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教育思想 ppt课件
2、教师的标准:以“道”为求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 无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学无常师”
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提倡“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专攻,闻道有先后“,”圣人无常
师“,”不耻相师“,反映了能者为师,教学相长的民主思
想。
才需靠教育培养,主张发展学校教育,并 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用德礼而重学校,学校的任务在于培养 官吏,整顿国学,转变学风,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恢复地方学校。(潮州,袁州)
2.教育作用
①教育对不同的人性发挥的作用不同;
②教育只能在已定的品位之内发生作用;
③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五常道德:仁义礼智信;五 经教材)
韩愈的教育思想
6
• 三、论教育目的与作用
• 教育目的:教育要“明先王之道”(即仁义道德, 体现在儒家经典之中),使人们明白“学所以为 道”。
• 通过教育的手段,让人们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 德,以便回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对付佛、老。
•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
提出师道的理论。
韩愈的教育思想
4
• 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 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 (文武双全)
• 思想上,倡导并发起复兴儒学(运动),力排佛老,同时 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 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
韩愈的教育思想
2
• 韩愈出生于小官僚家庭,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 潮州。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 文,学习勤奋,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 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 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 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 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 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 之门外。
韩愈的教育思想
5
二、性三品及教育的作用
1.性三品
韩愈把性与情并提,性为情的基础;性是与生俱来的,是 善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是恶的;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 ,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人性有上中 下品,还有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 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只能刑罚制之。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主要思想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 内南阳人(今河南孟县人),中唐时期 (安史之乱后)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和教育家。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 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从董仲舒的儒家神学过渡到宋明理学, 韩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有承 前启后的作用。
• 韩愈主张的道是一个有为的现实世界,追寻的是 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原则;
•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体道,悟道,行道;
韩愈的教育思想
7
• 四、教师观:《师说》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 师问题的文章。
• 韩愈重视师道的原因
• 1、师道即君道,尊师就忠君;
• 2、学校教育衰落,“耻学于师”,闻拜师则“群聚 而笑之”;
• 文学上,倡导新古文运动,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 的骈体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 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 教育上,倡导师道运动;打破习俗偏见。贞元十八年 (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韩愈的教育思想
1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
》里。
•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 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 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 ”、“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
• 3、科举使文学的地位超过经学,儒学消弱。
• 韩愈倡导时代与其推动复兴儒学和新古文运动一致, 捍卫道统。
韩愈的教育思想
8
对教师问题的见解
1、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传儒家之道,修己安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授古 文典籍和儒家经典;“道”统帅“业”
“业”体现“道”,“道"是主导,”业“是从属
•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 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 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 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韩愈的教育思想
3
•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34岁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 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 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 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 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 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 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 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
关于学习
1、业精于勤 “业精于勤,慌于嬉;行于思,毁于随。”
2、博约结合“读书患不多”、“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3、“师其意不师其辞”
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4、“诵文思义”积极思考
关于教学方法
重视因材施教;注意生动活韩泼愈;的教育思想
11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要善于识别人才、发 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对待人才,要求统治阶级应不拘一 格地选拔人才。(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
韩愈的教育思想
10
六、教学观
学生要“读六艺之文,修先王之道”。
对于文与道:文道合一;学古文着眼于学古道;学习名家范文;
他对于“为文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有独创的语言, 力求“不袭蹈前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