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小鹰学飞》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科版第十单元的第20课精读课文。

该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明白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应该不断进取。

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勇敢坚强。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我们要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说、读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通过指导学习、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教师抓朗读训练时,通过读悟、指点、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读读、说说、演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面对困难, 要勇敢坚强。

2、了解老鹰说的话的真正含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头饰、黑板贴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从动物王国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课件)快和它打声招呼吧!千百年来,鹰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

它能和飞机飞得一样高。

它能飞这么高,并不是生下来就会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一点一点学会的。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鹰从小是怎样学习飞行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0课《小鹰学飞》。

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小鹰学飞》。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鹰的勇敢、威武。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一点一点学会的。

那么小鹰是如何
学习飞行的呢?利用这一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别忘了圈出生字宝宝, 和它交上朋友。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们读得那么认真,这些词一定认识,它们可是我们读好课文的拦路虎,有勇气打败它们吗?(出示卡片)
4、同桌互读,标出自然段,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小鹰在学飞过程中一共说了几次“自己会飞了”,是怎么说的?
过渡: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是文中的小鹰,让我们一起去试飞,准备出发吧!
“初读”阶段共让学生读了三遍课文,这不仅使学生的读书有了量的保证,而且不同的要求与形式让学生每次读书都有新的目标,读得更有兴致。

既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三.指导学习小鹰第一次试飞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多媒体演示小鹰飞到大树上)
2、小鹰飞到了哪里?(板书画树、贴小鹰画)它是怎样说的?
3、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它的心情怎样?你能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小鹰的话吗?
评价
4、听了小鹰的话老鹰是怎样回答的?谁能把老鹰的话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评价
5、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6、齐读(1---3自然段)
小结:可爱的小鹰,听了老鹰的话,该怎么做呀?(继续飞行)。

孩子们,张开双臂,做克服困难、奋力向上的小鹰吧,让我们继续试飞。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小鹰第一次飞行时,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朗读,以读为本,体会小鹰第一次飞行时的高兴。

四、学生自学小鹰第二次试飞
1、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思考:(课件出示) 1.小鹰怎么说?
2.老鹰怎么回答?
3.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2、生汇报(板书画山、贴小鹰画)
过度:小鹰在飞行的过程中要克服那么多困难,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所以,当他飞上山顶时,感到自己很了不起,特别地高兴。

(板书)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小鹰更加自满得意了呢?
3、谁来做回自满得意的小鹰。

(生尝试朗读)
4、小鹰越飞越高,我们都为它高兴,老鹰有没有为自己的孩子高兴?
5、谁来读读老鹰的话?鹰妈妈是要告诉小鹰什么?
过度:老鹰说的话真有道理,对于见识过真正飞行的老鹰来说,小鹰能飞到大山的上空根本不算什么。

生体会朗读。

(第四、五自然段)
小结:呀!飞到大山上还不算会飞啊,那到底得飞到多高啊?毫不气馁的小鹰又跟着老鹰飞起来了。

学生自学小鹰第二次飞行,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只是在一旁画龙点睛。

五、合作学习小鹰第三次试飞。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六、第七自然段。

讨论:哪些词可以体会出小鹰在这次学飞时很刻苦很累。

(课件出示)
2、汇报: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画云、贴小鹰画)
2.小鹰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
3.重点词的理解
“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急促地喘着气”“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过渡:让我们做着小鹰的表情,读着小鹰的语言,再体会小鹰此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

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课件)
小结:老鹰对小鹰的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小鹰再往高处看。

也就是说,飞行的本领是没有尽头的,因而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

这个环节以读带讲,在读中体会重点词的含义,在读中感受小鹰第三次飞行的刻苦、谦虚。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了本课你想对小鹰说点什么?
2、联系实际谈体会
小结:小朋友,你们在学习新本领时,也像小鹰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
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一方面运用自己的朗读对文本作个性化的
诠释和理解,另一方面又使自己的多种才能在朗读中得到提高和展示,这是一件数举多得的好事。

七、课外延伸拓展升华
同学们,是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让小鹰飞得更高。

同样在汶川地震中无数的人们也正是在这种信念、这种精神支撑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出示课件图片)
压在废墟中的这个男孩叫涛涛,是汶川县的一名小学生。

他被埋在教学楼的废墟下整整三天三夜。

但他却从未放弃生存的希望,用自己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支撑着生命。

他握住护士的手说:“我要活下去”。

是的,他一定能活下去,就这样等到了救援队,他得救了。

师:看到此情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结语:本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请小朋友记住三句话:和小鹰交朋友、和成功交朋友、更重要的是和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交朋友。

这样你才能取得成功!
此环节通过汶川地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谈感受,渗透思想教育,使情感得到升华,达到预设的目的。

相关主题