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摘要: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从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知识素养这四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素质;图书馆员
随着科技的发展。
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怎样才能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愈加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因此图书馆员们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才能担负起新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现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有哪些呢?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1良好的思想道德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新世纪图书馆员应有素质中的灵魂。
图书馆员应该具有基本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
1.2热爱祖国,应该有一种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爱国主义不仅重要的政治原则。
又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还是一种崇高的人生信念。
1.3热爱集体,集体主义是一切以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个人同集体、个人同国家关系的指导思想。
也是评价一个人品质和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
图书馆本身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馆员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个馆员的工作都是互相合作、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而新世纪的图书馆员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正当社会职业,并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图书馆员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诚挚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每个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主要有:
2.1对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有正确认识。
2.2有坚定的事业心,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光荣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2.3有对图书馆和读者的深厚感情,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2.4有高度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感知、想象、思维、情绪、意志、兴趣等多方面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
新世纪将是一个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递快捷、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在图书馆工作中。
心理素质起着分重要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新世纪图书馆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3.1完善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存在、自己身心活动及其特性的觉察,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己思想、情绪和言行的调控。
完善的自我意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自知之明,特别是能看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处,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二是自重,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决不因种种诱惑而忘乎所以,甚至任人摆布:三是自信,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
相信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四是有严明的自律意识,能节制自己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社会要求。
总是把自己置于现代人、主人翁的位置上,
勤于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纠正。
3.2具有良好的角色适应能力
每个人都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这就是说,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在他所属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中,具有某种地位和身份,享受一定的权承担一定的职责。
心理素质好的人。
对自己担任的角色总能适应,并且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3.3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彼此亲密、友好、互助、合作,反之则疏远、冷淡、仇恨、攻击。
图书馆员每天都要与不同层次的读者打交道,要想实现“人和”,一是坚持互利,在交往中,对人要真诚、实在、坦率,让人信得过,要遵守诺言;二是宽厚,为人心胸坦荡,豁达大度,能理解和体谅读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对于反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听得进。
受得了,即使读者有错也理让三分,大事清楚。
小事不计;三是有礼貌,在与读者交往中讲究语言美,多用礼貌语言,讲究必要的礼节,学会人际交往的准则与技巧;四是矫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如性格孤癖、孤芳自赏、害羞、恐惧、爱搬弄是非等。
3.4良好的挫折耐受力
人们常会经历不顺心、不满意、错失良机等负面生活事件,这就是挫折。
每个人面对挫折的心理耐受力是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心理负荷上升,因而挫折源明显增加,这就迫切要求图书馆员提高挫折耐受力,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4知识素养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的服务工作,其专业技术性反映在工作层面上: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业绩的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都与图书馆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有极大的关系。
专业知识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其培养和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是基本功。
4.1图书馆专业知识
这是馆员知识结构的核心,是馆员从事图书馆业务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更是完成图书馆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作为图书馆员应通晓图书馆学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目录学,分类学,文献学,情报学,图书史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好图书馆工作技术方法。
4.2各学科综合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错综复杂,单一的知识结构越来越难以胜任信息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员要在精于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根底,了解边缘科学和前沿科学的发展动向。
对其他学科知识能触类旁通,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这样才能适应来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读者群对信息的需求。
4.3语言文字知识
图书馆是从事图书、文献工作的,而图书文献是文字的载体,所以对图书馆员而言,与其说他们每天与不同的图书打交道,不如说他们每天是与文字打交道。
这些文字中。
汉字有古文、现代文,又有简体、繁体之分;外文有英、日、德、法、俄等文。
因此,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图书馆员而言是一项基本功。
4.4信息技术知识
当前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步,使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图书馆目前也正面临着以计算机管理为核心的自动化管理的转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联机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复印扫描技术、录像照相技术等等,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5基本能力
5.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通过视觉、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善于通过读者的外部表征来判断其需求和意图,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
5.2识记能力
识记能力是把感知的信息,材料在头脑里储存并且再现的能力,图书馆员要有对书刊资料的分类、编目、排架以及图书馆基本知识的记忆能力。
有了准确的记忆储备,开展工作时,可以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率。
5.3总结和积累经验的能力
图书馆工作者的劳动既是前人工作的继续,又为馆藏增加新的内容。
使之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将有助于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准确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5.4灵活应变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善于接受社会变革,迅速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图书馆的改革;要积极涉猎新的知识领域,对新事物、新问题感知敏锐,反应迅速;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应,处理办法多,途径多。
5.5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
图书馆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深度以及服务手段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在这样一个发展的社会里,一个新世纪的图书馆员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琼林,邓儒伯主编.现代化图书馆队伍建设方略.2002,第1版. 2靳中华,王长锁等.基层图书馆工作方法.1992,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