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与公式的概念
什么是函数?
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以常用的求和函
数为例,它的语法是“(,......)”。其中“”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
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函数名称后紧跟左括号,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参数的内容,
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参数是函数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函数的运算对象、顺序或结构等。使得
用户可以对某个单元格或区域进行处理,如分析存款利息、确定成绩名次、计算三角函数值
等。
按照函数的来源,函数可以分为内置函数和扩展函数两大类。前者只要启动了,用
户就可以使用它们;而后者必须通过单击“工具→加载宏”菜单命令加载,然后才能像内置
函数那样使用。
如果函数要以公式的形式出现,它必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函数名称前面的等
号,另一个则是函数本身。
一、初步了解公式
. 什么是公式
前面已经介绍过,我们把“公式”列为不同于“数值”和“文本”之外的第三种数据类
型。公式的共同特点是以“”号开头,它可以是简单的数学式,也可以是包含各种函数的式
子。
. 公式由哪些元素组成
输入到单元格中的公式均由等号开头,等号后面由如下五种元素组成:
运算符:例如“”或者“*”号。
单元格引用:它包括单个的单元格或多个单元格组成的范围,以及命名的单元格区域。
这些单元格或范围可以是同一工作表中的,也可以是同一工作薄其他工作表中的,甚至是其
他工作薄工作表中的。
数值或文本:前面介绍过的两种数据类型。例如,“”或“新悦国际教育集团”。
工作表函数:可以是内置的函数,如或,也可以是自定义的函数。
括号:即“(”和“)”。它们用来控制公式中各表达式被处理的优先权。
了解公式的组成是创建公式必备的基础。另外,工作表中的公式最多可以由个字符组成,
我们日常所创建的公式,超过个字符的已经非常少,因此这个长度足够我们使用了。
看看公式长什么样子
一、在公式中使用引用
我们在往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回车以后,单元格中会显示公式计算的结果,如果要查看公
式,可以选中该单元格,单元格中的公式则会显示在编辑栏中。
我们先来看看如果不使用引用将会有什么弊端。
. 不使用引用的弊端
在图所示的工作表中,列和列单元格分别存放着“单价”和“数量”数据,显然它们都
是“数值”类型的,为了求出“”的“金额”数值,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12”,回车
后单元格显示该公式的计算结果“”。
图
这个公式中并没使用引用,而是使用的具体数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不使用引用的两
个缺点:
首先,假设“单价”或“数量”的值改变了,我们必须对公式进行修改,这让人觉得这
个公式相当死板,毫无灵活性。
其次,假设我们想求出图中后面的各种商品的“金额”数值,必须重新逐个输入公式,
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出错。
如果在公式中使用引用则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的两个缺点,下面我们仍利用图的表格进
行说明。
公式位置的引用
一个引用位置代表工作表上的一个或者一组单元格,引用位置告诉在哪些单元格中
查找公式中要用的数值。通过使用引用位置,我们可以在一个公式中使用工作表上不同部分
的数据,也可以在几个公式中使用同一个单元格中的数值。
我们也可以引用同一个工作簿上其它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引用其它工作簿,也可
以引用其他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单元格称为外部引用。引用其他应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