望性目标与行为性目标相结合 (2)长期性目标与短期性目标相结合 (3)自我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 第二、基于模块的单元计划设计要以不同的 主题构建主线 第三、基于模块的单元计划设计的重心是问 题串的设计
4、基于模块的主题教学设计
主题教学设计要把握四个要点。 一是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习得内在的 原理及其思想方法。 二是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但可有一般模式: 案例引入——教师讲解——师生探讨——解 释案例。 三是关键是问题串的设计。需把学习主题分 解成系列问题,在一个个问题解决过程中逐 渐达成对学习主题的深入、全面的认识。 四是探究是进行主题教学的有效方式,但不 是唯一方式。
五、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计划制定
1、传统的单元计划与基于模块的单元计划的比较
传统的单元计划 概念 统一性、系统性、
连续性、层次性。
以技术传授、技能掌握为核心, 按照技术项目进行教材分类, 学生得到技术掌握与技能提高。
基于模块的单元计划
指某个水平学习阶段,将模块的整体 水平目标划分成若干子目标的集合。
这种单元设计的一个缺陷是每一模块如果都 分成这样四个单元,教师在具体操作中难度、 工作量都较大。但是这一设计思路对基于模 块的教学设计中把它作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达成心理健康目标、促成学生运动技能的形 成和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路径和手段 去思考,达成教学目标是有借鉴意义的。
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计划 的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七、小结
模块是实现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及选择性的 重要手段,模块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计划中 的中介与桥梁,模块教学计划应突出目标引 领内容的特征。可以说,如果没有模块,
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基础性和 选择性等理念都难以体现,高中课程改 革也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我们要 加强对模块教学的研究,提高模块教学 的效果。
思考与讨论:
①如何论证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和难度? ②必修模块的内容和难度是否可以调整? ③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难度设置教学时数? ④如何有效地规划整个课程方案的教学时间? ⑤如何保证新课程的理念和构架在实施中不走样? ⑥制订模块教学计划有哪些要求和步骤? ⑦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如何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 ⑧模块教学中如何强化运动技能教学?
基于模块的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性质的基 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通过对运动 项目有选择的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 的教学目标,这对基于模块的课时教学设计 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第二、学习内容的分析 第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第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五、教学策略的设计 第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第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八、教学评价的设计
1)兴趣激发单元。构建主线:创设情境——诱发兴 趣——共同参与——呈现运动魅力——自我调控— 拓展兴趣。 2)心理健康单元。构建主线为:确立目标——调节情 绪——培养意志——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 认识——自我行为适度——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3)运动技能学习单元。构建主线:模仿——比较—— 重复——运用——自动化——创造。 4)个性化发展单元。构建主线:激发动机——师生探 究——优化组合——个性化设计——体验成功—— 个性化评价。
基于模块的单元设计,应注意单元特点,每 个单元是模块主题下分解的小问题。要在模 块整体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更接近实际的日常教学工作, 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单元教学应有明确的主 题。二是单元教学设计还需要对单元主题进 行分解。三是单元教学设计应利于学生的自 主学习。
模块下分为四个单元的设计案例:
思考与讨论:
①如何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②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 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③如何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 体的学习目标? ④如何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⑤模块教学计划如何突出“目标统领内容” 的思想?
3、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
6、模块教学设计中教学方式的变化
模块式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学内容,将教 学内容按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 可以有机的搭配和组合的模块,并根据不同 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模块内容 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模块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六大转变
转变一:互动交流 转变二:合作探究 转变三:问题教学 转变四:过程诊断 转变五:差异教学 转变六:教学整合
所谓模块,是指为了实现明确的教学目标, 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 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课程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课程结构上的多层次,使模块课程表现出综 合、开放、灵活的特点和涵盖更为广泛,又 可以及时进行更新,灵活地进行组合,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